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東玉三郎

坂東玉三郎

坂東玉三郎,1950年4月25日出生,日本歌舞伎演員。他小時曾得小兒麻痹症,為了康復治療,坂東6歲時開始跟隨第四代坂東玉三郎學習日本傳統舞蹈,偶然顯現這方面的才華。因坂東玉三郎演藝成就,在日本被稱作為“國寶級的大師”,也被稱為日本的“梅蘭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坂東玉三郎
  • 外文名:TAMASABURO BANDO
  • 別名:守田 親市
  • 國籍:日本
  • 出生地:東京都
  • 出生日期:1950年4月25日
  • 職業:歌舞伎演員
  • 星座:金牛座
  • 性別:男
  • 身高:173CM
  • 血型:B型
基本信息,曾獲獎項,個人作品,寫真集,作品集,後援會,藝術造詣,求學中國,牡丹亭,崇敬梅蘭芳,中日融合,

基本信息

日本國寶級歌舞伎大師,女形演員。出生於料亭家庭,幼年時因為歌舞伎演出吸引而立志從藝。
昭和32年12月以『寺子屋』的小太郎役初登台,39年6月以十四代守田勘彌的養子身份,在歌舞伎座上演的『心中刃は氷の朔日(しんじゅうやいばはこおりのついたち)』後襲名五代目坂東玉三郎。坂東玉三郎是日本歌舞伎界一個顯貴的世襲稱號。如今的坂東玉三郎是這一稱號的第五代傳人。玉三郎原名楡原伸一,6歲患小兒麻痹症, 為弱化後遺症學習舞蹈。7歲初次登台,後被十四世守田勘彌收養,改名為守田伸一。不幸的童年讓他飽受小兒麻痹症的痛楚,右下膝一度無法行走。為了康復治療,坂東6歲時開始跟隨第四代坂東玉三郎學習日本傳統舞蹈,竟顯露出無與倫比的才華,誰都不曾想到,幼時的病痛卻在不經意間叩開了他與歌舞伎的半生緣,並由此走上了女形 (男旦)表演技藝的漫漫長路。
坂東玉三郎
作為傑出的歌舞伎演員,克服疾病等諸多困難,磨練升華技藝,當之無愧的成為一代藝術大師,有著“歌舞伎的奇蹟”的讚譽。在美國,英國,法國,歐洲,中國台北等進行的海外公演,使世界了解到歌舞伎藝術的魅力。

曾獲獎項

1970年(昭和45年)3月:芸術選奨新人賞受賞
1971年(昭和46年)ゴールデンアロー賞
花勝見花勝見
1981年(昭和56年)松尾芸能優秀賞
1985年(昭和60年)1月:第三回都民文化栄譽賞受賞
1991年(平成3年)仏シュバリエ勲章・中國文化大學名譽文學博士
1992年(平成4年)泉鏡花文學獎特別獎
2009年 (平成21年) 第57回菊池寛賞 - 泉鏡花の戱曲「海神別荘」「天守物語」,中國崑劇舞台活躍
2012年 (平成24年) 日本重要無形文化財產保持者個人認定
2013年 (平成25年) 法蘭西文學司令胸章

個人作品

寫真集

日本攝影大師筱山紀信從坂東玉三郎20歲左右開始連續拍攝其40多年,出版了多本影集.最值得關注的是2011年11月12日-12月31日在北京798藝術區東京畫廊,將舉辦筱山紀信在<第五代坂東玉三郎>攝影展.這是筱山紀信第一次在中國展覽坂東玉三郎的寫真.
『女形玉三郎』(講談社)
『玉三郎』(婦人畫報社)『坂東玉三郎-冬の旅ヨーロッパ古都を歩いて』(講談社)
阿古屋阿古屋
『坂東玉三郎の世界』(朝日新聞社)
『坂東玉三郎ONNAGATA』(平凡社)
『ナスターシャ』(ぴあ)
『坂東玉三郎の宇宙』(ダンスマガジン増刊・新書館)
『山鹿八千代座・坂東玉三郎華麗に舞う』(NTT出版)
『監督坂東玉三郎・夢の女』(NTT出版)
『坂東玉三郎ひかりの中で』(松竹)

