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徵分析
形態特徵
城市肌理具有一定的形態,它將人類社會生活凝固於物質空間中,經歷各個歷史時期疊加而成,其變化總是以原有的形態為基礎,並在空間上對其存在進行依附和改造,最終通過用地布局形態、建築類型、屋頂的形式和材質、立面風格、建築高度、建築密度、綠化、開敞空間等要素在二維或三維空間中具體反映。
尺度層級
從最大範圍來看,整台凝拜個城市小比例尺的衛星遙測照片可以呈現出第一層次的城市肌理。在這一層次上影響城市肌理形成的因素是以自然環境為主,主要指城市的地形、地質、氣候條件等。其次在城市某個區域範圍內,大比例尺提捆拔的航空照片展示了第二層次的城市肌理。自然環境依然有著影響力,但區別於第一層次的主要是一些區域端和夜抹性的特殊環境,如河流、峽谷、沼澤地等等。同時城市中的己建成空間環境也對肌理的形成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如道路網、標誌性建築、人的行為方式等。局部的建築群體展示了最小範圍的肌理。在這一層次上,可以分辨更細微的屋頂材質肌理,以及由於屋頂的形式,諸如坡屋頂和平屋頂不同而造成的明暗差別,影響肌理的因素主要就是建築空間組合方式、以及營造技術和方法。
形態緊湊
在以建築為尺度的空間形態中,建築是用來限定空間的基本元素,並溶合於其中。建築的類型、組合方式界定了城市的基本印象和各異的肌理形態。城市肌理由於其組成內容不同的密度會形成完全不同質地的肌理形態,或細膩、或粗糙、或清晰、或模糊、或規律、或無序。
拼貼特徵
城市肌理的拼貼特徵既表現為不同時期歷史性的拼貼,也有同一時期不同肌理形態的拼貼。城市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的疊加和積累。真的城市形態並不是單一的,而是拼貼式的,是各個歷史時期的文化積澱的會和真的城市形態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歷史的變化而產生漸進式、碎片式的變化。當城市中具有影響力的集體不再是單一的,,而是由數個、甚至無數個強有力的集團同時作用時,城市便成了一個多意志的傀儡,城市肌理的發展缺乏單個意志的統領,哪怕是宗教式的約束,於是變得鬆散。在這種情況下,城市肌理只好接受“拼貼”。
人文特徵
不同的地理環境、文化背景、人的活動產生出不同的城市肌理。體現城市由來的地名映射出不各具特色的人文特徵。以福州市的地名為例,閩侯縣祥謙鎮枕峰村,以枕峰為村名,取于山巔有峰如枕的玉枕山。山峰之名衍生為地名,反映了人對自然環境的意象。中原對福建幾次大移民,其影響在福奔譽辣戀州地名上也有反映。聚族而居的村落,不少以姓氏、郡望命名,如李膺、陳膺、鄭家樓、程浦頭等。福州地多溫泉,因有湯坑、湯院、湯下等地名。
空間感染力
不同功能類型的空間肌理給人以不同的感染力,使人們的行為方式自然的調整以適應環境的氛圍。古街老巷的寧靜、安詳讓人的心情平靜、生活節奏舒緩繁華街市的活力、熱鬧激發人們內心追求狂熱、釋放自我的動力,現代、奢華、環境優雅的商務中心區激勵起人們頑強的奮發意識布局嚴謹、樹木參天的高校讓人們自覺地注意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人們塑造的肌理環境反過來也感染著人們自身的行為舉止和心理感受。
要素分析
宇宙觀
中國古代城市的建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估料潤宇宙觀念的影響。“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等出於對自然的理解和認識而形成的思想貫穿於世界萬物的所有方達懂面,大到整個國土,小到一宅一屋,涵蓋了各個尺度層次和不同類型的事物。因而,古人按照自己的宇宙觀形成全息的宇宙圖示,並依此建立自己的生活世界,使得城市空間從巨觀到微觀都呈現出同構特徵。於是城市肌理表試翻背現為宮城居中、城牆層層環繞,方整、重複的街坊和具有強烈秩序感的住宅院落,如隋唐長安城、明清北京城等古代城市都清晰地反映了這一特徵。
