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與勘探

地質與勘探

《地質與勘探》創刊於1957年,是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主管,中國冶金地質總局中國地質學會主辦的礦業工程和地質學類學術期刊,主要刊載礦產資源成礦規律與找礦預測理論研究成果,勘查技術新方法與實踐,岩石礦物研究,同位素地質,數學地質與遙感地質,鑽探技術,礦產資源經濟評價理論研究、實際運用,礦山環境、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等方面優秀成果和最新進展。

據2018年去10月《地質與勘探》官網顯示,《地質與勘探》編委會共有編委60人,特邀編委13人。

據2018年10月20日中國知網顯示,《地質與勘探》出版文獻共9597篇、總被下載951181次、總被引47579次;(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2.290、(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1.969。據2018年10月20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地質與勘探》載文量為2978、被引量為25678、下載量為41091;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地質與勘探》影響因子為1.853,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231名、在(天文學、地球科學、礦業工程、工業技術)(2117種)中排第60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地質與勘探
  • 外文名稱:Geology and Exploration
  • 語言:中文
  • 類別:礦業工程、地質學
  • 主管單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
  • 主辦單位:中國冶金地質總局、中國地質學會
  • 編輯單位:《地質與勘探》編輯部
  • 創刊時間:1957年
  • 出版周期:雙月刊
  • 國內刊號:11-2043/P
  • 國際刊號:0495-5331
  • 郵發代號:82-504
  • 現任主編:盧進
  • 編輯部地址:北京市順義區機場東路2號
  • 屬性:核心期刊 、CA、JST、CSCD
辦刊歷史,辦刊條件,欄目方向,人員編制,資源保障,辦刊成果,出版發行,影響因子,收錄情況,榮譽表彰,文化傳統,現任領導,

辦刊歷史

1957年,《地質與勘探》創刊。
據中國知網收錄信息顯示,1966年該刊由雙月刊變更為一年八期。
據中國知網收錄信息顯示,1967年到1971年該刊未出版。
據中國知網收錄信息顯示,1972年該刊開始出版,為季刊。
據中國知網收錄信息顯示,1973年該刊由季刊變更為一年八期。
據中國知網收錄信息顯示,1980年該刊由一年八期變更為月刊。
據中國知網收錄信息顯示,1994年該刊由月刊變更為雙月刊。
2014年11月,該刊成為原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 刊登內容
《地質與勘探》主要刊載礦產資源成礦規律與找礦預測理論研究成果,勘查技術新方法與實踐,岩石礦物研究,同位素地質,數學地質與遙感地質,鑽探技術,礦產資源經濟評價理論研究、實際運用,礦山環境、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等方面優秀成果和最新進展。
  • 讀者對象
《地質與勘探》的讀者對象主要是在礦產地質勘查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地質研究院所的科研人員,地質專業院校的教師、學生。
  • 主要欄目
《地質與勘探》主要欄目
名稱欄目刊登內容
金屬礦產
傳統的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和稀有稀土金屬領域成果
油氣資源
刊載陸地和海洋的油氣資源領域的主要成果
煤田地質
刊載煤田地質領域的成果
海洋地質
今天的陸地是曾經的海洋,要很好地理解現在陸地上的地質過程,必須關注現在海洋的地質作用過程,海洋資源也是中國未來資源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欄目刊載海洋地質與資源的成果
地球物理
物探成果、方法、和新儀器
地球化學
地球化學理論、化探成果
遙感地質
遙感技術在地質中的套用、方法和成果
礦產經濟
礦產經濟、法律和政策形勢解讀
專家論壇
特約專家對地質勘查和礦產資源的發展趨勢和現狀做權威性闡述
前緣綜述
中國國內外最新的地質、勘查領域理論綜述
水文·工程·環境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和環境地質的理論和方法成果
深部找礦
危機礦山的“攻深找盲”思維和成功經驗與方法總結,報導國家的戰略礦產資源如鐵礦、銅礦的勘查取得的重要成果
新技術·新方法
包括礦山數位化技術,測試新技術,難選冶利用組分回收技術,新的化探、物探、和遙感找礦技術方法,以及非傳統礦產(如油頁岩、油岩氣、天然氣水合物等)的勘查與開發
境外礦產
主要報導境外的礦產資源勘查和潛力,定期發布海外礦產資源相關信息