作品集

『坂東玉三郎舞踴集』10巻
『東京蜃気樓』(イメージファクトリー・アイエム)

後援會

坂東玉三郎メンバーズTEL 03-3543-7701
坂東玉三郎
〒104-0045 中央區築地4-3-4 第二アワヤビル5F

藝術造詣

他不單是出色的“女形”,也常常出演男性角色,在《鏡獅子》里他先飾演“女形”,之後換成霸氣豪邁的“獅子精”(歌舞伎中,常有化身動物的角色,表演十分粗獷,類似京劇中的花臉);他扮演的《源氏物語》中的“光之君”,完全傳達出男性的俊朗與儒雅;還有一齣戲中他飾演一個男扮女裝的盜賊,全身女人裝扮,但觀眾看到的仍是一個玩世不恭、帶著痞氣的帥氣壞男人,坂東的表演已經完全超脫了男女的天然性別差異。他不僅在歌舞伎方面造詣頗深,還廣泛涉足各個藝術領域,舞蹈,演奏,電影,舞台劇,其導演的電影曾入圍柏林電影節。除了傳統歌舞伎藝術,他還曾自導自演了電影《天守物語》(與宮澤理惠搭檔);與現代芭蕾大師莫里斯·貝嘉合作創作現代舞;最為著名的是他與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合作拍攝的紀錄片《巴赫靈感》之“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之五——追尋希望”。

