基本介紹
村莊簡介,歷史人文,社會事業,氣候特點,
村莊簡介
該村向南是王厝隴村,北面與黃尾村毗鄰,沿龍堤路西去是龍甲村。屬於潮安縣城規劃區,距東鳳鎮政府6公里多。堤邊村始創於明朝初期,是鰲頭舊鄉一世祖派系第注世祖遷來定居的。因背靠韓江堤腳而故名。堤邊村向來屬南桂都——東鳳鎮。民國19年(公元1930年)為下桂鄉所轄。1940年日偽統治時期屬鰲頭聯鄉,1946年與黃厝尾村合為桂南鄉第16保,建國初期屬王厝隴農協會第一分會,1954年組織生產全作社,1956年併入王厝隴高級社,1965年獨立建制為堤邊大隊,1983年改稱鄉有民政府,1987年改稱為堤邊村民委員會。堤邊村是潮安縣一個自然村、與東二村、天寧村、下張村、溝美村同鄉。斗轉星移,春去冬來。堤邊村這個純農的小村莊,在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大潮中,村民繼往開來,與時俱進,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各方面事業蒸蒸日上,他們堤連南北富路寬,邊接韓江興旺達。
歷史人文
堤邊村歷史悠久,純農鄉村,是潮汕平原水稻高產片之一,該項村歷來對農業生產頗有研究,1979年大搞農田間套種,由於合理密植,土地利用率高,效益提高快,是當時農田生產和一面旗幟,聯合國農業考察團(13個國家組成的農業專家)曾前來參觀,其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在國際電台電視新聞中有過專題報導。堤邊村人傑地靈,堤邊人勤勞樸實,該村充分利用毗鄰韓江的獨特優勢,近水吃水,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大力發展水上運輸業。早在抗日戰爭之前,便有村民利用小木船在韓江搞客貨運輸的習慣。到了1966年,由村集體投資,發展為用大木船發展水上運輸,1971年全村的木船隊發展到15艘,總載重量達320噸,1981年由大木船改為機帆船,載重量增加到350噸,以潮、澄、揭等線路為主,大搞水上運輸業。除了水上運輸,堤邊人為了解決勞力出路,又開闢了新的生財門路;鄉里組織了砌石隊,奔赴東莞、惠陽等地承包建築工程,當時外出打工的青壯年勞力多達2000左右人,還有不少村民到外地當老農,傳授農業生產技術。勞動力的出路,增加了鄉村工農業總收入,也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社會事業
隨集體經濟的壯大,鄉村兩個文明建設隨之發展。1971年,該村就建設了糧食加工廠,拖拉機房,集體抽紗場,學校和村政府辦公地址。當時集體建設的各種設施建築面積達到了4050平方米,村民也開始建設新房子,粗略計算,當時的民房建設投資兩百多萬元,新房總數3000間。1984年堤壩邊村由華僑捐資七十多萬元建成的老人院正式交付使用,一座面積4000平方米的老人活動場所成為當時鄉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2000年,這個只有278戶,總人口不到1200人的純農小村莊,已在當地脫穎而出,成為遠近聞名的經濟強村,當地全村工農業意產值突破了一億元,人均純收入30000美元,村民生活早已婚奔小康。堤邊村被列為縣、鎮農村改革的試點單位之一。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堤邊村越來越重視辦好教育事業。在建國前及建國初期,本村的少年兒童都要到王厝隴村寄讀。但由於種種原因,堤邊與王厝隴村幾次分分合合,辦學工作時停時歇,因本村沒有自己的學校,難免帶來少年兒童讀書的困難。1982年人口普查時,村常住人口文化程度低,高中只有46人,國中1414人,國小451人。到了21世紀,由於堤邊村越來越重視文化教育,把在上世紀建設的村國小平房校舍剷平,建設成高標準的樓房並配套了禮堂等各種教育教學設施。人才輩出。2018年全村常住人口文化程度國小13人、國中48人、高中963人,建國至今,全村的大中專畢業103人,其中大學畢業生73人,中專畢業生31人,都成為祖國各行各業信地方建設的有用人才。全村村容村貌美化淨化,社會治安良好,村民安居樂業,經濟高度發達,人民幸福感節節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