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城市既是軍事要地又是國家或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代戰爭中,交戰雙方都把都城等重要城市的得失,作為戰爭勝負的主要標誌;把構築城池和加強城池工程建設,作為戰備工作的重點。城池築城體系在中國經歷了原始社會末期、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將近6000年的緩慢發展過程,到後期已達到相當完善的程度。
城池築城通常以一座城池為一個單元構成;也有以一座中心城池為核心,與周圍數座關堡相結合,構成一個有機的防禦整體。城池築城一般由六部分組成:①牆壕防護設施。是城池築城的主體。牆體要求構築得高、厚、堅固。護城河是掩護城牆的主要障礙物。要求挖掘得寬而深,在城牆與護城河之間構築的矮牆稱羊馬牆,可伏兵守御併兼有障礙功能。②射擊設施。指雉堞、敵台、角樓等,用以保障軍隊殺傷、消滅攻城之敵。雉堞又稱埤堄,是建於城牆頂部外緣開有觀察、發射孔眼的矮牆。敵台,是突出於城牆外、與城牆同高的平台,其頂部外緣也設有雉堞,置弓、弩和炮,用以交叉射擊消除城下死角。將敵台加高擴展,上建戰棚,俗稱馬面,並進一步發展成為能屯兵的空心敵台。角樓是建於城牆拐角處的樓台(早期稱為角台),可以加強城隅部位的防守能力,避免此處兩面受敵。③出入口防禦設施。主要指門洞中的門(門扇多為木質,有的外包鐵皮)、閘(又稱懸門,用轆轤、滑輪等機械操縱升降,設於門道中部)和門洞外的護門設施。突出於城門外的小城,稱為瓮城或月城,門洞開於瓮城的一側。也有將瓮城建在城門內,稱為內瓮城。④指揮、觀察設施。主要是城樓和鐘樓、鼓樓。城樓建於城門上方,供指揮員觀察敵情、指揮戰鬥用。鐘樓、鼓樓建於城內中心地區,用於報時、報警和作為守城主將的指揮所。⑤戰鬥保障設施。主要是建於城內的環城機動道路和登城馬道,供士卒休息的城鋪(鋪房)、營舍,以及城內的糧秣物資倉庫和軍械倉庫等。⑥外圍防禦設施。主要指城牆外壕塹、陷阱、鹿砦、蒺藜等障礙物,還有城門外的弩台和在城外交通要道上構築的前哨城堡。其作用是加大城池的防禦縱深,使城池免遭敵方的突然襲擊。
城池築城是隨著戰爭樣式、戰術、兵器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而發展演變的,大體上經歷了四個階段,即新石器時代中期和晚期、夏代至春秋末期、戰國至唐代末期、五代至清代中期。
是中國城池築城從萌芽到緩慢形成的時期。當時,在部落、氏族的聚落周圍構築防禦性築城設施,既可防禦敵方的侵略,又可防禦野獸的傷害。這個時期築城的基本特徵是:①以一個氏族聚落為一個築城單元,內建生活住房,四周建有圍牆(土墉),或以壕塹環繞,有的壕塹寬、深各5~6米。②聚落的築城設施所環繞的面積不大,多為5~6萬平方米,最小的約1萬平方米。③各聚落的築城設施不盡相同,取決於地形和現地材料。有的四周只挖壕塹,如陝西西安半坡遺址;有的只築有不規則的天然石塊牆,如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白草塔遺址。這種圍寨環壕聚落是城池築城的源頭。隨著部落間戰爭規模和強度的增大,圍寨環壕聚落不再適應戰爭的需要,為保衛部落聯合體的首領及其統帥機構,開始修築原始城堡。在中國的史前遺蹟中,現已發掘出的原始城堡遺址多達數十處,分布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內蒙古及四川盆地等地區。鄭州西山古城堡構築時間早於公元前3200年,屬於仰韶文化晚期。原始城堡可以算作城池築城的雛形。
