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休閒行為的時空制約機理研究——以廣州市為例

城市休閒行為的時空制約機理研究——以廣州市為例

《城市休閒行為的時空制約機理研究——以廣州市為例》是依託中山大學,由趙瑩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市休閒行為的時空制約機理研究——以廣州市為例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趙瑩
  • 依託單位:中山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中國城市空間發展中存在空間設施供給與居民行為需求不匹配的現象,休閒行為的快速增長直接反映了空間與行為的矛盾,但現有研究對於其微觀機理的理解尚不充分。本項目繼承和發展時間地理學中個體行為的視角,分析時空制約條件下城市休閒行為的一般規律,並挖掘休閒行為決策的影響機制。擬以廣州市為案例,通過城市居民休閒行為問卷調查,探索休閒行為可視化和地理計算等時空表達方式,建立空間、社會以及個人因素影響的行為制約模型,最後運用高精度GPS跟蹤數據對模型進行最佳化。重點強調以人的需求為核心的城市空間與休閒行為的互動機理,從微觀視角提出中國城市休閒空間最佳化配置、個體居民行為決策科學引導的規劃政策及套用。

結題摘要

本項目嚴格按照申請書計畫執行,已圓滿完成預期目標。本項目初步形成立足於休閒行為視角來透視城市、目的地發展的理論模式,重點強調以人的需求為核心的城市空間與休閒行為的互動機理,主要成果包括:1、建構了個體休閒行為的多尺度研究理論;2、積累了多尺度、多視角的休閒行為資料庫;3、深入挖掘了廣州市外來務工人員休閒行為的制約特徵與突破路徑;4、拓展了休閒行為數字足跡的大數據分析方向;5、建構了景區尺度休閒旅遊行為的模擬模型;6、提供了居民休閒與消費行為引導的科學指引。 項目對應研究內容包括:1、疏理了多學科視角的休閒時空行為研究,提出了以個體為單元的中國城市休閒行為研究架構。項目系統疏理了地理學、交通學、時間地理學對休閒行為時空表達、制約機理及動態模擬的已有研究內容與關注重點,強調了個體為單元的休閒行為研究實質,並充分考慮了中國城市、中國文化、社會經濟發展等巨觀背景,提出了中國城市休閒行為研究的框架。2、通過群體劃分、行為類別、尺度轉換幾個視角,研究了城市休閒行為的一般規律。群體劃分包括了城市工作人口、外來務工人員、學生移民、候鳥老人等,通過問卷調查及GPS行為跟蹤,了解其休閒的客觀行為、主觀偏好和瞬時體驗,從而了解城市休閒行為的基本模式。3、針對小空間尺度的休閒行為研究,從時空可達性、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研究了當次行為對潛在行為、未來決策的影響。根據時空稜柱的理論基礎,項目選擇粵港澳大灣區的著名景區——香港海洋公園,分析在公園內休閒過程中參與表演活動而導致的活動空間受限,進而對潛在行為和行為模擬提供科學參考。同樣,在外來務工人員的休閒行為研究中,對其長時間工作、遠距離通勤現象所導致的休閒時空制約進行測算,進而分析對其休閒行為機會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