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烈度(seismic intensity)表示地震對地表及工程建築物影響的強弱程度。(或釋為地震影響和破壞的程度)。是在沒有儀器記錄的情況下,憑地震時人們的感覺或地震發生後器物反應的程度,工程建築物的損壞或破壞程度、地表的變化狀況而定的一種巨觀尺度。 因此烈度的鑑定主要依靠對上述幾個方面的巨觀考察和定性描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震烈度
- 外文名:seismic intensity
- 書籍:12度烈度表
- 1~5度:是無感至有感的地震
- 6度:有輕微損壞
- 7度:以上為破壞性地震
簡介
分類
區別
烈度表
烈度定量
中國標準
影響因素
烈度區劃
小區劃
編圖過程
(一)編圖過程。
一九七二年四月,召開了全國地震烈度區劃業務工作會議。會上就烈度區劃的基本原則、主要技術指標、所需基本圖件和研究專題等進行了討論。同年六月,成立了全國地震烈度區劃編圖組,設在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一九七二年六月至一九七五年九月,進行分區編圖工作。其間,於一九七四年九月召開了工作經驗交流會,對全國地震區、帶的劃分,各級地震的地震地質標誌,各種地震活動性分析方法的套用和綜合分析原則,巨觀影響場統計數據的處理,圖件的圖面結構等進行了討論。承擔分區編圖和專題研究的單位有遼寧、山東、江蘇、湖北、福建、廣東、雲南、四川、甘肅、新疆等省(區)地震局和局屬地質研究所、地震地質大隊、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力學研究學所、測量大隊、物探大隊等。
一九七五至一九七七年,進行全國圖件和文字的匯總與出版。在一九七七年召開的全國地震烈度工作會上,對全圖及說明書進行了審查,並批准該圖在國家建設規劃和中小型工程抗震設計中參考使用;同年出版了該圖及其說明書。
原則方法
編圖的原則和方法是,以地震區、帶作為區劃的基本單元,在運用綜合分析方法確定未來百年地震趨勢和地震危險區的基礎上,結合地震巨觀影響場的分析,進行地震烈度區劃。具體步驟和方法是:
1.進行地震區、帶的劃分。
根據區域地震活動、地震地質條件的共同特徵和相關程度劃分地震區、帶,並以其作為研究地震活動規律、發震構造條件及地震影響特徵的基本單元。全國共劃分為3個地震區,23個地震亞區和30個地震帶。
2.進行地震活動性分析。
通過地震活動性分析,對未來地震趨勢和地震危險區的判定提供依據。其主要工作內容有:
地震資料的整理與編目。通過對歷史地震資料的整理、覆核和調查,共增補歷史地震54次;對244次地震的參數作了修改;編輯了公元一一七七至一九七六年八月三十一日的《中國地震編目》,匯集4.7級以上3133次。此外,還研究了大量微小地震資料。
地震活動空間分布特徵的研究。根據地震活動性的強弱,將全國劃分為三類不同的地區:地震活動強烈的地區,指地震強度大、頻度高的地區;地震活動中等的地區,指地震強度大、頻度較低的地區;地震活動較低的地區,指地震強度小、頻度低和強震零星分布的地區。
地震活動期的分析。按地震活動期的長短將全國一些地震區分為三類:地震活動期為三百至四百年的地震區,如華北、華南等;地震活動期為一百年左右的地震區,如新疆中部、青藏高原中部等;地震活動期為幾十年的地震區,如台灣地震區的東部亞區和青藏高原南部地震區等。
地震發展階段分析。先將中國各地震帶每個地震活動期劃分為四個發展階段:應變積累階段、應變釋放階段、應變大釋放階段、剩餘應變釋放階段;然後分析每個地震帶當前所處的發展階段,由此可估計該區近期的地震危險性。
