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城址

垓下城址

垓下城址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已有一處有人居住的聚落,發展至龍山文化時期(距今約4600-4300年),進入第一個鼎盛時期,成為一個區域文化的中心。

古城址的面積約15餘萬平方米,屬於我國史前一個中等規模的城址,秦漢時期一座小城,主要依託當時的地形地貌與自然河道,該城坐北朝南,臨水而建,考慮到了交通和防禦的實際需要,設有陸門和水門、護城河等與自然河道相連,不僅可解決城內排水問題,還能很好地解決用水與交通運輸問題。城內有紅燒土居址、夯土建築基址、水井等生活居住區,道路、排水溝、陶窯等生產作坊區等重要遺蹟區劃,表明當時兩次建城都曾有一定的布局規劃。這對研究中國古代城市發展史具有重要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垓下城址
  • 屬於:安徽省
  • 城址面積近:20萬平方米
  • 城址:為圓角長方形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垓下遺址考古發掘中發現的一座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城址。
垓下城垣除地上部分已平外,地下及基礎部分保存較為完整,結構比較清晰,城址為圓角長方形,接近橢圓形,方向350度。城內面積(不包括城垣)約15萬平方米,包括護城河,城址面積近20萬平方米。考古專家對北、東兩段城垣作了局部解剖,發現填土內包含有龍山時期的鼎足和陶片,其上被一座同期的陶窯疊壓,這表明下層城垣的年代屬於龍山時期。
根據目前考古發掘的成果看,垓下城址由城垣、城門、護城河、道路及排水系統、夯土建築基址、活動場、窯址、紅燒土遺蹟、水井、灰坑等多類遺蹟現象組成。包括護城河在內,城址面積近20萬平方米。
垓下早期城址的發現是繼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等史前城址發現後在淮河流域的又一重要新發現,它填補了淮河中下游地區和安徽境內無史前城址的空白,是安徽省史前考古的一個重大突破。它的發現既對探索該區域早期文明起源有著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也為探索我國早期城市的起源與發展演變軌跡,以及淮河流域文明化進程提供了寶貴的考古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