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東祭十班習俗(洛江),泉州市民俗,泉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016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等有關規定,在各地各有關單位推薦、申報的基礎上,經專家委員會評審、認定,泉州市人民政府同意確認城東祭十班習俗(洛江)為泉州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編號:Ⅹ-4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東祭十班習俗(洛江)
- 批准時間:2016年
- 遺產級別:市級
- 遺產類別:民俗
- 保護單位:泉州市洛江區文化館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
歷史淵源
城東祭“十班”的祭祀活動是泉州東門外一個有名的民間信仰活動。在明朝中後期,發生“倭寇之亂”。據“泉州府志”的“紀兵”記載: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三月,倭復寇泉州、安平、同安等,反覆入侵,焚燒民居,也被軍民拒退,後眾倭寇移居南嶴,雙方焚拒達一年。同年八月廿八日,在現古福泉大路(泉州琯頭路段)附近,一群活動其間、或耕作、或商販、或上集、或返家等男女及當地許多老少村民,見倭寇入侵,先急忙逃入琯頭村東之小山的芒草叢中逃避,本來大隊倭寇已通過,後隊的倭寇聽到芒草叢中有狗叫聲,便回馬提刀殺進芒草叢中,見裡面藏有眾多男女,即進行殘無人道的大掠殺,周邊十個村落的民眾,聞聲立即拿起鋤頭砍刀等,與尚未被殺的避難者一齊殺向倭寇,協力進行自衛還擊,一時雙方殺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幾乎全殲這批入侵之敵,此戰令倭寇大喪其膽;倭寇在泉州的別處敢多次進行反覆燒殺,但在城東至橋南一帶,再也不敢來犯。這天,與入侵倭寇戰死和被入侵倭寇殺害的男女老少上百人。慘遭倭寇的屠殺後,這些死難者,除了可辯認的外,凡難於辯認者,都在遇難之處(琯頭),被同葬於以一古井為主的大穴之中。後來又在其公墓之上,建了一個約八、九尺見方的小廟,是為“十班公媽”墓廟。該墓廟大門刻有一幅“衛鄉御倭崇英魄,化骨埋名載道碑”的對聯,還有“威名顯赫”、“英靈千古”等許多歷代官民鄉賢所題的牌匾,可惜已被毀廢無存。近年,因萬安開發區建設需要,“十班公媽”墓廟,被遷至橋南社區的“岩仔山”上重建。四百多年來,“衛鄉御倭”的“十班公媽”,已成為當地人們心目中的神聖。
文化特徵
每逢八月廿八日,城東舉行祭“十班”。形式主要是以當時參加抗倭衛鄉殘遭殺害的村落、姓氏排列輪流主持祭祀活動;不僅是一種民間信仰,也是當地居民對明朝時殘遭“倭寇”殺害的祖先的一種懷念和祭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