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諧》最早流傳於雅魯藏布江流域,地勢高聳的日喀則以西至阿里整個地區的圓圈舞,後來逐漸盛行於拉薩。是最早出現的由六弦琴樂器伴奏的舞蹈。
2008年6月7日,西藏自治區拉孜縣申報的“堆諧”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序號679 Ⅲ-82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堆諧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型:傳統舞蹈
- 申報地區:西藏自治區拉孜縣
- 遺產編號:Ⅲ-82
- 地區:雅魯藏布江流域
《堆諧》最早流傳於雅魯藏布江流域,地勢高聳的日喀則以西至阿里整個地區的圓圈舞,後來逐漸盛行於拉薩。是最早出現的由六弦琴樂器伴奏的舞蹈。
2008年6月7日,西藏自治區拉孜縣申報的“堆諧”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序號679 Ⅲ-82 。
《堆諧》最早流傳於雅魯藏布江流域,地勢高聳的日喀則以西至阿里整個地區的圓圈舞,後來逐漸盛行於拉薩。是最早出現的由六弦琴樂器伴奏的舞蹈。2008年6月7日,西藏自治...
“堆”是指雅魯藏布江上游從日喀則市的拉孜到定日縣一帶以及阿里的部分地區,即西藏地勢較高之處;“諧”為歌舞的意思,“堆諧”即堆地區人們所跳的一種舞蹈。這種...
藏族民間舞蹈可分為自娛性舞蹈和表演性舞蹈兩大類,廣場自娛性舞蹈主要有諧、卓、果諧等,表演性舞蹈主要包括堆諧、熱巴、囊瑪等。從流傳的區域看,果諧、堆諧、...
陳邦文,男,藏族,堆諧(甘孜踢踏)傳承人。...... 的民間文化活動時,他積極參加,向民間學習,向堆諧老藝人學習,在藝人們指導和個人的努力下,真正成為甘孜縣堆諧藝術...
紀錄片《堆諧王子》講述西藏自治區在拉孜縣組建農民藝術隊,以旦增和措姆為代表的年輕人在訓練中相愛,在對傳統婚姻形式的反思中勇敢地選擇自己人生方向,對古老堆諧...
洛諧是堆諧的一種流派,而堆諧特別要求腳步的輕重緩急,他的步伐輕重緩急分的特別的清晰,當地民眾喜愛他的舞蹈,常邀請他參加公益性演出。 [1] ...
如果置身蒼穹下雪山間欣賞堆諧、洛諧等民間歌舞,仿佛回到滄海始變桑田的遠古。目前對於西藏民間歌舞的研究尚且匱乏,絕大多數人對根植西藏特殊地理人文環境的民間歌舞...
當時,在後藏“窮巴藏戲團”的藏戲中,穿插了由六弦琴進行伴奏的《堆諧》男子舞蹈,舞蹈的不拘一格和歡快、熱烈,引起了人們不約而同的新奇和驚喜。從此,這種舞蹈...
從地區劃分,“堆諧”棗流行雅魯藏布江上游地區;“康諧”--流行於昌都以東的藏區;“巴諧”--即巴塘弦子。從內容與形式來分:“諧青”--頌歌,專在儀式、典禮上...
從地區劃分,“堆諧”--流行於雅魯藏布江上游地區;“康諧”--流行於昌都以東的藏區;“巴諧”--即巴塘弦子。從內容與形式來分:“諧青”--頌歌專在儀式、典禮...
下例是堆諧曲調的片斷:弦子藏語稱“頁”、“伊”或“康諧”,流行於康、衛藏地區。由於歌舞時男子用牛角胡或二胡在隊前領舞伴奏,故稱弦子。弦子發源於四川巴塘,...
拉孜縣城海拔4012米,地處雅魯藏布江上游寬谷,歷來有後藏地區糧食倉之稱,素有“堆諧之鄉”的美譽。拉孜縣城以北幾乎全為農田和村莊,6、7月份雨後放晴時,可信步田...
藏族民間自娛性舞蹈可分為“諧”和“卓”兩大類。“諧”主要是流傳在藏族民間的集體歌舞形式,其中又分為四種:《果諧》、《果卓》(即《鍋莊》)、《堆諧》和...
藏族民間自娛性舞蹈可分為“諧”和“卓”兩大類。“諧”主要是流傳在藏族民間的集體歌舞形式,其中又分為四種:《果諧》、《果卓》(即《鍋莊》)、《堆諧》和...
是深入西藏地區生活、工作中,採用兩首藏族民間歌舞曲的典型音調(“堆諧”和“朗瑪”)通過移調變奏手法創作而成的一首讚美解放軍的二胡名曲。...
歌曲中的襯詞(喇呢)要用喉頭控制,這也就是堆諧歌曲的演唱風格與特點。④北部那曲地區以山歌為主。那曲地區地域遼闊,一望無邊的草原鑄就了牧民們的豪爽性格。山歌...
鐵琴又稱“太琴”、“特琴”或“鐵胡”。藏族拉弦樂器,形制與二胡相近,流行於拉薩、日喀則、江孜及西藏廣大村鎮,多用於伴奏藏族古典歌舞“囊瑪”和民間歌舞“堆諧...
《松則亞拉》是丁曉里(1954-2005)先生專門為中國交響樂團創作的交響樂作品。音樂主題中融合了藏族民間舞蹈“堆諧”,樂曲直接改編於羅念一的歌曲《洗衣歌》,曲調膾炙...
下例是堆諧曲調的片斷:弦子藏語稱“頁”、“伊”或“康諧”,流行於康、衛藏地區。由於歌舞時男子用牛角胡或二胡在隊前領舞伴奏,故稱弦子。弦子發源於四川巴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