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地表破裂變形帶(earthquake surfae rupture deformation zone),是震源斷層錯動在地表產生的破裂和形變的總稱。有時就是地震斷層在地表的露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震地表破裂變形帶
- 外文名:earthquake surfae rupture deformation zone
- 斷層:長達150千米
- 包括:由地形效應產生的張破裂
地震地表破裂變形帶(earthquake surfae rupture deformation zone),是震源斷層錯動在地表產生的破裂和形變的總稱。有時就是地震斷層在地表的露頭。
地震地表破裂變形帶(earthquake surfae rupture deformation zone),是震源斷層錯動在地表產生的破裂和形變的總稱。有時就是地震斷層在地表的露頭。...
震源斷層錯動在地表產生的破裂和形變的總稱,由地震斷層、地震鼓包、地震裂縫、地震溝槽等組成。...
沿鮮水河活動斷裂帶各段都保存有清晰而完好的地震產生的地表破裂變形帶。詞條標籤: 生活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6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汶川地震次生災害與地表破裂帶調查》是2011年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慶、何玉林、胥廣銀。本書主要講述了汶川地震次生災害和對地表破裂帶調查。...
三、未來50~200年地震危險性評價第九章 活動斷層地震地表破裂帶及變形帶預測第一節 預測方法及地震活動斷層構造模型一、預測方法二、活動斷層三維地震構造模型及介質...
全圖集共分六個部分:汶川地震基本參數、區域動力學環境、區域地震構造環境、地殼現今運動狀態、地震地表破裂特徵(北川-映秀地表破裂、漢旺-白鹿地表破裂、小魚洞地表...
2008年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變形定量分析:北川-映秀斷裂地表破裂帶.地震地質. 30(3): 723-7385. 陳桂華, 李峰, 鄭榮章, 徐錫偉, 於貴華, 聞學澤, 安艷芬,...
內容簡介本書匯集了活動斷層基本概念,在簡明扼要地敘述1995年阪神地震、1999年伊茲米特地震、1999年台灣南投集集地震、2001年崑崙山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帶呈...
多數情況下地表並不存在活動斷層或地表破裂帶。中文名 褶皺地震 外文名 fold earthquake 起因 與現今地殼褶皺變形作用相關 表現形式 地表褶皺隆起和下陷 ...
4月20日下午,國土資源部玉樹一線抗震救災專家組宣布,通過連續5天詳細追蹤玉樹地震地表破裂,基本確定距離縣城西北方向11.5公里的隆寶鎮郭央煙宋多為巨觀震中,位於...
汶川8.0級地震發震斷層逆沖活動的斷錯階地與古地震初步研究龍門山斷裂帶大震復發特徵與復發間隔估計汶川8.0級地震地表破裂平通鎮段的變形特徵...
9. 2005-200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鮮水河-小江斷裂帶中段晚新生代構造變形及其...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帶. 地震地質,30(2):359-3628. 何宏林,池田安隆,...
《汶川8.0級地震科學研究報告》綜合反映了地震後一年內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內容包括汶川8.0級主震震源參數和破裂過程、地表破裂帶和發震構造、地殼形變和重力場變化...
成蘭鐵路安縣段地震地質災害遙感判識分析“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害特點及其防災啟示汶川大地震中映秀—虹口地區的地表破裂“5·12”汶川大地震的震源破裂與構造變形...
汶川8.0級地震地表破裂帶與岩性關係.地球物理學報52(1), 131-139.6.王萍,邱維理,張斌,2009. 川西雜谷腦冰積物中軟沉積物變形構造的成因.第四紀研究29(3), ...
成蘭鐵路安縣段地震地質災害遙感判識分析“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害特點及其防災啟示汶川大地震中映秀—虹口地區的地表破裂“5·12”汶川大地震的震源破裂與構造變形...
·1991年以來,特別是地震發生前後,龍門山斷裂帶及鄰近地區地殼運動的GPS監測成果,以及沿龍門山斷·裂帶產生的地震陡坎、地震鼓包、地表破裂等地震變形和同震位移...
歷史上最大的地震是1833年9月6日嵩明8級地震,它造成了巨大的地震地表破裂變形帶。沿帶地震活動的時間分布具有明顯的叢集性,時疏時密。這個斷裂系統乃是“康滇...
由於所處地區偏僻,沿斷裂帶的歷史地震記載比較缺乏,僅有1937年花石峽7?5級大地震等少數幾次破壞性地震記錄。但是,遭受過多次古地震事件遺留的地表破裂變形帶,沿本...
1932年12月25日昌馬7.6級大地震時,沿斷裂帶形成了規模巨大的地震地表破裂變形帶,至今仍保存完好、清晰可辨。沿這條地表破裂變形帶的最大水平位錯達5.5米,最...
又稱為鮮水河地震帶,位於青藏高原東南緣的四川西部地區,是一條北西走向的弧形...沿鮮水河活動斷裂帶各段都保存有清晰而完好的地震產生的地表破裂變形帶。 [1]...
分斷裂中,存在許多新的剪下破裂面,長度可達幾十至上百米,構成古地震地表破裂形...阿爾金活動斷裂帶自上新世晚期以來的垂直差異運動(夷平面變形)幅度約為600~1200...
運動學參數和破裂過程,證實青藏高原中北部確實存在東向逃逸現象,提出了地震地表破裂帶具有變形局部化的基本特徵,為積極主動地減輕可能遭遇的地震災害損失提供了科學依據...
項目成果2009年度獲得了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優秀成果二等獎。地震地表破裂帶包含著大陸地殼變形方式、運動狀態和地震破裂過程等基礎信息,一直受到地學工作者的重視。以...
地震時,人們感覺最強烈、地面破壞最嚴重的地區稱為巨觀震中。對比分析國內外不同學者對崑崙山口西8.1級地震地表破裂帶的考察結果和4次現場考察記錄,認為:地震的...
2001年11月14日,在東崑崙構造帶崑崙山口西發生了8.1級強烈地震。剎那間,山崩地裂,地震地表破裂帶長達426公里,寬數百米,地表嚴重變形帶的寬度為數十米至數千米...
沿帶共發生破壞性地震50多次,其中7級以上地震3次,6級地震約10次。歷史上最大的地震是1833年9月6日嵩明8級地震,它造成了巨大的地震地表破裂變形帶。沿帶地震...
2001年11月14日,在東崑崙構造帶崑崙山口西發生了8.1級強烈地震。剎那間,山崩地裂,地震地表破裂帶長達426公里,寬數百米,地表嚴重變形帶的寬度為數十米至數千米...
汶川地震發生後,在科技部和中國地震局的指導下,項目立即把研究重點轉移到汶川地震的科學考察和研究上,獲得了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圖像、大區域同震地殼變形場、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