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農-巴德學說(坎農-巴德學說)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坎農-巴德學說認為情緒的中樞不在外周神經系統,而在中樞神經系統的丘腦,並且強調大腦對丘腦抑制的解除,使植物性神經活躍起來,加強身體生理的反應,而產生情緒。外界刺激引起感覺器官的神經衝動,傳至丘腦,再由丘腦同時向大腦和植物性神經系統發出神經衝動,從而在大腦產生情緒的主觀體驗而由植物性神經系統產生個體的生理變化。該理論認為,激發情緒的刺激由丘腦進行加工,同時把信息輸送到大腦和機體的其他部位,到達大腦皮層的信息產生情緒體驗,而到達內臟和骨骼肌肉的信息激活生理反應,因此,身體變化與情緒體驗同時發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坎農-巴德學說/坎農-巴德情緒理論
  • 外文名:Cannon-Bard theory of emotion
  • 別稱:丘腦情緒說
  • 提出者:坎農-巴德
  • 提出時間:1927
  • 套用學科:心理學
簡介,發展,

簡介

坎農對詹姆斯-蘭格理論提出了三點疑問:第一,機體上的生理變化,在各種情緒狀態下並無多大的差異,因此根據生理變化很難分辨各種不同的情緒。第二,機體的生理變化受植物性神經系統的支配,這種變化緩慢,不足以說明情緒瞬息變化的事實。第三,機體的某些生理變化可由藥物引起,但藥物(如腎上腺素)只能使生理狀態激活,而不能產生情緒。坎農認為情緒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經系統,而在中樞神經系統的丘腦。
由外界刺激引起感覺器官的神經衝動,通過內導神經,傳至丘腦;再由丘腦同時向上向下發出神經衝動,向上傳至大腦,產生情緒的主觀體驗,向下傳至交感神經,引起機體的生理變化,如血壓升高、心跳加快、瞳孔放大、內分泌增多和肌肉緊張等。使個體生理上進入應激準備狀態。例如,某人遇到一隻老虎,由視覺感官引起的衝動,經內導神經傳至丘腦處,在此更換神經元後,同時發出兩種衝動:一是經過體乾神經系統和植物神經系統到達骨骼肌和內臟,引起生理應激準備狀態。二是傳至大腦,使某人意識到老虎的出現。這時某人的大腦中可能有兩種意識活動:其一,認為老虎是馴養動物,並不可怕。因此,大腦即將神經衝動傳至丘腦,並轉而控制植物性神經系統的活動,使應激生理狀態受到壓抑,恢復平衡;其二,認為老虎是可怕的,會傷害到人,大腦對丘腦抑制解除,使植物性神經系統活躍起來,加強身體的應激生理反應,並採取行動儘快逃避,於是產生了恐懼,隨著逃跑時生理變化的加劇,恐懼情緒體驗也加強了。因此,情緒體驗和生理變化是同時發生的,它們都受丘腦的控制。

發展

坎農的情緒學說得到巴德(Bard,1934,1950)的支持和發展,故後人稱坎農的情緒學說為坎巴情緒學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