震級—頻度關係的分析。計算各地震區地震的震級—頻度關係logN=a-bM中的係數a,b,用以預測各地震區今後可能發生的各級地震的次數。
強震重複性的研究。研究表明,中國大陸地區的強震,原地重複發生的比例是很小的。例如,6—6.9級地震原地重複發生的只占14.8%;7—7.9級地震為10.3%;8級以上地震尚無原地重複的先例。這項研究對於地震危險區的確定很有意義。
強震遷移特徵的研究。強震遷移有多種形式,如單向遷移、往返遷移和不規則遷移等。由於其現象比較複雜,這種方法只能作為估計地震危險區的參考。
強震填空性的研究。統計了中國歷史上有填空特徵的近40次地震的震級與空區長度或面積的關係,由此可為確定未來地震的強度提供依據。
數理統計方法的套用。主要套用了以下三種數理統計方法:極值統計、線性預測、馬爾科夫模型。前者可以預測今後百年內研究區發生各級地震的個數和最大震級;線性預測方法則可用來估計各地震區(帶)未來一百年內地震發生的時間和強度。
3.利用地震構造條件類比法判定地震危險區。
編圖中套用地震構造條件類比法判定地震危險區的主要依據如下:
(1)第四紀活動斷層與強震關係最為密切。斷層規模越大,地震越強;斷層帶的拐彎地段、端部,不同斷層的交匯部位以及差異活動強烈地段,是強震最易發生的部位。
(2)地震與盆地的發育類型和成因類型有關。強震主要與斷陷盆地關係密切,拗陷盆地一般無6級以上地震;在斷陷盆地中,強震往往發生在地塹型、複合型和斷裂型盆地中。
(3)新構造活動強烈的地槽褶皺帶和地台區比其他穩定區易發生強震;新構造分區的邊界帶比其內部易於發生強震。
(4)形變速率、梯級帶和形變範圍大的地區或地帶易於發生強震。
(5)重、磁異常帶的畸變、轉折、不同方向異常帶的相交部位,以及正、負異常的交替頻繁地段和局部突變帶是強震易於發生的地方。
(6)莫霍面陡坡帶及其扭曲部位、凹槽帶的邊緣和強烈變化帶亦是強震活動區。
4.確定地震巨觀影響場。
地震巨觀影響場是指地震在地表所造成的影響及其分布狀況,用烈度表示。震例分析的結果表明,地震巨觀影響場有以下特點:
(1)多數地震極震區的長軸方向與發震構造走向一致,一般與區域構造方向也近於一致。當發震構造方向與區域構造方向不一致時,可能出現極震區和影響區不一致的現象;當構造方向複雜或不清楚時,可能出現不規則形狀分布。
(2)地震等烈度線一般均圍繞極震區呈橢圓形分布,長軸方向較短軸方向衰減慢。長短軸比值在極震區最大,最高可達5.3—5.6;在外圍地區逐漸降低,一般為1.1—1.8。此外,一般來講,震中烈度愈高,極震區長短軸比值也愈大。
(3)中國東、西部9度(特別是10度)以上地震的烈度衰減有明顯的差別,東部衰減慢,西部衰減快;尤以順構造長軸方向的衰減差別較大。這反映了中國的大地震與斷裂構造的關係密切。
在編圖中,依據中國140幅歷史地震等震線圖,採用等效面積法和直觀法確定地震影響場。
評價檢驗
根據上述原則和方法,一九七七年編制的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是一張考慮了時間因素的地震區域圖,它給出的基本烈度是指某一地區在今後一百年內,在一般場地(Ⅱ類土)條件下可能遭受到的最大烈度。
這張區劃圖是以地震活動規律和地震構造成因分析為基礎的,有一定的科學性。從在實踐中檢驗的效果來看也是好的。自一九七六年八月三十一日至一九八四年四月底,在將近八年的時間內,在中國發生的77次7度(或 級)以上地震中,超過區劃圖上所示烈度的地震有23次,約占30%;其中有6次發生在小於6度的地區,8次發生在6度區內,8次發生在7度區內,1次發生在8度區內。其他地震沒有超過區劃圖上表示的烈度等級。由此可見,該區劃圖具有一定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