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茲拉·龐德》是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納代爾(Nadel,I.B.)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埃茲拉·龐德
- 作者:"(英)納代爾(Nadel,I.B.)編"
- 出版社: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 定價:14.08 元
- ISBN:7810802232
《埃茲拉·龐德》是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納代爾(Nadel,I.B.)編"
埃茲拉·龐德(Ezra Pound,1885年10月30日—1972年11月1日),美國詩人和文學評論家,意象派詩歌運動的重要代表人物,美國藝術文學院成員。龐德和艾略特同為後期象徵主義詩歌的領軍人物。他從中國古典詩歌、日...
《劍橋文學名家研習系列之6:埃茲拉·龐德》是2008年5月1日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美國作家納代爾。內容簡介 《劍橋文學名家研習系列(美國卷)之6:埃茲拉·龐德》是對龐德生平、創作以及對他作品接受情況的系統研究。全書分為四章,另附“注釋”和“深入閱讀指南”兩部分內容。龐德是英美現代派文學...
埃茲拉·龐德 《埃茲拉·龐德》是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納代爾(Nadel,I.B.)編"
《現代化視野中的埃茲拉·龐德儒學研究》是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譚小翠。 內容簡介 本書重點研究龐德所理解的儒家思想。龐德重視儒家倫理,將儒學視為醫治西方“病症”的良藥。本書首先梳理了國內外“龐德與儒學”的研究現狀,回顧了龐德與儒學相遇的歷史語境,解析了龐德皈依儒學的必然性。在龐德看來,孔孟的...
《中國美術與現代主義:龐德、摩爾、史蒂文斯研究》是2020年9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錢兆明。內容簡介 《中國美術與現代主義》系《“東方主義”與現代主義》的續篇。錢兆明在《“東方主義”與現代主義》中提出了東方文化為西方現代主義構成元素之一的理論,用大量文獻資料論證了美國詩人埃茲拉·龐德和威廉...
《在捷運車站》是一首詩歌,作者埃茲拉·龐德(1885-1972),意象派運動主要發起人,現代文學領軍人物。1885年10月30日出生於美國愛達荷州的海利鎮。 先後就讀於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和哈密爾頓大學。1908年移居英國。受芬諾洛薩(Fenollosa)的影響開始意想派創作。1921年遷居巴黎。在巴黎和倫敦期間除了繼續從事創作外,...
《在一個捷運車站》是美國詩人埃茲拉·龐德創作於1913年的詩作,也是他所領軍的歐美意象詩派的代表作之一。在這首詩里,龐德吸收了中國古典詩詞的美學經驗,採用意象疊加的方法,有效地傳達了自己的現代都市體驗。作品原文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Petals on a wet...
《比薩詩章》是2017年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埃茲拉·龐德,譯者是黃運特。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二十世紀英美詩壇巨匠伊茲拉·龐德的代表作品“比薩詩章”和代表性短詩。篇目組成和譯本質量是目前龐德詩歌閱讀的第一選擇。二十世紀英美詩壇巨匠,經典性代表作品結集出版;著名美籍華人翻譯家黃運特,以其對龐德詩歌...
意象派是20世紀初最早出現的現代詩歌流派,1908~1909年形成於英國,後傳入美蘇。代表人物有:休姆、埃茲拉·龐德、艾米和葉賽寧等。產生 意象派的產生最初是對當時詩壇文風的一種反撥。首先,在19世紀後期英國文壇,象徵主義、唯美主義與浪漫主義結成一體,形成新浪漫主義。意象派是在其基礎上演變而成的。到20世紀初,...
埃茲拉·龐德的鼓勵下出版詩集《少年的意願》(A Boy’s Wish,1913)和《波士頓以北》(North of Boston,1914)。《修牆》(Mending Wall)《摘蘋果之後》(After Apple-Picking)《僱工之死》(The Death of The Hired Man)廣為流傳,收錄在《波士頓以北》。詩集《山間》(Mountain Interval)的出版標誌著他的...
《巴黎評論 · 作家訪談3》是由《巴黎評論》編輯部 編著的一部圖書,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內容簡介 《巴黎評論·作家訪談3》刊登當代最偉大的作家長篇訪談,收錄的受訪作家包括如下十五位:威廉·斯泰倫、T.S.艾略特、埃茲拉·龐德、艾倫·金斯堡、索爾·貝婁、約瑟夫·海勒、卡洛斯·富恩特斯、菲利普·羅斯、約翰...
畫派的核心人物是英國畫家和作家溫德姆·路易斯,而名稱“漩渦派”則由美國詩人埃茲拉·龐德(Ezra Pound)擬定,意指作為藝術創作必要來源的情感漩渦。1914年,二人聯合反叛藝術中心(Rebel Art Centre)的成員創立了漩渦派。畫派還創辦了《爆炸》(Blast),這個雜誌只在1914年和1915年出版過兩期,刊登畫派的藝術宣言並...
