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城市地形圖是城市測繪的一個分支。城市城市地形圖資料庫的建設城市地形圖資料庫是城市地理信息系統的基礎資料庫,是以收集、處理和管理空間數據及與城市地形圖有關的屬性數據為主要內容的一種空間數據管理體系。城市地形圖資料庫的建設城市地形圖資料庫是城市地理信息系統的基礎資料庫,是以收集、處理和管理空間數據及與城市地形圖有關的屬性數據為主要內容的一種空間數據管理體系。
發展歷程
隨著數字測圖技術的普及與GIS技術的不斷發展,城市地形圖已經由單純的
數位化向
信息化的方向發展,這標誌著城市測繪向現代地理信息產業的巨大跨越。地形圖資料庫是城市地理信息系統的基礎資料庫,也是城市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的戰略資源,在城市的建設和管理中套用十分廣泛。 當前,隨著“數字城市”的發展,城市各行業對於基礎地理信息的需求日益擴大,城市地形圖資料庫的建設日趨重要,為此,城市測繪部門應該把握機遇,開拓進取,不斷提高我國城市地形圖資料庫的建設與套用水平。
圖像繪製
從當前國內城市地形圖建庫情況來看,主要數據採集隨著數位化測圖技術的不斷發展,城市測繪行業普遍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數據生產、數據存儲、數據管理、數據輸出與服務體系,具備了一定的的生產規模,基本滿足城市發展對於空間數據的需要。地形圖數據的採集手段通常包括人工手扶跟蹤數位化、掃描矢量化、全野外數位化實測、航測數字測圖和解析測圖等,
特點
1、具有統一的大地坐標系統和高程系統,我國國家基本地形圖統一採用1980年“中國國家
大地坐標系”和“
1985國家高程基準”。
2、具有完整的比例尺系列和分幅編號系統。國家基本地形圖按統一規定的經差和緯差進行分幅,每幅圖的內圖廓皆由經線和緯線構成,在國際百分之一
地圖分幅編號基礎上,建立了各級比例尺地形圖的圖幅編號系統。
3、國家基本地形圖是依據國家測繪管理部門統一制定的測量與編繪規範和《地形圖圖示》完成的,能保證由各地方測繪部門分工完成的地形圖,在質量、規格上的完全統一。
套用
城市規劃
在地形圖上,地勢的詳細程度主要是用等高線來表示的。地表起伏形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地表的水熱條件的再分配,使自然地理現象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產生局部差異。地形對社會人文要素的空間分布與發展的影響也非常明顯。城市規劃中,對居民點、交通網的設計以及工農業生產布局等必須要考慮到水系的顯著影響,例如一些很多工業會排出一定的廢水,一般工業區位於河流的下游,而居住區位於中上游。城市規劃不僅要考慮實際的理論的東西,同時也要結合美學,規劃後區域應該方便而且環境宜人。
道路修建
道路路線以及寬窄定得恰當與否,影響著城市的面貌、相鄰街坊的建築布置藝術以及城市交通網的合理與城市的發展。因此,進行城市道路規劃時,也必須很好地分析研究整個城市用地地形,利用地形圖了解全貌並在地形圖上進行紙上定線,而後再依此計算道路坐標,實地放樣、修正路線位置以及進行勘測設計等工作。
地圖是對實體的一種抽象和概括。由於地形圖的可記載性、可測量性、一覽性和直觀性,地形圖直觀的反映圖示區域的地理信息,用圖者通過地形圖就可以製圖區域的物質模型,在作為物質模型的地圖上,還可以代替實地的調查和量測做各種模擬分析。規劃人員通過地形圖就可以大致的了解規劃區域的地勢地貌,了解地形之後在進行實地的考察會更加得心應手。
相關概念
城市測量
與工程測量密切相關的測量分支.為城市建設的規劃設計、施工興建和運營管理所進行的測量工作.主要內容包括城市控制測量、城市地形圖和地籍圖測繪、各種專題圖
編繪、興建市政工程和城市改造中的施工放樣以及重要建築物和地帶的變形觀測等.
城市控制測量需滿足測繪最大比例尺(通常為1∶500)地形圖或地籍圖和市政工程施工放樣的精度要求.除採用常規的地面三角測量、邊角測量和導線測量方法建立控制網外,到20世紀90年代,主要採用GPS測量技術重建或改造城市測量控制網.城市地形圖的
比例尺按規劃設計的需要一般為1∶500~1∶25000,分實測和編繪兩種.為了保持地形圖的現勢性,需要經常修測或重測.採用的方法有航空攝影測量和地面模擬或數位化測量等.城市地籍圖的比例尺與建築密度有關,市區為1∶500~1∶1000,郊區為1∶2000~1∶10000。
地籍圖
地籍圖的現勢性要求更強.地形圖和地籍圖的公共部分是基本平面圖,其成圖逐漸向數位化方向發展.各種城市專題圖都以基本平面圖為底圖進行編繪.由城市基本圖圖形資料和各種專題圖有關資料生成的城市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對城市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市政工程施工放樣包括城市道路、橋樑、捷運、地下管網和各種公用建築物在建設施工時的放樣,以及撥地測量與規劃紅線放樣等.變形觀測主要對高大和重要建築物進行,有的城市還需進行城市
地表沉降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