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北京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力學相互交叉院定和為優勢和特色,建立在多年對城市地下空間開發與建設技術研究積累的基礎上。土木工程與力學學科均具有一級博士學位授予權。其中固體力學在2002年被評為北京市重點學科,橋樑與隧道工程學科在2007年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2008年土木工程一級學科被評為北京市重點學科,土木工程實驗中心被評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至今已擁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博士後流動站、2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一級和1個二級北京市重點學科等較完整的學科群,在青藏鐵路、高速鐵路及客運專線、城市軌道交通、越江跨海隧道等重大軌道交通工程項目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學科發展的帶動下,經過“九五”、“十五”兩期“211工程”建設,本實驗室得到快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創建了國內獨有的“地下工程實驗室”等特色實驗設施。
2010年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正式獲批教育部立項建設;2014年9月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圓滿完成了建設任務通過驗收;2017年12月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圓滿完成第一期任務。
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城市地下空間作為研究對象,以土力學、岩石力學、水力學、空氣動力學、地震工程學等為基礎,研究地下空間開發所面臨的工程技術難題及其引發的環境和周圍建構築物的影響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探討合理的地下空間環境影響控制理論與技術、有效的安全風險管理方法等。近年來,本實驗室在五個研究方向上均取得了許多創新性成果,很多研究成果已經在實際工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國內居於領先地位,在國際上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研究成果可為解決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和地下工程建設提供相關理論與技術支撐。
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通過育引結合以及學科交叉和融合,建設了一支結構合理、學術思想活躍、團隊凝聚力強、富有創新精神的高層次科研隊伍。目前已形成了以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學者、傑青等優秀人才領銜的研究實力強、學歷與年齡結構合精捆員理、學術水平高的學術梯隊。共有固定研究人員44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973”首席科學家2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人,北京市科技新星2人,北京市青年英才計畫1人。固定研究人員中,40歲以下研究骨幹8名,占研究人員的18%,已成為實驗室建設的強勁後備力量,承擔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努力開拓師資引進渠道,積極從海外引進各類人才煮射企兵。對於有發展潛力的優秀博士生,經過國內外博士後鍛鍊後充實到科研隊伍。評估期內新增“973”計畫首席科學家1人,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負責人1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1人,北京青年英才計畫1人。同時,為國家輸送了一批優秀岩土與地下工程科技人才。
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形成了一支學術思想活躍、科技創新能力強的高水平研究隊伍,緊密結合重大城市地下工程,成功申報了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項目,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近5年發表了一系列高水平學術論文,其中SCI檢索65篇、EI檢索143篇;獲得授權發明專利51項、實用新型專利12項;編制省部級和行業標準規範4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獎勵14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6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項。張頂立教授的學術著作《大型跨海隧道鑽爆法修建技術》入選國家出版基金項目資助,成為該項目資助的第二部隧道類學術著作。實驗室從2017年開始實施科研獎勵,鼓勵團隊繼續豐富科研成果,為促進城市地下工程相關學科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已成為城市地下空探請拔間開發理論與技術領域理論研究、技術套用、重大工程諮詢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套朽重點實驗室非常重視國際合作,與美國內華達大學、荷蘭Delft工業大學凳槓充灶、日本大阪工業大學、早稻田大學、日本地質環境研究所、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台灣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廣泛開展科研合作,建立了長期國際及地區間合作研究關係。實驗室還與國外研究機構聯合舉辦國際學術會議、在國際上享有良好聲譽,具有囑民槓較大影響。
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已成為城市地下空間開發理論與技術領域理論研究、技術套用、重大工程諮詢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非常重視國際合作,與美國內華達大學、荷蘭Delft工業大學、日本大阪工業大學、早稻田大學、日本地質環境研究所、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台灣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廣泛開展科研合作,建立了長期國際及地區間合作研究關係。實驗室還與國外研究機構聯合舉辦國際學術會議、在國際上享有良好聲譽,具有較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