根據史書記載,夏代開始修築供王室居住的都城。商代,都城已具有相當規模,如鄭州商城,面積已達300萬平方米,夯土版築城牆,主城牆根部厚度超過10米,推算城牆原高10米左右。城周還挖有寬深各約5米的外壕。到西周初年,推行營國封城,作邑作邦制度,將城池分為王城、諸侯城、都(采邑)三個等級。興起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築城高潮,築城數量當以數百計。到春秋中期,各諸侯國稱雄爭霸,逐漸衝破“營國制度”的約束,使城池築城有所發展:牆體已由夯土小版築發展為大版築(懸版夯築法),有的是土石混築,並皆為挖槽築基,城牆的堅固程度前進了一大步。重要城池普遍挖有護城的壕溝。城牆四隅出現了高出城牆的角台。城門外加築有掩護城門的城闕(瓮城),加強了出入口的防禦能力。總體上,城池的基本要素已經齊備,形成了較完整的城池築城體系。
由於攻城兵器的發展和築城技術的提高,這個時期城池築城體系的基本特徵是:①城池規模逐漸擴大,主要城池由春秋時期周長10千米,發展到數十千米。如戰國時期的燕下都(今河北易縣南),周長達24千米,比春秋時期城池的周長大1~2倍。到了唐代,長安城(今西安市區)的周長擴展到36千米以上。②城池向多重牆壕發展。如周代的淹城(今江蘇常州市南)早在春秋末期已由兩城兩壕發展為三城三壕,每道城牆外都挖有護城河;漢末曹魏建的鄴城(今河北臨漳縣西南)和隋代新都大興城(今西安市區),都是三重城,其外有護城河。城牆與護城河之間出現了羊馬牆。③射擊和指揮觀察設施逐步完善。漢代,城牆外側出現了馬面,大大加強了城牆的側射防禦能力。從戰國時期開始,城牆上出現了埤堄、重樓(城樓)、角台;東漢時期在城牆拐角處築團樓(後代的角樓)。北魏在平城建有鼓樓。唐代在重要城池的城牆外圍建有弩台。這些指揮、觀察、發射、掩蔽設施的出現,進一步完善了城池的防禦工程體系。④出入口的防禦設施逐步加強。漢代,邊防城堡的城門外出現了曲尺形的護門牆,後發展為瓮城。⑤築城材料和工藝有所變革。
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後趙出現了用磚包砌的城牆。到了唐代,一些較大的城池相繼採用這一築城工藝,進一步增強了牆體的耐久性。這一時期還出現了用三合土構築的城牆。戰國初期的偉大思想家、政治家墨翟的城池築城理論——《墨子·備城門》等11篇著作為這個時期和以後歷代築城的實踐提供了系統的理論指導。
隨著火藥的發明和燃燒性、爆炸性武器的出現,特別是火炮射程及其對城牆破壞能力的不斷增大,對城池築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五代後期開始,特別是北宋時期,城池的修建有了很大改革。這個時期的歷代王朝,非常重視京城、府城建設,各種防禦設施力求堅固完善。元、明、清三代除重視城池的建設外,更重視城防設施的不斷改進與完善。這個時期城池築城體系的基本特徵是:①城池規模繼續有所擴大。如明初都城應天府(今南京市)府城周長達35千米,其外郭周長達60千米,成為當時世界第一大城。②大城池數量不斷增多。如唐代衛護居民10萬戶以上的城池只有10多座,到宋代增加到40多座,以後歷代繼續有所增加。③發展、推廣了城牆馬面等防禦戰鬥設施。後周和北宋時期修建的東京開封府城,在城牆外側每隔百步(約155米)建一馬面(實心敵台),使城牆的防禦能力達到了新的高度。④重城和城內外防禦設施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如北宋東京城修建時,除加高、加厚城牆和完善城上防禦設施外,還將護城河加寬到30米。南宋構築的靜江(今廣西桂林)府城,是由城壕、羊馬牆、外城、內城組成。牆壕結合,重疊配置,城角建有團樓(角樓)。城門與城壕之間還構築有用以掩護吊橋的小堡。