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激勵方式,獲取結構的自振頻率、振型和阻尼比等參數的試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震加速度反應譜
- 外文名:seismic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a
- 所屬學科:電力系統
通過激勵方式,獲取結構的自振頻率、振型和阻尼比等參數的試驗。
反應譜是在給定的地震加速度作用期間內,單質點體系的最大位移反應、速度反應和加速度反應隨質點自振周期變化的曲線。用作計算在地震作用下結構的內力和變形。式中,k為地震係數,β(T)則是加速度反應譜Sa(T)與地震動最大加速度a的比值,它表示地震時結構振動加速度的放大倍數。定義 更直觀的定義:一組具有相同...
地震加速度反應譜 通過激勵方式,獲取結構的自振頻率、振型和阻尼比等參數的試驗。
根據 《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 》GB18306-2015的定義,地震動加速度反應譜特徵周期:規準化的加速度反應譜曲線下降點所對應的周期值。根據《建築抗震設計規範》 GB50011-2010(2016年版)的定義,設計特徵周期: 抗震設計用的地震影響係數曲線中,反映地震震級(多遇地震、基本地震、罕遇地震、極罕遇地震)、震中距...
實際地震反應譜,就是單自由度彈性系統對於某個實際地震加速度的最大反應(可以是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和體系的自振特徵(自振周期或頻率和阻尼比)之間的函式關係。作用 地震是一種自然災害,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歷史上曾發生多次強烈地震,破壞性地震會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研究和預防地震災害,一直為...
首先計算加速度反應譜,得加速度的平均值Sa,則A=Sa/B B為動力放大係數 再計算加速度反應譜,得譜速度的平均值Sv,則 Tg=2PiSv/Sa Pi為數學公式中計算面積的pi。地震加速度感測器發展概況 2005年以來,在發改委的支持下,中國地震局開始組織基於下一代網際網路技術的地震加速度感測器的研製工作。新型的地震加速度...
兩張區劃圖的設防水準為50年超越機率10%,即相當於GB 50011-2001 規範所定的設防烈度(或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對應烈度)的機率水準。“兩圖”的場地條件為平坦穩定的一般(中硬)場地。“兩圖”定義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地震動加速度反應譜最大之相應的水平加速度;定義地震反應譜特徵周期為地震動反應譜開始下降點的...
20世紀30年代初期,美國首先提出了反應譜概念。1943年M.A.畢奧發表了以海倫娜等地地震為例的幾條加速度譜曲線,美國海倫娜地震(1935EW)加速度反應譜是其中之一,用扭擺模擬方法繪製,橫坐標為單質點體系的自振周期,縱坐標為體系質點的最大加速度值,這就是加速度反應譜。顯然,輸入相同的地震記錄,最大加速度值隨...
設計地震動參數(design parameter of ground motion)是2014年公布的建築學名詞。 抗震設計採用的地震加速度時程曲線、加速度反應譜和加速度峰值。 ——引自DL/T5416—2009《水工建築物強震動安全監測技術規範》定義 抗震設計用的地震加速度(速度、位移)時程曲線、加速度反應譜和峰值加速度。出處 《建築學名詞...
加速度反應譜 加速度反應譜(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um)是1988年公布的地球物理學名詞。公布時間 1988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地球物理學名詞》第一版。
中國地震動峰值加速度 中國地震動峰值加速度A按下法取得: 首先計算加速度反應譜,得加速度的平均值Sa,則A=Sa/B B為動力放大係數 再計算加速度反應譜,得譜速度的平均值Sv,則 Tg=2PiSv/Sa Pi為數學公式中計算面積的pi。設計分組 A.0.1 首都和直轄市 1 抗震設防烈度為 8 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 0....
第5章特殊長周期地震動及其反應譜特性 5.1引言 5.2近斷層脈衝型地震動 5.3脈衝型地震動特性分析 5.4脈衝型地震動反應譜特性 5.5等效脈衝模型 5.6遠場類諧和地震動反應譜特性 第6章地下工程地震動及其反應譜特性 6.1引言 6.2地下地震動數據資料 6.3地下地震動加速度幅值變化規律 6.4地下地震動反應譜...
地震動參數劃分,是以國土為背景,按照不同的地震強弱程度,以一定的標準(包括時間年限、機率水準、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地震動反應譜特徵周期等地震動參數標準),將國土劃分為不同抗震設防要求的區域,並以圖件的形式表示出來。地震動參數區劃圖展示了地區之間潛在地震危險程度的差異,設計人員可以根據地震動參數區劃圖...
前言引言1 範圍2 規範性引用檔案3 術語和定義4 技術要素5 基本規定6 II 類場地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確定7 II 類場地地震動加速度反應譜特徵周期確定8 場地地震動參數調整- 2 -附錄 A(規範性附錄)中國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區劃圖附錄 B(規範性附錄)中國地震動加速度反應譜特徵周期區劃圖附錄 C(規範性附錄)全國...