求學中國

牡丹亭

舞台上的“坂東版”杜麗娘出神入化,地道的蘇白、純正的崑腔、恰到好處的節奏,婉轉動人,但事實上,就在兩年前,坂東玉三郎還是一句中文都不會、一點崑曲基礎都沒有。 坂東玉三郎說起自己結緣崑曲和《牡丹亭》的前後,覺得多少有些陰差陽錯。“其實,我最早是被牡丹亭的故事吸引,我喜歡這個美麗的關於夢的故事,我想把它帶回日本,移植到歌舞伎表演。”2007年,在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的幫助和安排下,坂東玉三郎來到中國觀看崑曲《牡丹亭》,在蘇州,他對崑曲名家張繼青的表演“一見鐘情”,於是開始跟隨張繼青學習崑劇杜麗娘的表演技巧。
在蘇崑學習時間日久,坂東玉三郎被這門古老的中國戲曲藝術深深牽絆,蘇州崑劇院朝夕相處的夥伴們開玩笑說,與其把《牡丹亭》移植到歌舞伎,不如就自己演崑劇吧。坂東玉三郎回想起這些說,“當時不知道怎么了,自己就心動了,於是說,那就合作演一出吧。”
中日版《牡丹亭》於是被正式提上了議事日程。張繼青特地灌錄了唱詞和念白,寄到日本讓坂東玉三郎學習。而為了學會這門全新的藝術,對中文一竅不通的坂東玉三郎採用注音法進行記憶,並對照錄像中的口型反覆練習。每天,他都要打一個半小時的國際長途電話給導演,請導演為他講解每一句唱詞的意思。而進入排練場合成的時候,他硬是用“耳朵”記住了柳夢梅扮演者俞玖琳表演的每一個細節,以使自己和他在台上的合作“天衣無縫”。
更讓中方工作人員驚異的是,坂東玉三郎還翻出了《論語》、《孟子》和《老子》、《莊子》,一本一本地讀,他說,他就是要加深下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張繼青對此感慨萬千,她說:“坂東玉三郎是一個了不起的演員,他對藝術非常執著,自我要求非常嚴格。他的表演,讓身邊其他演員都顯得渺小。”但坂東玉三郎則顯得異常謙虛:“我只是一個初學者,只能是努力而又努力地想辦法接近它,但距離表現崑曲之美的要求,還差得很遠。”
2008年3月6日至25日,坂東玉三與中國江蘇省蘇州崑劇院合作的中日版崑曲《牡丹亭》及歌舞伎《楊貴妃》在京都南座公演20場,並在同年5月6日至15日在北京湖廣大戲樓演出10場,開創了中日藝術交流的新篇章。
在中日版崑曲《牡丹亭》執行導演靳飛看來,這也是此版《牡丹亭》最大的亮點,“坂東的演出使這一經典煥發出獨特的美感,崑曲的舞台魅力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一個不會中文的日本人能喜歡上中國古典藝術,而且能透徹地理解劇中唱詞的意義,唱念都做到完美,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素昧平生,何因到此?”
牡丹亭 杜麗娘牡丹亭 杜麗娘
中國文化的魅力無法阻擋。
在研究崑劇、京劇的同時,玉三郎也十分愛好中國的文學與電影,《論語》《孟子》和《老子》《莊子》,他是一本一本地讀,還笑說看不懂哪行就先空著,等找到老師再看。當他讀完時,頗有感慨的說:我好像有點懂杜麗娘的心態了。在電影方面,除了一些戲劇電影,被歌舞伎藝術暈染了半個世紀,坂東玉三郎的舉手投足都有著優雅的氣息,他談吐悠緩,分寸有致,始終帶著淡淡的微笑,即使神韻間難免有女性化的痕跡,但卻絕不會讓人有任何齷齪的想法。和他交往過的人,都說這是一個無比純淨的人,無論是舞台上還是生活中。平時的日子,坂東除了白天在排練廳度過,晚上在劇場演出,臨睡前半個小時接受專業醫師的按摩,幾乎沒有任何個人生活和社會活動。
作為日本最好的歌舞伎藝術大師,他在日本幾乎人盡皆知,地位尊崇。而作為這門日本傳統藝術的代表人物,坂東並沒有滿足於這個傳統的舞台。他多次走出日本,走出東方,和西方藝術進行融合。他和現代舞大師貝嘉合作,和中國大提琴家馬友友合作巴赫靈感音樂電影中的第五部作品《追尋希望》。坂東玉三郎說,他從未想過要改變歌舞伎的傳統,但他只是希望實現東西方文化的互融,超越文化的界限,讓更多人了解歌舞伎藝術。

崇敬梅蘭芳

很多看過坂東玉三郎表演的中國觀眾說,看過了他那種美,終於了解了梅蘭芳的美。而事實上,坂東玉三郎半生都痴迷梅蘭芳,他和梅蘭芳的淵源更可延續到父輩。
許多人認為,坂東玉三郎的扮相與我國的京劇大師梅蘭芳相似。事實上他也確實與中國文化有不解之緣。早在上世紀20年代,坂東的祖父十三世守田勘彌就與訪日的中國京劇大師梅蘭芳同台演出,守田家族也因此與京劇結緣。坂東玉三郎年少時,便常常聽父親談起中國京劇和梅蘭芳大師,因此從小就深受梅蘭芳影響。他不僅在家中掛著梅蘭芳的劇照,還閱讀了大量與梅蘭芳有關的資料。20歲時,父親問他將來想演什麼,坂東玉三郎答道:“除了歌舞伎,還想演京劇《楊貴妃》。” 幼小的坂東玉三郎當時遭到了父親的呵斥,認為他信口開河,但是這沒有阻擋他追尋梅蘭芳足跡的想法。1987年,坂東玉三郎專程到北京,向梅蘭芳之子梅葆玖學習了京劇《貴妃醉酒》,把其中的台步和水袖,套用到了他後來出演的歌舞伎《玄宗與楊貴妃》中。時隔22年,坂東玉三郎又和中國戲曲結緣。他甚至笑說:“當初,梅蘭芳學習崑劇以滋養京劇,現在我卻把從梅葆玖那裡學習得來的京劇元素再還給崑曲,這確實很有意思。”而對於梅蘭芳,他至今仍然有著特殊的感情:“梅蘭芳當年對我們家族乃至對於日本歌舞伎界的影響,延續了幾十年,至今仍在。”時隔22年,坂東玉三郎又和水磨崑曲結緣,令人驚奇的是,在那張塗著日本歌舞伎特有的厚厚白粉妝容的杜麗娘的臉孔下,竟在眉來眼去間,水袖翻飛中讓觀眾找到了當年梅蘭芳大師留下的神態……難怪戲曲專家章詒和觀賞之後也不禁讚嘆 ——“梅蘭芳的精神在日本”。