自然環境條件
從城市的發展歷程中可以看出,城市肌理延續了城市周邊原始的自然肌理。大地山川的自然形態孕育了豐富的城市肌理形態,從那些由人類聚居地發展起來的小城鎮或村落的肌理形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這種特徵。自然環境因影響著城市的選址、城市的形態、道路走向以及建築朝向而決定了城市肌理的大體輪廓。城市在選址上,或臨水源水道,方便城市生活用水和潛運貨物,沿河建城,進行物資供應和商業交換或位於水邊山地,城市的形態順應地理山川走向,自然呈不規則狀或於平原廣川,地理限制較小,在規劃和自然生長的共同作用下,城市形態規則嚴整。不同的自然肌理衍生出各異的城市肌理,由此可以看出,城市之所以特色鮮明,也是源於獨特的自然環境和突出的人工營造共同作用的結果。
聚居結構
城市肌理往往體現了人類的聚居結構與行為方式,正因為如此,城市中動人的生活氣息和最普通的日常生活行為沉積並體現於城市肌理中,被人們感知並記憶。居住建築作為城市中面積最大、最基礎的建築類型,成為城市肌理的背景和“底圖”,決定了城市肌理的基本形態特徵和文化特質。中國古代宗族制社會是以家長為中心的家族聚居形式,逐漸形成的南北縱向、軸線對稱的空間布局體系,以及分列左右的附屬院落群體形成了家族的規模和聚居形態,從而成為傳統城市肌理的原型。而工業社會高密度的人口集聚改變了傳統低層沿平面展開的聚居形態,轉變為向縱向高度發展的城市公寓、居住小區、高層住宅等,反映了完全不同的聚居結構和空間肌理形態。
道路網
道路網路體現了城市肌理的空間骨格,道路網的結構和相互連線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城市肌理的空間形態。如方格網道路是最常見的肌理形式,這種路網方便城市的快速建造、土地劃分,適應城市的發展,在世界各種文化類型及文明時期都被運用。如古羅馬軍事營寨城、中國傳統都城、印度齋普爾城、北美殖民城市等等,每一種方格網道路肌理都反映了各自的文化特點。
營造技術
中國古代建築通常採用木構形式,受技術和材料的影響和限制,我國傳統城市空間的構成特徵反映為以平面層層展開的空間形式為主,以間、院落和群體建立的空間秩序組織整體空間由於木構的結構限制,屋架跨度不大、房屋進深淺,因而建築單體體量小、層數低,由此形成的城市肌理細密、均質。隨著現代建築技術的發展,大跨度、大體量不再是技術難題,建築單體的尺度不斷擴大,建築的空間布局關係也由平面延伸的群落向超大體量的綜合體轉變,隨之城市肌理的尺度也增大。高層建築技術的出現和套用使沿水平方向展開、組織的肌理關係,轉變為受建築高度極大差異的影響,而呈現出垂直方向變化的關係,使得城市肌理髮生質的變化。
分類
城市肌理可分為三類有機型、幾何型和複合型。
有機型
有機型城市肌理是在一定自然環境和社會條件的影響下,順應土地與地形條件、以及人們日常生活需要長期自發演變形成的,是一種“自下而上”的形成過程。美國的斯皮羅·科斯托夫在《城市的形成》一書中形容具有這種肌理形態的城市為“隨機城市”、意味“生長而成的”、“隨機發生的”、“自生的”城市,或者為了強調城市肌理形態中的一個突出決定因素,也稱其為“地貌的”城市。通常認為這類城市是在沒有人為設計的情況下產生的,它們不受任何規劃的制約,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根據土地與地形條件,在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下逐步形成的,這個過程是“未經規劃的演變”,也是“本能性的發展”。也就是說,有機型的城市肌理是當實際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全權掌管城市時所形成的形式。其形態是不規則的、非幾何形的、“有機”的,城市用彎曲的街道和自由的開放空間以及各種靈活變化的肌理形態來應變人們的生活需要和地形走勢。