人員編制

據2018年去10月《地質與勘探》官網顯示,《地質與勘探》編委會共有編委60人,特邀編委13人。
《地質與勘探》編委會編委
姓名姓名姓名姓名姓名
A.M.Nikishen
白萬成
BAI Wancheng
陳漢
朱立新
陳建文
陳仁義
鄧軍
高山
高獻計
鞏恩普
郝梓國
候增謙
胡瑞忠
華宣奎
琚宜太
李波
李廣雪
李建倫
李繼亮
劉建明
駱華寶
馬延明
毛景文
NIU Yaoling
歐陽志鴻
彭齊鳴
秦克章
邱小平
孫峰
孫豐月
V.I.Starostin
V.V.Avtonin
王安建
王京彬
王炯輝
王駒
王汝成
王瑞江
王小烈
王訓練
王研
韋星林
吳淦國
武勝
謝連平
徐水師
徐占海
薛迎喜
閆學義
楊茂華
楊志剛
伊丕厚
袁從建
曾普勝
張成江
張金帶
張立飛
ZHOU Meifu
朱谷昌
《地質與勘探》編委會青年編委
姓名姓名姓名姓名姓名
陳毓川
何繼善
劉光鼎
劉廣志
莫宣學
孫樞
王德滋
閻鳳增
葉天竺
殷鴻福
翟裕生
張洪濤
趙鵬大
-
-

資源保障

《地質與勘探》的主辦單位之一中國冶金地質總局資產總額近220億元,下屬11個局院(中心)、6個控股公司,隊伍駐地分布在全國17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
《地質與勘探》的另一個主辦單位是中國地質學會,據2018年10月學會官網顯示,學會設有57個分支機構(專業委員會、研究分會、工作委員會),擁有個人會員6萬多名。

辦刊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18年10月20日中國知網顯示,《地質與勘探》出版文獻共9597篇。
據2018年10月20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地質與勘探》載文量為2978。

影響因子

據2018年10月20日中國知網顯示,《地質與勘探》總被下載951181次、總被引47579次;(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2.290、(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1.969。
據2018年10月20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地質與勘探》被引量為25678、下載量為41091;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地質與勘探》影響因子為1.853,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231名、在(天文學、地球科學、礦業工程、工業技術)(2117種)中排第60名。

收錄情況

據2018年10月中國知網顯示,《地質與勘探》是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來源期刊,被CA化學文摘(美)(2014)、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資料庫(日)(2013)、Pж(AJ)文摘雜誌(俄)(2014)、CSC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擴展版)收錄。

榮譽表彰

據2018年10月中國知網顯示,《地質與勘探》是中科雙百期刊、Caj-cd規範獲獎期刊。
據2018年10月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地質與勘探》曾獲得期刊方陣雙百期刊、國家優秀期刊三等獎、冶金優秀期刊三等獎等榮譽。

文化傳統

  • 辦刊宗旨
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堅持推廣和普及科技新成果,以刊載礦產地質、礦產資源評價、成礦規律與成礦預測、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勘查、地質勘探技術、商業地質經濟、礦山環境與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等專業科研成果為主要內容,理論聯繫實際,科研指導生產,促進地勘科技成果的套用與發展,宣傳和普及地質成果理論知識,提高技術人員的理論素質和技術水平,交流生產實踐經驗,引進先進技術、方法和新工藝,發現和培養專業技術人才。
  • 辦刊方針
作為地質勘查專業科技期刊,緊緊圍繞國家經濟建設和地質找礦工作為中心,面向礦產勘查、面向實踐、面向野外生產,以具有實踐性和實用性位特點,向讀者介紹國內外礦產勘探的最新科研成果和進展,野外勘查工作實踐中取得的新發現、新認識。推廣新技術、新方法。為地質科研工作者提供學術討論平台。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主編
盧進
副主編
孫赫、王梅
主任
閆學義
副主任
朱立新、郝梓國、琚宜太、駱華寶
註:以上為2018年10月《地質與勘探》顯示的信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