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史學是一種以基督教神學觀點解釋歷史的神本主義史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督教史學
- 外文名:Christian historiography
概述,興起,代表人物及作品,阿非加納斯,攸西比烏斯,聖·奧古斯丁,特點,歷史評價,
概述
它致力於構建以基督教普遍主義為基礎的世界史觀,是一種唯心史觀,在整箇中世紀歐洲史學中占支配地位。
興起
羅馬帝國後期,社會危機日益加重,基督教在帝國境內迅速傳播。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頒布了著名的《米蘭敕令》,確立了基督教在帝國的合法地位;公元392年,皇帝塞奧多修斯在位時,帝國政府又把基督教定為國教,並且同時禁止其他宗教在帝國的傳布,企圖以此作為他們鞏固政權的主要思想武器。 然而,羅馬帝國的崩潰已成必然之勢,基督教的廣泛傳播非但沒能挽救帝國的命運,反而使帝國日益積弱不振。於是便有一部分人把帝國的如此衰落歸咎於基督教:他們指責基督教的歷史短暫、說教荒謬,把人們引向虛無縹緲的彼岸世界,使得羅馬人不再注重實務和實踐、愛國心日漸低落、防務日益空虛,因而造成了"蠻族人"乘虛長驅直入、不斷地衝擊著羅馬帝國邊境的惡果。 在異教徒批評家們的這種指責聲中,基督教會的教父和主教們奮起反駁。他們為了同異教徒進行爭論,同時也為了增強廣大教徒們信仰和信心,於是就以《聖經·舊約全書》為基本依據,廣泛地搜羅史料、編寫歷史,企圖從歷史上尋找依據,證明基督教歷史的悠久性、基督教的合理性以及基督教理論的正確性與可靠性。早期基督教史學因此而興起。 公元410年,西哥特人在阿拉里克的率領下攻掠了羅馬城以後不久,聖·奧古斯丁寫作並發表了歷史名篇《上帝之城》。他在說明自己寫作該書的契機時,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在羅馬城遭受哥特人的首領阿拉里克統帥下的襲擊和劫掠後,那些崇拜偽神的人們,即我們通常稱之為異教徒的,企圖把這場災禍歸因於基督教,並開始以異乎尋常的仇恨心理與惡毒語言來誣衊真正的上帝。正是這一點,激起了我對教會的熱情,並促使我來保衛上帝國,以駁斥它的攻擊者的指責與歪曲"。這條引文,非常形象而概括地說明了早期基督教史學興起的歷史原因。 儘管早期基督教史學在時間上還不屬於我們現在所說的中世紀,但是就其意義與價值而言,它毫無疑問地是中世紀歐洲史學的先行者和定位者。從公元5世紀末開始直到14、15世紀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端,基督教史學替代古代希臘·羅馬史學、取得了在歐洲史壇的支配性地位,基督教的神學史觀全面地統治了歐洲史壇,基督教的歷史理論改造了古代希臘·羅馬史學的全部觀念,史學成了神學的奴僕和附庸。
代表人物及作品
阿非加納斯
阿非加納斯(Sextus Julius Africanus,約180~250年)是耶路撒冷的一名基督教神學家,也是一位最早的基督教史學家。他把前人所寫的歷史和《聖經》中的神話、傳說揉合在一起,編撰了一部《編年史》(Chro nographia),現僅存5卷。他認定《聖經》中所描繪的"創世紀"的情形發生在耶穌基督誕生前5499年,因此他的《編年史》也就以此為歷史的開端,一直寫到基督誕生後的221年。在這個歷史時間的框架中,他按照《聖經》中的年代順序記載了古代東方各地區以及希臘、羅馬歷史上的人事和神話傳說。 僅就內容而言,阿非加納斯的這部《編年史》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他對西方史學的貢獻,在於他首次明確地運用這個線性的歷史時間框架安排和編纂歷史,初步確立了巨觀的歷史時間坐標的觀念、奠定了基督教年代學的基礎。他的這種從上帝創世開始計算歷史年代的方法,實為基督教創世紀年之始。
攸西比烏斯
攸西比烏斯(Eusebius,約260~340年)是巴勒斯坦愷撒里亞地區的主教,也是基督教史學的真正奠基人。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大帝在小亞細亞的尼西亞城(Nicaea)召集各地基督教會的主教舉行宗教會議(是為基督教歷史上的第1次大集結)時,攸西比烏斯就坐在君士坦丁大帝的右首,並代表基督教僧侶向大帝致謝。 攸西比烏斯給後人《編年史》(《大事年表》) 、《教會史》、《君士坦丁大帝傳》、《巴勒斯坦殉道者行傳》和《古代殉教者傳集》等5部歷史著作,,都是用希臘語寫成的。
聖·奧古斯丁
聖·奧古斯丁(St.Augustine,354~430年)是一位基督教早期神學、哲學和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歐洲中世紀基督教神學史觀的奠基人。他出生於北非的塔加斯特城,母親是一名虔誠的基督教徒,父親卻信仰多神教。他開蒙之後便接受了傳統的羅馬式教育,由於愛好哲學、並且一直致力於探索人性中"惡"的來源,所以就在19歲那年加入了摩尼教。後來他來到迦太基教授了8年的雄辯術,也正是在這期間,他開始對摩尼教的教義進行理論上的研究、並大膽地提出了質疑。 公元387年,奧古斯丁在米蘭基督教主教安布羅西烏斯的引導下接受洗禮,加入了基督教。從此他憑藉著自己深厚的理論功底和學術造詣,在基督教會中的地位不斷上升,最後還曾擔任過北非希坡城(Hippo)的主教。他的著述達93種之多,《上帝之城》和《懺悔錄》是其中影響最大的2部代表作。在他的所有著作中,沒有一本屬於歷史學的專著,然而《上帝之城》和《懺悔錄》中所蘊含著的歷史哲學思想卻奠定了基督教神學史觀的理論基礎,對整箇中世紀歐洲歷史學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影響。
特點
1、宗教迷信取代科學的探索;
2、宗教傳說代替信史實錄; 3、宗教史觀支配一切; 4、基督教史學家以傳說中的耶穌基督誕生之年為準,簡化紀年方法,為各國歷史紀年的統一提供了一個方案。
歷史評價
基督教史學底排除人在歷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而使史學家在歷史本身之外去尋求歷史的本質動因。這不僅是歷史觀的大倒退,也直接造成史學水平的低下。但它以客觀唯心主義的形式指出,歷史發展具有內在的規律性,並且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基督教史學家在肯定上帝永恆和上帝為萬物之源的前提下,以神學說教引入了事物矛盾運動的觀念,較之古希臘羅馬史家靜止的、非歷史的形上學觀念或循環論更利於歷史哲學的形成。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基督教世界史觀的時空貫通性,其悠長寬廣的宗教視野是古典時代所未有的。普遍主義的世界整體史觀;合目的論的歷史進步史觀;歷史時間觀——基督紀年法。
參考資料 1. 基督教史學 .豆丁網.2011-03-25[引用日期 2012-010-10].
2. 第二章中世紀史學 .百度文庫.2011-10-24[引用日期 201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