正是中國詩歌優美的“意境”,“境”中直觀瞭然又神秘莫測的“象”催生了影響龐德一生的意象主義運動。這首詩語詞簡練精當,名詞居多,修飾詞語較少,符合意象派“省略”的創作法則,也接近於中國山水畫留白的特點,且無韻詩的格律形式,也最能與白描的特點契合。作者簡介 埃茲拉·龐德,1885年10月30日出生於美國...
山嶽女神這是一首典型的意象派詩歌,也是深受埃茲拉·龐德讚揚的一首小詩。詩歌全面體現了象徵意象派詩歌篇幅短小、語言精練、意象清晰、寓意深遠等特點。作品原文 Oread By Hilda Doolittle Whirl up,sea-- whirl your pointed pines,splash pour great pines on our rocks,hurl your green over us,cover us ...
屬於這支流派的詩人還有英國的理查·奧爾丁頓、戴維·勞倫斯,美國的希爾達·杜利特爾、埃茲拉·龐德(Ezra Pound)和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等。他們著重用視覺意象引起聯想,表達一瞬間的直覺和思想。一般用自由體寫作短小篇章。據龐德等自稱,他們曾受中國舊詩和日本俳句中運用意象方法的影響。這一流派對英美現代詩歌在採用...
蓋瑞·施奈德早期曾閱讀埃茲拉·龐德的作品,並因此對日本和中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曾經鼓勵“垮掉派”文人創作,並為金斯堡的《嚎叫》撰寫前言。龐德對艾倫·金斯堡和舊金山文藝復興作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希爾達·杜利德對羅伯特·鄧肯詩風的形成至關重要。雷克斯羅斯曾經和“客觀主義”作家共同出版...
該書採用了橫向對比、案例分析、文史互參的方式,創新性地將孔子和蘇格拉底、莊子與尼采等進行並置研究,揭示了學界忽視的埃茲拉·龐德、T.S.艾略特、弗德里克·詹姆遜等西方重要知識分子與中國之間的隱性關聯,從而以微見著,揭示了中西文明對話的悠久歷史和重要性。作者簡介 蔣洪新,歐洲科學院院士、湖南師範大學黨委...
荒原》027 埃茲拉·龐德的漂泊之路 043 弗羅斯特的林中路 059 威廉斯的紅色手推車 079 斯蒂文斯的罈子 109 畢肖普的地理學 133 洛威爾與自白派詩歌 157 普拉斯的鐘形罩 177 加里·斯奈德與禪宗 195 勃萊的深度意象詩 209 奧哈拉的城市風景 223 阿什貝利的自畫像 239 米沃什:時代的見證人 259 布羅茨基的貢獻 ...
二 正義與英才 三 男權情結 四 宗教歧視 五 對蘭德爾教學方法的批判 第十一章 蘭德爾的繼任者(1895—1909)一 忠實的傳承人 二 喜悅中的煩惱 三 教學生活素描 四 減壓方式 五 學習緩衝 第十二章 百年尾聲(1909—1917)一 埃茲拉·塞耶院長 二 羅斯科·龐德院長 三 遺留問題與挑戰 致謝 參考資料來源 ...
他為眾多英美文學家與藝術家撰寫了傳記,包括詩人W. H. 奧登、埃茲拉·龐德,小說家J. R. R. 托爾金、伊夫林·沃,作曲家班傑明·布里頓等。另外編有《托爾金書信集》。在兒童文學方面,他最受歡迎的作品是“馬傑卡先生”系列,另外與其妻子瑪麗·普理察合著有《牛津兒童文學指南》。———【譯者介紹】蔡海燕 ...
他的創作風格對埃茲拉·龐德、詹姆斯·喬伊斯甚至艾略特都產生過較大影響,即使在當代,他的作品集如《葦間風》(The Wind Among the Reeds)仍為無數外國讀者爭相傳誦。葉芝作為後期象徵主義的代表,其作品的現代性卻頗具爭議。分析葉芝作品的浪漫主義抒情傳統,並結合其象徵主義的發展和面具理論的套用,可以看到葉芝不...
擁有由藝術家、音樂家和作家構成的250名正式成員,其已故成員包括美國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建築師弗蘭克·勞埃德·賴特、美國波普藝術之父羅伊·利希滕斯坦、作家埃茲拉·龐德,以及鋼琴家、作曲家杜克·埃林頓。基本情況 該機構門檻很高,只有在藝術、音樂、文學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人,才能成為其成員。其人數上限為院士250...
埃茲拉·龐德的詩和陰謀 社會信用論 猶太人、英國、義大利的陰謀體系 光照派 光照派是惡魔的智慧!?巴伐利亞州幻想教團 光照派的起源 亞當·韋斯豪普特 猶太人和共濟會的結合 新時代和光照派 羅斯柴爾德 世界殖民地化的野心!?羅斯柴爾德的世界組織 美國的羅斯柴爾德 3K黨(Ku-klux Klan)收購蘇伊士運河 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