幾何型
幾何型城市肌理是在某種“自上而下”的控制機制下,被中心主導權力一次性決定下來,並在其後的發展中一直延續,其城市肌理表現為規則的用地劃分和嚴謹的幾何構圖形態。這種類型的城市肌理形態體現了少數人的思想和意志,是在特定的宇宙觀、等級觀、功能觀、制度法規等思想觀念的支配下經過規劃、設計“創造”而成的城市。我國古代城市往往具備這一特徵。
複合型
複合型城市肌理是指有機型和幾何型兩種城市肌理的組合,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兩種主導城市發展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表現在形態上體現為各個歷史時期的疊加、各種形態的並置和漸變。由於共時性和歷時性兩種時間特徵貫穿整個城市空間肌理,使得城市多元而複雜的形態特性由此顯現。一個城市中,形成於不同歷史時期的片區可以表現為多種肌理形態的並置,在同一時空中體現為共時性的特徵。
城市肌理
地形地勢
以往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地形地勢與城市肌理的形成和特徵有著直接而密切的關係。不同的地形形成山地城市與平原城市。
平原地區的最大特點是地勢平坦,自然景觀呈現出開闊、平緩的特徵。人們的視線在無邊的田野中蔓延,一直到天地交匯的遠山。城市的建設也順著人們深遠的視線向平面四方展開,因受自然地勢的影響較小,而有了較大的發展餘地。中國傳統的禮制思想和營國制度被完美地套用於廣裹天地之間,方整的城市平面,對稱的中軸線,方格網道路格局,劃分均等的用地。
山地城市地形變化較大,這種地勢的變化給城市布局帶來了空間上、視覺上、景觀上的趣味性和可變性。起伏的山巒可作為城市選址和定位的標誌;平坦的高地容易形成豐富的空間層次。自然的地形地貌賦予空間肌理方位感和標識性,這是平原地區城市所不能及的。因而,山地城市形態順應地形自由多變,山嶽自然景觀融入城市景觀體系,並影響著建築形態,形成豐富的城市天際輪廓線。山地城市周邊複雜的地形和連綿的山體構成城市進一步擴大的天然屏障,城市在有限的發展空間中精打細算,每一寸土地都被賦予高效率的使用,每一處空間都精緻而細膩,從而形成密集的高層建築、緊湊而豐富的空間層次以及山中有城、城中現山的肌理特徵。
山水環境
自然山形加以人文利用,使得城市被賦予一定的哲理和意象,使規劃選址成為一種富含文化內涵的活動。利用群山形成的空間關係,或借鑑遠山的景觀形態,加以意象審美,巧妙地將自然山形融入城市,豐富城市空間肌理。
城市水系對城市肌理的形成和演變具有重要的影響,這種影響源於水系在城市中承擔的功能。在古代,水系能為城市提供穩定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促成了城市的形成。江南水鄉古鎮,因水興市、由水成鎮、以水為街、理水得景,所謂“無水不成吳越,無橋而不顯水”。隨著水上交通工具的發展,河流成為城市物質運輸的重要通道,其航運功能促進了城市形態的進一步發展。
氣候特徵
氣候的影響在城市肌理的形成和演變過程中的作用是很明顯的。
從中國與北歐的地域氣候差別來看,中國城市夏季炎熱,冬季寒冷,所以夏季以通風和防曬為主,冬季注重南向日照,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建築的布局為行列式,需要嚴格控制日照間距。由此形成的城市肌理不同於北歐城市,北歐主要是以冬季保溫為主,無西曬問題,這樣導致了建築布局的多樣性,從而形成以街區圍合式為主的城市肌理。
城市結構
結構指物質系統的各組成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引入