中日融合

崑曲融入日本美
這次的《牡丹亭》採用“全男旦”的形式,坂東玉三郎將攜兩名中國青年男旦飾演杜麗娘。其中坂東出演《驚夢》、《離魂》兩折,中國國家京劇院劉錚出演《寫真》,《遊園》則由正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就讀的董飛擔綱。
“玉三郎對兩位中國青年男旦的培養不僅限於戲,更有對男旦的嚴格、特殊的要求。”著名崑曲藝術家許鳳山表示,能看到從前男旦“以老帶新”的傳統在玉三郎和兩位中國青年男旦之間變成現實,中國戲曲的傳統在此次中日藝術家的合作中得到延續,讓人感到欣慰。
作為參演的另一方,蘇州崑劇院院長蔡少華表示,與青春版《牡丹亭》相比,中日版《牡丹亭》更向傳統回歸。“坂東玉三郎並不是用歌舞伎的東西來改造崑曲,而是認真地按照崑曲的套路演崑曲。”蔡少華說。
坂東玉三郎說,相對於場面宏大的歌舞伎表演,崑曲的表演空間更小,藝術品格也更加內斂,但卻具有極大的張力和藝術感染力,這使他在演出中甘願卸下多年的歌舞伎表演經驗,一心向崑曲的傳統表演方式回歸。
然而,玉三郎並不僅僅是依葫蘆畫瓢,而是多方面吸取營養來塑造心中完美的杜麗娘。他的演唱多使用頭腔共鳴,近於程硯秋的“腦後音”,而身段富於舞蹈的造型美,也與程派風格極為相似。在《離魂》一折中,他為杜麗娘加上了在臨死前向母親再拜的動作,又將母親和春香輕輕推開。在靳飛看來,玉三郎在《牡丹亭》中融入的“日本美”,獨具匠心。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兩大文化遺產碰撞出新火花
牡丹亭牡丹亭
今年3月6日至25日,中日版《牡丹亭》曾在日本京都南座劇場公演20場,獲得巨大成功。演出場場爆滿,每場演出結束後,觀眾都報以20多分鐘持續不斷的掌聲,平均每場演出要謝幕4次。擁有600年歷史的中國崑曲,在作為歌舞伎發源地的南座劇場大放異彩,吸引了許多日本觀眾的目光。
“坂東玉三郎使崑曲的欣賞群體走出了華語人群。在日本的演出,使很多日本觀眾接觸到了我們的藝術。”蔡少華說。作為崑曲的國際傳承人和推廣人,坂東玉三郎正在推動中國崑曲走向世界——這也是中日版《牡丹亭》在演出之外更加深遠的意義。
5月6日至15日在北京湖廣會館的演出中,由坂東玉三郎親自指導蘇州崑劇院青年演員周雪峰排演的歌舞伎《楊貴妃》也將同時上演。歌舞伎《楊貴妃》將使用中文唱詞,由中國演員演唱,同時由中國演奏員使用中國樂器伴奏。這是日本歌舞伎誕生400年來,首次使用非日語唱詞為演出伴唱,並由非日籍演員承擔演出任務。
崑曲和歌舞伎這兩大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將在中日締結和平友好條約的第三十個夏天,在北京古老的戲台上,碰撞出新的火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