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心人

城市空心人

城市空心人,指生活城市化的加速度里無法抽身片刻,智慧、激情、幹勁,被無休止的工作消耗一空的人群。一線城市的人被物價消磨殆盡。傷不起物價只好做城市空心人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市空心人
  • 類型:新時代名詞
  • 特徵:像機器一樣生活
  • 原因:生存壓力,職業所迫
特徵,表現,生理耗竭,才智枯竭,情緒衰竭,價值衰落,去人性化,透支生命,典型病症,相關調查,解決方法,

特徵

在職場中,越來越多的人士面臨著一種“掏空”危機,無論健康、精力、知識、熱情都在快速消耗著。曾經的理想之翼還沒有展開就已經折斷,似乎每天的工作只是為了維持生活的運轉
不再考慮自己的工作對社會到底有怎樣的用處,不再為工作中的細微進步和受人肯定而歡欣鼓舞,工作效率在下降、激情在消失、創意不斷枯竭,被“掏空”的身心像一團敗絮,在高速運轉的跑步機上只能拖著疲沓且沉重的步子。

表現

生理耗竭

生理耗竭是工作枯竭的臨床維度。人會感覺身體能量有一種耗竭感,極度疲勞和虛弱,身體對疾病抵抗力也在下降,可能會出現一些身心症狀,比如說頭疼、背疼、腸胃不適、失眠等。

才智枯竭

才智枯竭屬於工作枯竭的認知維度,它主要表現在,人會感覺到一種空虛感,有一種被掏空的感覺。會覺得自己的知識已經沒有辦法去滿足工作的需要,思維效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夠很好地去適應當代的知識更新。

情緒衰竭

情緒衰竭是枯竭的壓力維度,也是職業枯竭的一個主要特徵。是指工作熱情完全消失後在情緒上的一些表現,比如煩燥,很容易發脾氣,很容易遷怒於他人,表現出一種悲觀沮喪抑鬱,然後無助、無望、很消沉的特點。情感的資源就像乾枯了一樣,沒辦法去關懷別人。

價值衰落

價值衰落是枯竭的評價維度。它主要表現在個人的成就感下降,覺得做什麼工作都沒有成就感,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意義和評價也在下降。工作變得機械化、效率低、易出錯,慢慢會產生不能勝任工作的感覺,從而消極怠工,甚至出現離職或者轉行等傾向。

去人性化

去人性化屬於工作枯竭的人際維度,會直接影響到人際交往的質量。這種去人性化會使一個人以消極、否定的態度和冷漠的情感對待周圍人。表現出對別人不信任、多疑,充滿批判性。
職業枯竭
職業枯竭的最後一個特徵是攻擊行為,這是行為維度。攻擊行為一般來說有兩個方向。一個方向是對別人的攻擊行為增多,比如說人際摩擦增多。另一種方向則與之相反,把矛頭指向自身,會出現自殘行為,在極端枯竭情況下會出現自殺。

透支生命

因為工作勞累而導致生命枯竭現象並非現代才有。20世紀80年代,蔣築英羅健夫等許多科學家和企業家因為過度勞累而英年早逝。
城市空心人
城市空心人
與他們相比較,被“掏空”的這一群體有明顯不同,不但在身體健康上不斷衰竭,而且在心理健康上也面臨枯竭。這與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密切相關。
由於社會正在急劇向城市化和工業化過渡,轉型期間,各種競爭壓力急驟增加,為了保持社會的高速發展,一些緊缺型人才被透支使用。這使得這個群體的人們無論在精神和諧上還是在身體健康上都面臨巨大衝擊,從而容易發生健康疾患,產生心理問題。
進入21世紀進入了一個知識和信息的時代,信息以每年15%的速度淘汰更新著。就必須時刻保持學習的狀態,來填補這個變化。只要稍一停留,就會產生不夠用的感覺。
很多人在休息時間都是在工作的,不是有人強制你這樣做,而是這種激烈的社會競爭已經把危機意識滲透到每一個人身上,這種危機感和急迫感讓人本能地提高自己的工作強度。只有這樣,才具有安全感。
超負荷的工作量是導致職業枯竭的重要原因之一,長時間的超負荷工作運轉,使職場人士疲憊不堪,身心俱損。

典型病症

在日本20世紀60、70年代,也有因工作而“掏空”的群體。在當時的日本,職場人士被稱為工作機器,憔悴青年、過勞死的現象屢見不鮮。
職業枯竭這個概念最早產生於美國。1961年,美國作家格林尼出版了一本小說,名為《一個枯竭的案例》(ABurn-outCase,Greene,1961),書中的主人公是一名事業有成的建築師,在功成名就之後,他突然發現工作帶給他的不再是一開始的熱情和滿足,而變成了日復一日不堪忍受的精神壓力。在歷經了痛苦和折磨之後,他終於放棄了自己的工作,逃往非洲原始叢林,開始了另一種生活。
《一個枯竭的案例》引起了當時西方職業人的廣泛共鳴,此後,“枯竭”這個詞進入了美國大眾的語彙。1974年美國精神分析學家FreudenBerger首次將它使用在心理健康領域,用來特指從事助人職業的工作者由於工作所要求的持續情感付出、身心耗竭狀態。
到20世紀90年代,對於職業枯竭的研究範圍從服務性質的行業逐漸擴展到教育業、技術業和培訓業(如教師、電腦工程師、軍人、管理人員等),並迅速從美國向歐洲乃至亞洲國家輻射。職業枯竭被看作是一種在工作重壓之下身心俱疲、厭棄工作的感受,是一種身心能量被工作耗盡的感覺,也稱為心理枯竭。
心理枯竭是由於持續的巨大壓力產生的現象,它是指個體無法應付外界超出個人能量和資源的過度要求,而產生的生理、情緒情感、行為等方面的耗竭狀態。

