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旅遊者時空行為規律的旅遊時間規劃方法研究

《基於旅遊者時空行為規律的旅遊時間規劃方法研究》是依託山東大學,由黃瀟婷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於旅遊者時空行為規律的旅遊時間規劃方法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黃瀟婷
  • 依託單位:山東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經濟轉型期特別需要社會管理創新,居與游的現代生活方式決定了旅遊產品的供給將直接影響國民生活質量和幸福感,如何科學、公平、高效地實現資源產品化成為旅遊規劃研究的重要命題。旅遊產品升級、結構調整、體驗質量提升和目的地可持續發展等問題,對旅遊規劃理論與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項目以旅遊者行為研究為主線,引入時間地理學和認知供給理論,提出基於旅遊者時空行為規律的旅遊時間規劃方法。從認識論和方法論層面確立旅遊時間規劃的時空觀和理論方法;對旅遊者時空行為模式進行界定和結構化分類,完善旅遊者時空行為路徑可視化表達方法,深化可視化路徑的意義解讀,揭示旅遊時空行為內在機理,實現旅遊時空行為的模擬和預測;在深刻理解旅遊者與旅遊時空環境之間人地關係的基礎上,提出基於旅遊者時空行為規律的旅遊產品供給與最佳化路徑,探討旅遊時間規劃理論與方法在旅遊規劃、旅遊地動態管理和旅遊者行為最佳化等領域的套用前景。

結題摘要

在旅遊者時空行為結構化分類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研究進展為旅遊者時空行為評價指標的提出,將GPS追蹤獲得的旅遊者時空行為軌跡數據通過GIS計算析出路徑長度、遊覽時間、遊覽速度、覆蓋面積和橢圓周長五個指標,將時空路徑3D可視化的意義解讀為幾何計算的基礎,為旅遊者時空行為結構化分類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識別影響旅遊者時空行為的關鍵要素方面,主要對年齡、同伴角色、身體條件、微氣候等主客觀要素進行了研究,發現以上要素均為影響旅遊者時空行為的關鍵要素;在旅遊者時空行為預測模型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研究進展為啟發式算法HPA的提出,將旅遊者時空行為歷史路徑納入考慮,構建了比馬爾科夫鏈預測精度和效率都更高的行為預測模型;在旅遊時間規劃理論與方法研究方面,系統提出了旅遊時間規劃理論框架和旅遊時間產品規劃方法,通過對時間要素的強調在旅遊規劃論框架中還原“人”(旅遊者)作為旅遊活動主體的地位,提出“產品跟隨行為”的理念,為旅遊者時空行為大數據分析在旅遊規劃中的套用提供了一個規劃理論和方法框架。取得關鍵數據包括香港海洋公園GPS的調研數據、泰山風景區日誌調查數據、泰安城區日誌調查數據、小米手環追蹤調查數據、深圳東部華僑城和惠州巽寮灣手機APP追蹤軌跡和問卷調查數據、頤和園虛擬仿真行為實驗數據和眼動儀實驗數據。本項目研究成果實現了旅遊時空行為的模擬和預測,將旅遊行為研究從描述分析、解釋分析發展到模擬和預測層面,將旅遊行為研究提升到了更高的科學研究層次,具有推進旅遊行為研究的理論意義;通過理論重構和整合,構建了面向旅遊者的“旅遊時間規劃”理論框架和理論方法;將時間地理學的理論和方法引入旅遊地理學,關注旅遊“連續過程”,建立面向使用者的旅遊空間規劃供給與最佳化理論框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