兩張區劃圖的設防水準為50年超越機率10%,即相當於GB 50011-2001 規範所定的設防烈度(或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對應烈度)的機率水準。“兩圖”的場地條件為平坦穩定的一般(中硬)場地。“兩圖”定義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地震動加速度反應譜最大之相應的水平加速度;定義地震反應譜特徵周期為地震動反應譜開始下降點的...
《陝西省一般建設工程地震動參數表》是由陝西省地震局陝西省建設廳印發的通知。陝西省地震局陝西省建設廳關於印發 《陝西省一般建設工程地震動參數表》的通知 各市(地)、縣(區)地震局(辦)、建委(建設局),省級有關部門,有關單位:國家標準《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已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
11.6 FPAC(傅立葉譜、功率譜、白相關函式)11.7 LWIN(用滯後窗進行譜的平滑化)11.8 SWIN(用譜窗進行譜的平滑化)11.9 RESP(單質點阻尼系的地震反應)11.10 IACC(加速度時間歷程積分)11.11 CRAC(加速度記錄基線的修正)11.12 ERES(地震反應譜)11.13 DIFR(由傅立葉變換求微分)11.14 INFR(由傅立葉變換...
振型分解反應譜法是用來計算多自由度體系地震作用的一種方法。該法是利用單自由度體系的加速度設計反應譜和振型分解的原理,求解各階振型對應的等效地震作用,然後按照一定的組合原則對各階振型的地震作用效應進行組合,從而得到多自由度體系的地震作用效應。定義 振型分解反應譜法一般可考慮為計算兩種類型的地震作用...
(3)地震動工程特性研究 利用上述地震動合成方法,生成了加速度反應譜相同、但其他特性具有顯著差異的不同的輸入地震動樣本集合;通過對結構地震反應的數值模擬,基於蒙特卡洛方法,研究了在加速度反應譜一致的條件下,地震動峰值速度和峰值位移、非平穩特性(包括近斷層速度脈衝特性)對結構彈塑性地震反應的影響規律。2....
在早期,匹配反應譜的地震動時程純粹從白噪聲中生成。在這類方法中,時程表示為傅立葉級數的疊加,然後通過疊代調整各傅立葉級數分量的幅值和相位來匹配設計譜。這個方法有如下幾個缺陷,生成的地震動與實際地震動記錄相比看上去缺乏真實性。其次,調整過程的收斂性較差,從而很難高精度匹配反應譜。另外,由加速度時...
速度反應譜 速度反應譜(velocity response spectrum)是1988年發布的地球物理學名詞。公布時間 1988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地球物理學名詞》第一版。
動力放大因素是指採用反應譜理論計算地震荷載時,用以反映單質點彈性結構的動力特性的因素。該因數是套用於抗震設計中,它表示單質點彈性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最大水平加速度反應與地面最大水平加速度的統計平均值的比值。我國現行抗震設計規範(GB 50011-2010)動力放大係數 βmax 值為 2.25,且 βmax取值只考慮了場地...
能力譜”方法(CapacitySpeetrumMethod)的最初概念是由Freeman等人在1975年為美國海軍 工程項目作簡化評估時提出來的l坷,後來經過不斷改進。它實質上是通過地震反應譜曲線和結構能力譜曲 線的疊加來評估結構在給定地震作用下的反應特性。這裡的反應譜指單自由度彈性體系在給定地震輸人下 的加速度反應譜;能力譜曲線是指...
底部剪力法是根據地震反應譜理論,以工程結構底部的總地震剪力與等效單質點的水平地震作用相等,來確定結構總地震作用的方法。一種用靜力學方法近似解決動力學問題的簡易方法,它發展較早,迄今仍然被廣泛使用。其基本思想是在靜力計算的基礎上,將地震作用簡化為一個慣性力系附加在研究對象上,其核心是設計地震加速度的...
8.2地震和地震反應 8.2.1地震成因 8.2.2地震波 8.2.3震級和烈度 8.2.4地震加速度反應譜 8.2.5地震作用 8.3場地與地基 8.3.1地震區場地的選擇與分類 8.3.2場地(或地基)液化判別和液化等級劃分 8.3.3地基震陷 8.4地基抗震驗算 8.4.1設防標準 8.4.2天然地基抗震承載力驗算 8.4.3樁基的...
第3章 地震反應分析與地震作用計算 3.1 地震反應分析方法的演變 3.1.1 靜力理論階段 3.1.2 反應譜理論階段 3.1.3 動力理論階段 3.1.4 基於結構性能的抗震設計理論階段 3.1.5 分析和設計方法總結 3.2 設計加速度反應譜 3.2.1 單自由度體系的彈性地震反應分析 3.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