相關調查

2005年底,可銳職業顧問調研中心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針對媒體出版、IT、機械電子等不同行業進行調查。在參與調查的2000人中,有48%的人表示在工作中只能重複以往的經驗,不能學到新鮮的東西;26%的人表示能夠學到一點東西,但不是工作本身所帶來的新知識;餘下26%表示還能夠學到新的知識,這其中78%為初入職場的人士。
在參與調查的人群中,35%的媒體出版社人士表示工作沒勁;68%的IT人士表示工作單一重複,感覺很無聊;32%機械電子行業人士表示工作沒有創新,很單調。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網也對這種職場上的“掏空”狀況作過一次網上調查,共有近4000名職場人士參與問卷,對他們自身的工作倦怠情況闡述看法。
調查數據表明,有35%的人有高度的情緒衰竭,認為自己所有的情緒資源都已經耗盡,感覺工作特別累,壓力特別大,對工作缺乏衝勁和動力,在工作中會有挫折感、緊張感,甚至出現害怕工作的情況;67.5%的被調查者對工作不像剛參加工作時那樣熱心和投入,總是很被動地完成自己分內的工作,有時也會出現不再關注工作質量、工作的價值與意義的情況;數據還顯示在工作中對自身評價較高,具有較高的成就感, 認為自己能有效地勝任工作的人數只占31.6%。

解決方法

學會管理情緒
一個人更多的是活在自己不同的情緒狀態中,積極情緒會維持或激發自己的愉悅感和幸福感;而經常置身於消極情緒中,不但會產生多種心理疾病,更嚴重的是會破壞自己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表現,不利於創造性思維的發揮。
可以學習換角度去思考,經常暗示自己從積極的角度看問題,時間久了就會形成積極思考的習慣,從而就會逐漸變為一個樂觀的人。
建立一種激勵、關懷性的企業文化
國內外研究表明,工作特徵表現為高要求、資源少、低自主、低支持等,易導致員工出現職業枯竭
領導對員工提供的實際支持(為員工提供物質、建議、反饋、進修等激勵方式)對於緩解員工的認知枯竭、提高個人成就感具有積極作用;提供情感支持(如傾聽、關懷、鼓勵等)對於緩解情緒枯竭、去人性化、提高個人成就感具有更好的幫助。
高關懷、高倡導的領導風格,是一種具有雙重激勵作用的工作機制,它建構的是激勵與關懷相結合的企業文化。個性化的領導風格也是緩解職業枯竭的有效途徑,滿足個人需求的工作激勵可以有針對性地為員工提供資源減少並消除職業枯竭。同時,對員工進行定期的健康教育與健康監控,也體現了重用與關懷相結合的企業文化特徵。
保持一個溫馨、支持性的家庭氛圍
來自於家庭成員的理解與支持,是預防和減緩職業枯竭的有效途徑。如果能夠增加與家人朋友共度的時光,不但能夠消減壓力事件的絕對數量,而且可以運用社會支持系統去抵抗已經形成的壓力。
研究表明,在同樣的壓力情境之下,缺乏社會支持的人比那些有較多社會支持的人更可能生病或死亡。
形成一種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定要給自己制定一個身體可以承受得了的可實現的目標,目標不要過高,不能以喪失身體健康為代價。要經常找理由休息,以放鬆自己,給自己健康恢復期;防止過度內部歸因,尋找有效的辦法消除無助感;不斷學習,提高工作能力;學會鬆弛情緒,磨礪堅強性格等。
結合自己的性格、興趣、專業、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才能有效地避免這一現象的再發生。從工作中尋找興趣點,使工作變得有趣 即使再枯燥的工作也能夠找到興趣點,人只有對感興趣的事才會保有更持久的熱情。
合理安排工作,儘量避免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工作時間過長,並在工作之餘培養自己對生活的熱情,比如參加一些戶外活動,周末和朋友到郊區放鬆一下,泡個溫泉等都是不錯的方法。
工作時只專注於工作,生活時只專注於生活。提高對工作的關注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效率越高對工作產生的厭倦感也就越低;相反在工作時大部分的時間都無所事事或不知該乾什麼,會加劇厭倦感的產生。而在生活時即全身心地投入到享受生活的過程當中,對家人的關愛、對朋友的關心都可以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放鬆,從而緩解工作帶來的壓力,也能夠保證在第二天的工作當中投入更高的熱情和精力。
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庫。對工作的投入其實就是自己將所學知識的釋放,同時也可以從工作中獲取更多的知識;當這兩者的量相當時可以保證自己知識的不斷更新,從而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來。當自己從工作中獲取的知識小於投入的知識時,就會產生被掏空的感覺,從而導致某種程度的職業枯竭。
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用來閱讀,可以學習到書中所講的道理和保有一顆平靜的心。在書籍的選擇上可以選一些勵志讀物,現代人職業上的問題很多都是心態上的不平衡所致,勵志讀物可以平衡心態。或是一些精品的雜誌,從人生態度、生理健康等多方面開闊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要有意識地使自己的注意力能夠分布在生活的各個方面,而不是集中於某一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