結構這個概念,就不能理解一座建築,一組建築群,尤其不能理解城市空間。結構可能是結構主義作用於我們思想所產生的語言概念,它直接有助於檢驗建築和城市空間。城市空間結構不僅反映了城市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的相互關係,也體現了物質空間環境中各系統構成要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城市結構所蘊含的城市發展的本質揭示了城市肌理形成的深層含義,而城市肌理的特徵也明確地反映了城市內在的結構關係。
城市形態
城市形態指的是城市的空間、建築、環境與人所共同形成的整體的構成關係,它直接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結構形式和類型特點,反映了生活在其中的人們的歷史圖示,反映了城市的文化特徵。
城市肌理包含著歷史,城市的文脈通過對傳統肌理形態與新的發展的結合形成了新的城市文脈,城市形態在其漫長的演化過程中、在歷史的積澱中發展著城市文化,在人們的心中形成了城市的認同。正如羅西所言,城市組織這個人工製品的集體性質,使它作為一個意義的實體,融合了歷史、文化。它己成為一個藝術品,因為這樣一個事實:即所有社會生活的偉大顯現與藝術有著相同性,它們都是產生於整體記憶、集體無意識和具體的生活;前者是整體的,後者是個體的。這種差別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們使城市的歷史與記憶呈現出來,並成為一種具有一定含義的形態。城市肌理形態的傳統特徵使其成為特定文化的載體。城市生活的印跡在不斷的積澱中凝固成具有一定含義的形式,這種形式傳遞著某種概念,表達著某種象徵。它在特定的環境中展示著自己,並且作為一種存在,不斷地與其所處的環境進行相互作用的同時,發展著自己。由此,傳統的形式被賦予了不同尋常的意義。
要素分析
宇宙觀
中國古代城市的建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宇宙觀念的影響。“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等出於對自然的理解和認識而形成的思想貫穿於世界萬物的所有方面,大到整個國土,小到一宅一屋,涵蓋了各個尺度層次和不同類型的事物。因而,古人按照自己的宇宙觀形成全息的宇宙圖示,並依此建立自己的生活世界,使得城市空間從巨觀到微觀都呈現出同構特徵。於是城市肌理表現為宮城居中、城牆層層環繞,方整、重複的街坊和具有強烈秩序感的住宅院落,如隋唐長安城、明清北京城等古代城市都清晰地反映了這一特徵。
自然環境條件
從城市的發展歷程中可以看出,城市肌理延續了城市周邊原始的自然肌理。大地山川的自然形態孕育了豐富的城市肌理形態,從那些由人類聚居地發展起來的小城鎮或村落的肌理形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這種特徵。自然環境因影響著城市的選址、城市的形態、道路走向以及建築朝向而決定了城市肌理的大體輪廓。城市在選址上,或臨水源水道,方便城市生活用水和潛運貨物,沿河建城,進行物資供應和商業交換或位於水邊山地,城市的形態順應地理山川走向,自然呈不規則狀或於平原廣川,地理限制較小,在規劃和自然生長的共同作用下,城市形態規則嚴整。不同的自然肌理衍生出各異的城市肌理,由此可以看出,城市之所以特色鮮明,也是源於獨特的自然環境和突出的人工營造共同作用的結果。
聚居結構
城市肌理往往體現了人類的聚居結構與行為方式,正因為如此,城市中動人的生活氣息和最普通的日常生活行為沉積並體現於城市肌理中,被人們感知並記憶。居住建築作為城市中面積最大、最基礎的建築類型,成為城市肌理的背景和“底圖”,決定了城市肌理的基本形態特徵和文化特質。中國古代宗族制社會是以家長為中心的家族聚居形式,逐漸形成的南北縱向、軸線對稱的空間布局體系,以及分列左右的附屬院落群體形成了家族的規模和聚居形態,從而成為傳統城市肌理的原型。而工業社會高密度的人口集聚改變了傳統低層沿平面展開的聚居形態,轉變為向縱向高度發展的城市公寓、居住小區、高層住宅等,反映了完全不同的聚居結構和空間肌理形態。
道路網