為了加強對出入口的防禦,便於以弓矢箭弩掩護吊橋,在瓮城的正面建有“萬人敵”(箭樓的前身)。明代早期都城應天府城由二重城發展為四重城。後來建造的都城北京城,為四重城,成為中國古代重城最多的城池。明代北京城城牆上和城內外防禦設施的細部結構也有很大變化。如城牆上的雉堞增設了遠射和俯射兩種孔眼,以克服射擊死角,加強對城牆根部的掩護;射孔之上還設有瞭望孔;城牆上還加築了弩台、炮台等。⑤城池出入口防禦設施進一步得到加強和完善。如北宋東京開封府城南門築有內外兩重瓮城。明代城池的城門有的加築有雙重瓮城,有的在瓮城的正前方築有高大的箭樓;明代應天府城的聚寶門、通濟門和三山門設防最嚴密,其瓮城由磚石合砌的四重拱式門券構成,在瓮城內還構築了一些藏兵洞,能容納上千人。這些設施的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使城門處的瓮城變成了一個能獨立進行戰鬥的堡壘,從而在很大程度上穩定了城門的防禦。⑥廣泛採用磚石建築材料和先進的膠結工藝,大大加強了城牆的堅固耐久性。宋代以後,磚石城牆逐漸增多。明清時期普遍用整齊的條石、塊石作牆基,以特製的優質大城磚包砌城牆。砌磚用糯米石灰漿膠結,城門起拱用桐油拌和石灰膠結,歷經數百年仍堅實如故。宋代文獻《武經總要》和《修城法式條約》記載有城池修建制度及城池各種防禦設施的構築方法。南宋陳規在《守城錄·守城機要》中,根據積極防禦、長期堅守的思想,論述了城防設施的建設,提出了改進重城、重壕的設定和改革重城城門配置等措施。明代的《武備志》《金湯十二籌》和清代的《防守集成》等文獻,在總結前代築城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城池築城體系提出了更加系統、規範的要求。
秦漢以後州縣政區基本趨於穩定,縣以上的建制城,加上純粹的軍事城堡,全國城池數目維持在2000個左右的規模。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著《歷代宅京記》列出上古至元代的都城46處,其中秦統一之後的京城有鹹陽、長安(今西安)、洛陽、開封、臨安(今杭州)、南京、北京等地。有的至今仍都保留有相當完善的城池築城遺址。
最具代表性的城池是明代的北京城。作為明代的都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先經縮建,而後擴建起來的,是一座規模宏偉的典型的封建王朝都城。防禦設施齊全,布局合理,工程構築堅固。該城略呈方形,由外城、內城、皇城和宮城(紫禁城)組成。內城是北京城的防禦主體工程,由城牆、實心敵台、城門、城樓、瓮城、箭樓、角樓、護城河構成。城牆周長24千米,牆體最高13米餘(含堞牆),底厚19.5米,頂厚16米;牆頂的內緣設女牆(又稱宇牆),高1米;外緣設雉堞,堞牆高1.85米,有垛口11 038個,雉堞下方開有寬0.3米、長0.4米的射孔。沿城牆築有大小實心敵台172座。其中的19座大敵台全部位於北城牆,並將北城牆構築得更加高厚,以加強城北面的防禦。整個內城共設城門9座。位於南面的有3座(正中為正陽門),其他三面各設城門2座。城門洞高約10米,寬7米,設1門1閘。城門上建有城樓,城門外建有瓮城,其中正陽門的瓮城還設有3座箭樓。全城共築箭樓11座,箭樓上開有箭窗。為加強城牆拐角的防禦,在拐角處都建有角樓。角樓高30米,每座角樓設箭窗144個。內城另設有水門7座,每座水門加設2或3道鐵柵欄。為加強整個內城的防禦,在城牆外50米處挖有護城河,河寬一般為30~50米,河深3~5米。護城河上正對城門架有石橋。在內城北部的中心位置建有鐘樓和鼓樓。整個內城的防禦,以各城門為中心劃分成9個防禦區,設軍械庫9所,火藥庫96所,城鋪135座。在內城的南面建有外城城牆,總長約15.5千米,其上建有實心敵台63座,角樓4座,各種設施的構造與內城相同,僅強度稍低於內城。