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地震時地面運動的加速度。可以作為確定烈度的依據。在以
烈度為基礎作出抗震設防
標準時,往往對相應的烈度給出相應的
峰值加速度。例如,中國的新
地震烈度表(1980)規定,烈度為Ⅶ、Ⅷ、Ⅸ、Ⅹ時相對應的峰值加速度平均值分別為0.125g、0.25 g、0.5 g、1.0g。在
日本地震烈度表中也包括有與每一烈度相當的地震加速度值。
2.關於《抗震規範中》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與《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的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值的區別?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指的是建設部1992年7月3日頒發的建標【1992】419號《關於統一抗震設計規範地面運動加速度設計取值的通知》規定的加速度值,其規定如下:
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50年設計基準期超越機率10%的地震加速度設計取值,其中取值 7度0.10g,8度0.20g,9度0.40g
這裡的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的取值與《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所規定的"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相當,只是在0.10g和0.20g之間有一個0.15g,0.20g與0.40g之間有一個0.30g的區域,這兩個區分別同7度和8度地區相當,而《
地震動參數區劃圖》提供了二類場地上,50年超越機率為10%的地震動參數。
中國地震動峰值加速度
中國地震動峰值加速度A按下法取得:
首先計算加速度反應譜,得加速度的平均值Sa,則A=Sa/B
B為動力放大係數
再計算加速度反應譜,得譜速度的平均值Sv,則
Tg=2PiSv/Sa Pi為
數學公式中計算面積的pi。
地震加速度感測器發展概況
2005年以來,在發改委的支持下,
中國地震局開始組織基於下一代網際網路技術的地震加速度感測器的研製工作。新型的地震加速度感測系統,改變過去布設加速度感測器用於場地觀測和城市規劃的傳統場地觀測思想,把系統的功能定位在快速實時獲取城市地震動和烈度分布區域和為救災減災服務上,制定了“方便聯網、安裝簡便、海量部署、快速反應”指導思想,要求研製的加速度感測器要有消費電子產品的簡單、耐用和便宜特性,可以適當降低儀器的靈敏度,組網後數據匯集產生規模效益。
中國地震局通過“十五”項目建設了覆蓋全國700多個節點的地震行業網路,1500多個測震、前兆台站都通過信息節點進行連通,所有數據傳輸基本實現了網路到台站、IP到儀器的網路化,但是現行的地震行業網路還是一個以專線方式組網的行業專網,內部連線的儀器數量不超過1萬套,考慮到將來節點數量多,布設場地不確定,依靠傳統的“專網模式”來解決新型地震烈度感測器網路的數據獲取在接入方案和地址資源上都存在問題。實時地震動監測和加速度數據速報在我國剛剛起步,以前
地震監測系統的建設更重注儀器的觀測效果,比較重視台站建設、觀測環境建設,地震速報的專業業務的水準很高。對於
大地震應急回響和救災、減災需要的快速產出還不多。如果在大地震發生的地區大量部署了加速度感測器,我們就可以近乎實時將極震區和地震影響強烈的地區
地震烈度分布結果向公眾發布,這對搶救生命、救災減災和穩定社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