道路網路體現了城市肌理的空間骨格,道路網的結構和相互連線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城市肌理的空間形態。如方格網道路是最常見的肌理形式,這種路網方便城市的快速建造、土地劃分,適應城市的發展,在世界各種文化類型及文明時期都被運用。如古羅馬軍事營寨城、中國傳統都城、印度齋普爾城、北美殖民城市等等,每一種方格網道路肌理都反映了各自的文化特點。
營造技術
中國古代建築通常採用木構形式,受技術和材料的影響和限制,我國傳統城市空間的構成特徵反映為以平面層層展開的空間形式為主,以間、院落和群體建立的空間秩序組織整體空間由於木構的結構限制,屋架跨度不大、房屋進深淺,因而建築單體體量小、層數低,由此形成的城市肌理細密、均質。隨著現代建築技術的發展,大跨度、大體量不再是技術難題,建築單體的尺度不斷擴大,建築的空間布局關係也由平面延伸的群落向超大體量的綜合體轉變,隨之城市肌理的尺度也增大。高層建築技術的出現和套用使沿水平方向展開、組織的肌理關係,轉變為受建築高度極大差異的影響,而呈現出垂直方向變化的關係,使得城市肌理髮生質的變化。
分類
城市肌理可分為三類有機型、幾何型和複合型。
有機型
有機型城市肌理是在一定自然環境和社會條件的影響下,順應土地與地形條件、以及人們日常生活需要長期自發演變形成的,是一種“自下而上”的形成過程。美國的斯皮羅·科斯托夫在《城市的形成》一書中形容具有這種肌理形態的城市為“隨機城市”、意味“生長而成的”、“隨機發生的”、“自生的”城市,或者為了強調城市肌理形態中的一個突出決定因素,也稱其為“地貌的”城市。通常認為這類城市是在沒有人為設計的情況下產生的,它們不受任何規劃的制約,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根據土地與地形條件,在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下逐步形成的,這個過程是“未經規劃的演變”,也是“本能性的發展”。也就是說,有機型的城市肌理是當實際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全權掌管城市時所形成的形式。其形態是不規則的、非幾何形的、“有機”的,城市用彎曲的街道和自由的開放空間以及各種靈活變化的肌理形態來應變人們的生活需要和地形走勢。
幾何型
幾何型城市肌理是在某種“自上而下”的控制機制下,被中心主導權力一次性決定下來,並在其後的發展中一直延續,其城市肌理表現為規則的用地劃分和嚴謹的幾何構圖形態。這種類型的城市肌理形態體現了少數人的思想和意志,是在特定的宇宙觀、等級觀、功能觀、制度法規等思想觀念的支配下經過規劃、設計“創造”而成的城市。我國古代城市往往具備這一特徵。
複合型
複合型城市肌理是指有機型和幾何型兩種城市肌理的組合,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兩種主導城市發展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表現在形態上體現為各個歷史時期的疊加、各種形態的並置和漸變。由於共時性和歷時性兩種時間特徵貫穿整個城市空間肌理,使得城市多元而複雜的形態特性由此顯現。一個城市中,形成於不同歷史時期的片區可以表現為多種肌理形態的並置,在同一時空中體現為共時性的特徵。
城市肌理
地形地勢
以往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地形地勢與城市肌理的形成和特徵有著直接而密切的關係。不同的地形形成山地城市與平原城市。
平原地區的最大特點是地勢平坦,自然景觀呈現出開闊、平緩的特徵。人們的視線在無邊的田野中蔓延,一直到天地交匯的遠山。城市的建設也順著人們深遠的視線向平面四方展開,因受自然地勢的影響較小,而有了較大的發展餘地。中國傳統的禮制思想和營國制度被完美地套用於廣裹天地之間,方整的城市平面,對稱的中軸線,方格網道路格局,劃分均等的用地。