皇城和宮城位於北京城的中心,其結構和防禦工程設施與內城近似,但不如內城完備。另外,在北京城的外圍建有州城、縣城,在進出北京城的各交通要道口附近建有關堡,以拱衛京師。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漢代以後,隨著國勢的增強和疆域的擴大,中原地區的城池築城技術也逐漸向邊遠地區推廣,在少數民族地區出現了許多著名的城池。如西域龜茲國都延城(漢時所修,今新疆庫車東北),朝鮮族高句麗國都內城(始建於公元3年,342年重修,今吉林集安東),匈奴後裔赫連勃勃所建大夏國都統萬城(始建於413年,今陝西靖邊白城子),吐谷渾族夸呂可汗的國都伏俟城(540年建都於此,今青海湖西岸),南詔王皮邏閣的國都太和城(738年建都於此,今大理洱海之畔),肅慎族後裔靺鞨族所建渤海國的五京之一上京龍泉府(755年、793年兩次遷都於此,今黑龍江寧安渤海鎮)等。上述地方政權都城與中原地區的城池有很多相同之處,但在規劃布局和建築風格上,具有各自的民族特色。
城池築城在歷代防禦作戰中,大體上起過五個方面的作用:①依託城池,固守待援,內外夾擊敵方。如新莽地皇四年(公元23)的
昆陽之戰,王莽為撲滅以綠林農民起義軍為主體的劉玄漢軍,派40餘萬大軍自洛陽南下,圍困昆陽數十層,並掘地道、造衝車,企圖強攻取勝。昆陽漢軍八九千人合力抵抗,堅守危城。王莽軍久攻不下,疲憊厭戰。後劉秀率步騎千餘人馳援昆陽,昆陽漢軍乘勢出擊,內外夾攻,大敗王莽軍。②以城池保衛戰鉗制對方進攻的兵力。如唐天寶十四載至寶應二年(755~763),唐王朝平定邊鎮將領安祿山、史思明叛亂的戰爭中,唐將李光弼、張巡率領的太原、睢陽唐軍,以城池保衛戰鉗制了大量安祿山、史思明軍隊的進攻兵力,保護了唐王朝朔方戰略基地和江淮物資基地的安全,爭取了時間,對唐王朝積聚反攻力量起了重大作用。③長期堅守城池,積極創造條件,伺機反攻破敵。如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燕將樂毅率軍伐齊,連克70餘城,隨後集中兵力圍攻僅存的莒(今山東莒縣)和即墨,齊襄王法章號召齊民抗燕。樂毅攻城1年不克,後燕王派騎劫取代樂毅為帥,仍不能下。燕軍圍城3年多,疲憊不堪,鬥志日益鬆懈。周赧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79),齊將田單見反攻時機成熟,以火牛陣一舉擊敗燕軍。④據險築城,長期堅守,以逸待勞,疲憊、消耗並打敗進攻之敵。如南宋為防蒙古軍向四川進攻,在合州(今合川)釣魚山據險構築釣魚城,並進行持久防禦。城建於釣魚山山頂上,涪江在其南,嘉陵江流經其北,渠江在其東,城的南北兩面均為峭壁懸崖,它上控三江交匯的扇形地區,下屏戰略要地重慶。南宋的余玠、王堅、張珏等將領,從淳祐三年(1243)起即開始築城備戰。南宋軍依託這座堅固的城池,在開慶元年(1259)及其以後的20年間,曾屢敗蒙古軍和元軍的進攻,前後經營和堅守該城達36年之久。⑤戰時常作為重要的後勤基地和戰略基地。城池歷來是軍隊作戰的物資供應基地。攻守城池作戰的勝敗,除在政治上和對士氣、民心會產生重大影響外,對軍隊作戰物資供應也有重要作用。攻克敵方一座城池,就意味著摧毀敵方軍用物資的一處來源,同時增強己方作戰所需物資的供應能力;守住一座城池,就等於保住了一處軍用物資供應基地,就能從物質上確保己軍有持續的戰鬥能力。而大的城池,常常是國家政權(或地方政權)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在古代,如攻占了這一中心,基本上就等於擊滅了這個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