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生態環境重建的西部地區經濟成長方式研究

基於生態環境重建的西部地區經濟成長方式研究是一篇博士論文,論文的作者是張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於生態環境重建的西部地區經濟成長方式研究
基本信息,中文摘要,

基本信息

副題名
外文題名
論文作者
張弘著
導師
常雲昆指導
學科專業
西方經濟學
學位級別
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
西北大學
學位授予時間
2008
關鍵字
經濟成長 生態環境 環境保護 西部地區
館藏號
F127
館藏目錄
2009\F127\45

中文摘要

現階段,西部地區能保持較快的經濟成長得益於資源基礎和政府的大量投資,經濟成長方式對資本和勞動力的依賴程度較大。增長方式依然是一種以資本積累為主要經濟成長源泉的資源開發型的粗放式增長方式。這種粗放型的增長方式加速了生態環境的惡化。突出地表現在水土流失加劇、地質災害頻發、乾早災害嚴重、風沙危害蔓延、草場嚴重退化、森林生態系統失衡、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破壞等方面。 西部地區環境問題日趨嚴重,與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經濟成長存在很大的關係。尤其是近二十年來,西部地區對經濟成長速度的追求更帶來了環境的惡化。 西部發展經濟的比較優勢在於兩方面:一是勞動力優勢,二是資源優勢。為了充分利用西部的資源優勢帶動西部地區經濟成長,西部地區在增長的同時對自然資源也造成了嚴重消耗和浪費。西部地區資源開採成本較高,運輸成本較大,大規模、高強度的開發利用資源作為經濟成長的出路,不僅造成資源的巨大消耗和浪費,也對生態和環境造成嚴重影響。西部“資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的能源和原材料工業以及傳統產業占很大比重,由於其中大多數企業技術落後、設備陳舊,既無法與東部的先進企業競爭,還容易造成環境污染。西部地區GDP占全國的20%左右,但其排放的工業廢氣、二氧化硫分別占全國的30%左右。西部地區萬元產值排放的污染物,要比東部地區高出1-5倍。由於發展環保型可持續的產業與西部地區的比較優勢不相符合,會使經濟發展的速度減慢,因此吸引和接受傳統產業的轉移就成為理性選擇。一些地方政府為局部利益放棄了自己作為管理者的責任,現行的環保管理體制的塊狀分割而不是垂直管理也使地方環保部門難於違背地方政府的意志從而有效地發揮監督和管理職能。由於環境保護的政策直接危及到當地企業、小煤窯、小礦井以及農戶的生計,地方政府的稅收、收費利益也受損。於是,私下裡甚至明目張胆地強行砍伐,強行採礦的現象普遍存在,環境生態遭到極大破壞。加之對政府的考核主要是短期經濟業績而不是環境指標,於是地方政府也對破壞環境的行為給予默許。這使本已脆弱的西部生態環境變得更加不堪重負。 由於西部地區產業結構落後,在西部地區的經濟成長過程中就不可避免的被動接受相對落後、污染環境、低附加值的夕陽產業的轉移。甚至片面追求經濟利益而接受重污染行業和陳舊設備。受“先污染、後治理”思想的左右,西部地區有的省份為了加快引資速度,盲目招商引資,選址、環境影響評價等環境管理工作落後,產生新的環境問題;某些企業無節制地出售初級產品和稀缺資源,造成資源的消耗加快;很多企業為儘可能多地占領更多的市場份額,提高產品競爭力,採用犧牲環境的手段。這些做法給西部地區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破壞,形成新的環境壓力。 環境的惡化對西部地區經濟成長帶來很大的影響,根據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過孝民的研究結果,經過保守估算,西部地區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經濟損失約占同期GDP的20%。基本上相當於同期西部地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的50%左右。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不僅僅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減緩西部地區經濟成長的速度,同時,環境惡化使西部地區對私人投資和外資的吸引力不足,甚至導致資本外流。使西部地區經濟成長缺乏可持續性。 由於西部地區的自然條件特點,決定了西部地區的經濟成長和增長方式的轉變更加依賴於環境因素。因此,生態環境重建就成為西部地區經濟成長方式轉變的核心問題。經濟成長方式應從高投入、高消耗、高速度、低質量、低效益,追求數量和速度的粗放型增長方式,轉變到高投入、低消耗、高速度、高質量、高效益,兼顧速度與效益的集約型增長方式。 具體的經濟成長方式轉變途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確立環境優先的發展理念 2、發展特色農業,推進農業經濟成長方式轉變 3、積極推進工業化,加快西部地區經濟成長方式轉變 4、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促使西部地區經濟成長方式全面轉變 本研究圍繞經濟成長方式轉變與生態環境重建這一核心問題進行論述。主要採用的理論方法有:新古典經濟成長理論、動態計量模型、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經濟損失的計量、環境經濟損益分析等。力求避免規範研究而儘量地採用實證研究的方法。在分析經濟成長因素、投資對經濟成長的影響時運用一些簡單的統計分析和動態計量模型;在討論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經濟損失時借鑑了過孝民的研究理論和成果,在研究生態環境重建的效益時使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在全文的邏輯演繹和理論的歸納推理方面使用了傳統的經濟學方法。 本研究通過對生態環境重建是西部地區經濟成長方式的核心因素的論證和探求,凸顯了環境對於經濟成長的決定性作用,對全國經濟成長方式的轉變思路,有一定的示範作用。在具體研究中,採用動態計量模型,把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經濟損失的計量引入到分析中,並對生態環境重建的經濟效益進行定量分析,探索了定量分析環境和經濟成長之間關係的方法,能夠豐富環境與經濟成長關係研究的理論。同時,通過對基於生態環境重建的西部地區經濟成長方式途徑的研究,對現實的轉變途徑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