山地城市地形變化較大,這種地勢的變化給城市布局帶來了空間上、視覺上、景觀上的趣味性和可變性。起伏的山巒可作為城市選址和定位的標誌;平坦的高地容易形成豐富的空間層次。自然的地形地貌賦予空間肌理方位感和標識性,這是平原地區城市所不能及的。因而,山地城市形態順應地形自由多變,山嶽自然景觀融入城市景觀體系,並影響著建築形態,形成豐富的城市天際輪廓線。山地城市周邊複雜的地形和連綿的山體構成城市進一步擴大的天然屏障,城市在有限的發展空間中精打細算,每一寸土地都被賦予高效率的使用,每一處空間都精緻而細膩,從而形成密集的高層建築、緊湊而豐富的空間層次以及山中有城、城中現山的肌理特徵。
山水環境
自然山形加以人文利用,使得城市被賦予一定的哲理和意象,使規劃選址成為一種富含文化內涵的活動。利用群山形成的空間關係,或借鑑遠山的景觀形態,加以意象審美,巧妙地將自然山形融入城市,豐富城市空間肌理。
城市水系對城市肌理的形成和演變具有重要的影響,這種影響源於水系在城市中承擔的功能。在古代,水系能為城市提供穩定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促成了城市的形成。江南水鄉古鎮,因水興市、由水成鎮、以水為街、理水得景,所謂“無水不成吳越,無橋而不顯水”。隨著水上交通工具的發展,河流成為城市物質運輸的重要通道,其航運功能促進了城市形態的進一步發展。
氣候特徵
氣候的影響在城市肌理的形成和演變過程中的作用是很明顯的。
從中國與北歐的地域氣候差別來看,中國城市夏季炎熱,冬季寒冷,所以夏季以通風和防曬為主,冬季注重南向日照,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建築的布局為行列式,需要嚴格控制日照間距。由此形成的城市肌理不同於北歐城市,北歐主要是以冬季保溫為主,無西曬問題,這樣導致了建築布局的多樣性,從而形成以街區圍合式為主的城市肌理。
城市結構
結構指物質系統的各組成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引入
結構這個概念,就不能理解一座建築,一組建築群,尤其不能理解城市空間。結構可能是結構主義作用於我們思想所產生的語言概念,它直接有助於檢驗建築和城市空間。城市空間結構不僅反映了城市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的相互關係,也體現了物質空間環境中各系統構成要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城市結構所蘊含的城市發展的本質揭示了城市肌理形成的深層含義,而城市肌理的特徵也明確地反映了城市內在的結構關係。
城市形態
城市形態指的是城市的空間、建築、環境與人所共同形成的整體的構成關係,它直接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結構形式和類型特點,反映了生活在其中的人們的歷史圖示,反映了城市的文化特徵。
城市肌理包含著歷史,城市的文脈通過對傳統肌理形態與新的發展的結合形成了新的城市文脈,城市形態在其漫長的演化過程中、在歷史的積澱中發展著城市文化,在人們的心中形成了城市的認同。正如羅西所言,城市組織這個人工製品的集體性質,使它作為一個意義的實體,融合了歷史、文化。它己成為一個藝術品,因為這樣一個事實:即所有社會生活的偉大顯現與藝術有著相同性,它們都是產生於整體記憶、集體無意識和具體的生活;前者是整體的,後者是個體的。這種差別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們使城市的歷史與記憶呈現出來,並成為一種具有一定含義的形態。城市肌理形態的傳統特徵使其成為特定文化的載體。城市生活的印跡在不斷的積澱中凝固成具有一定含義的形式,這種形式傳遞著某種概念,表達著某種象徵。它在特定的環境中展示著自己,並且作為一種存在,不斷地與其所處的環境進行相互作用的同時,發展著自己。由此,傳統的形式被賦予了不同尋常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