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綠地

公共綠地是指滿足規定的日照要求,適合於安排遊憩活動設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遊憩綠地,應包括居住區公園、小遊園和組團綠地及其他塊狀帶狀綠地等,城市街旁綠地等公共活動場所也屬於此範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市公共綠地
  • 時間:上世紀80 年代
  • 適合於:安排遊憩活動設施
  • 包括:居住區公園、小遊園和組團綠地
背景,動力機制,快速城市化,社會階層化,規劃策略,

背景

上世紀80 年代以來,我國社會進入全面轉型的階段。一方面,快速城市化使城市各類地區的公共綠地開始面臨各種不同的問題和挑戰。另一方面,在從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過程中,社會空間逐步分化,居民屬性特徵由均質態轉向異質態,階層分化導致了居民對城市公共綠地的需求出現分化。

動力機制

快速城市化

在當前城市化過程中,城市空間正同時經歷著外延拓展和內涵發展兩種形式。在老城區,由於城市已發展相對成熟,在城市化過程中具體表現為城市功能的演進和再開發。由於在城市更新過程中,受經濟規律的影響,城市空間傾向於高容積率和高密度開發,在這個過程中,市中心區的城市公共綠地常常會受到被侵蝕的威脅。另一方面,由於公共綠地的景觀和在市中心的稀缺性,其周邊的建築的價值和高度往往會更高。因此在市中心地區,城市公共綠地的分布呈現出數量較多,規模較小,質量較好的空間特徵。在城市外圍地區,城市化則呈現出明顯的外延拓展特徵。由於現狀多為農田,已建成區較少,因此在城市化過程中往往呈現出大規模一體化開發的現象,同時也成為城市空間結構拓展,建設新城空間的主要戰場。在城市外圍地區,新建的城市公共綠地規模較大,質量也較好,但是由於距離中心城較遠,可達性相對較差。

社會階層化

根據有關研究,中國的基尼係數在2000年已經超過了0.4的警戒線,2006年已經達到了0.47,這說明中國社會的分異程度在不斷的加大。居民的階層分化導致對居住空間需求的分化,最終使得居住空間呈現分異的特徵。而隨著居民社會屬性多樣性的增強,居民對於綠地空間的需求情況也呈現差異化發展,並進而導致各個城市地區對於公共綠地的具體要產生差異。老齡化程度較高的社區,居民往往更喜歡安靜的環境,而且對於公共綠地內的座椅數量、小型鍛鍊器械等空間要素的需求度較高。年輕白領為主的居住社區,居民通常對公共綠地內的運動場地數量要求更高,希望綠地內有較多的籃球場、網球場,並且希望公共綠地能夠與健身中心、購物中心結合布置。而青少年較多的社區,孩子們則更喜歡相對熱鬧、活躍的空間環境,希望公共綠地內有更多的硬質場地,可以進行滑板腳踏車等娛樂運動。

規劃策略

基於居民需求導向的近期建設指引
由於當前無錫正處於快速城市化進程階段城市各個地區的綠地系統又存在各種不同的問題特徵,因此在制定近期建設政策時,應當抓住主要矛盾,解決城市居民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根據問卷調查和現狀踏勘的情況,以滿足居民的現實需求為基本導向,制定公共綠地空間布局近期建設計畫。
因地制宜、統籌協調的遠期規劃策略
在提出近期建設計畫的同時,必須對中心城區遠期公共綠地的空間布局提出整體的規劃策略。由於在轉型時期無論是物質空間還是社會空間都存在分異化的趨勢,城市呈現多元化的間結構,因此在策略制定過程中應當根據各類地區不同的現實基礎提出差異化、有針對性的空間策略,以保障政策得以有效實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