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祭十班習俗

泉州祭十班習俗

泉州祭十班習俗,福建省泉州市民俗,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022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序號第13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泉州祭十班習俗
  • 批准時間:2022年1月29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民俗
  • 申報地區:福建省泉州市
  • 批註:第七批
  • 傳承人:郭清海 魏朝陽 
歷史淵源,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2022年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泉州祭十班習俗”的祭祀活動是泉州一個有名的民間信仰活動。“祭十班”即祭十班公媽,為古泉州東門外一帶民眾祭祀十班抗倭英烈活動。
在明朝中後期,發生“倭寇之亂”。據“泉州府志”的“紀兵”記載: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三月,倭復寇泉州、安平、同安等,反覆入侵,焚燒民居,也被軍民拒退,後眾倭寇移居南嶴,雙方焚拒達一年。同年八月廿八日,在現古福泉大路(泉州琯頭路段)附近,一群活動其間、或耕作、或商販、或上集、或返家等男女及當地許多老少村民,見倭寇入侵,先急忙逃入琯頭村東之小山的芒草叢中逃避,本來大隊倭寇已通過,後隊的倭寇聽到芒草叢中有狗叫聲,便回馬提刀殺進芒草叢中,見裡面藏有眾多男女,即進行殘無人道的大掠殺,周邊十個村落的民眾,聞聲立即拿起鋤頭砍刀等,與尚未被殺的避難者一齊殺向倭寇,協力進行自衛還擊,一時雙方殺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幾乎全殲這批入侵之敵,此戰令倭寇大喪其膽;倭寇在泉州的別處敢多次進行反覆燒殺,但在城東至橋南一帶,再也不敢來犯。這天,與入侵倭寇戰死和被入侵倭寇殺害的男女老少上百人。慘遭倭寇的屠殺後,這些死難者,除了可辯認的外,凡難於辯認者,都在遇難之處,被同葬於琯頭村東曠地。是年,泉州府衙為遇難的英靈舉行官祭,並將每年農曆八月廿八日定為公祭日。後來又在其公墓之上,建了一個約八、九尺見方的小廟,是為“十班公媽”墓廟。該墓廟大門刻有一幅“衛鄉御倭崇英魄,化骨埋名載道碑”的對聯,還有“威名顯赫”、“英靈千古”等許多歷代官民鄉賢所題的牌匾,可惜已被毀廢無存。近年,因萬安開發區建設需要,“十班公媽”墓廟,被遷至橋南社區的“岩仔山”上重建。四百多年來,“衛鄉御倭”的“十班公媽”,已成為當地人們心目中的神聖。每逢八月廿八日,洛江、城東共同舉行祭“十班”活動。形式主要是以當時參加抗倭衛鄉殘遭殺害的村落、姓氏排列輪流主持祭祀活動,民間流傳依據各村農副業特色主祭謠:殺豬一(潯美何氏),鱘仔二(莊任莊氏),挑雞三(琯頭莊氏),屈頭四(古藍陳氏,後來廢鄉),絕種五(古樓,後來廢鄉),水蛙六(見邊柯、楊氏、莊氏),後來廢鄉,山草七(西福魏氏等),蚝仔八(烏嶼董、何、楊氏),蟶仔九(杏宅郭氏等),飯店十(橋南劉氏)。時過境遷,古藍與古樓2個村落先後廢鄉,由十個村落又改變由8個村落輪流祭祀。即八年一主祭。
祭十班習俗不僅是一種民間信仰,也是當地居民對明朝時殘遭“倭寇”殺害的祖先的一種懷念和祭奠活動,由習俗上升為一種民間信仰,代代相傳,沿襲至今,已有460多年的歷史。

傳承保護

傳承人物:郭清海 魏朝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