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貧基因

地貧基因

夫婦雙方若同為輕型地貧(即地貧基因攜帶者),懷孕以後,對子代的遺傳幾率是: 1/4為正常胎兒,1/2為輕型地貧(同父母一樣),而1/4為重型地貧患者。地中海貧血的遺傳與性別無關,男胎女胎髮病機率均等。

地中海貧血(簡稱地貧)是我國南方各省最常見、危害最大的遺傳病,人群發生率高達 10%以上,以廣東、廣西為主。地貧主要分α和β地貧兩種,以α地貧較常見。本病的發生是由於血紅蛋白分子中的珠蛋白肽鏈結構異常或合成速率異常,造成肽鏈不平衡而產生以溶血性貧血為主的症狀群。

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地中海貧血
  • 中醫學名:地中海貧血
  • 其他名稱:地貧
  • 所屬科室:內科 - 血液內科
  • 主要症狀輕度貧血
  • 傳染性:無傳染性
貧血表現,處理方法,常見諮詢,疾病現狀,疾病預防,相關案例,

貧血表現

地貧的診斷主要依據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和基因診斷。地貧的臨床表現呈多樣性,輕者本人多無自覺症狀而不易察覺,常因體檢時發現輕度貧血或家系分析時才診斷。重型α地貧胎兒,又稱 Bart's水腫胎,因4個α基因全部缺失,α珠蛋白鏈不能合成,常於懷孕中期開始發病,表現為胎兒全身水腫,心臟畸形,體腔積液,胎盤巨大而水腫,多於懷孕晚期死於宮內。即使能懷孕至足月,也多於出生後數分鐘內死亡,而且孕婦常合併妊高征,胎盤早剝,子癇抽搐,產時或產後大出血等產科危重併發症。另一種次嚴重的α地貧,又稱血紅蛋白H病,與重型β地貧表現相似或貧血症狀稍輕,這兩類地貧在胎兒期無特殊臨床表現,可以懷孕至足月分娩,出生時與正常胎兒幾無分別,多於生後6個月左右開始發病。表現為進行性溶血性貧血,血色素可低至2-4g/dl,肝脾腫大,臉色萎黃,蒼白無力。此病目前國內外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僅能依靠輸血維持生命。由於極易發生各種併發症,多於青少年期死亡,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

處理方法

輕型地貧患者無需特殊處理,主要是針對重型地貧,需進行 產前診斷 。未在婚前進行有關地貧檢查的夫婦,要求懷孕後早篩查,早診斷,確診後流產是目前防止重型地貧胎兒出生、保障母體安全的唯一辦法。對遺傳諮詢後確認為高風險地貧胎兒時,應儘早通過羊水穿刺絨毛取樣後,進行 基因檢測 ,可診斷地貧胎兒的基因型。

常見諮詢

1.夫婦雙方只有一方為輕型地貧患者,需要做產前診斷嗎?
不需要。他們所懷的胎兒只有 1/2幾率為輕型地貧,其餘1/2是正常胎兒,不會孕育重型地貧胎兒。
2.孕檢時,女方未檢出地貧,需要男方來做地貧檢查嗎?
一般不需要。這種情況即使男方為重型地貧,所懷胎兒至多為輕型地貧患者,沒有大礙。
3.1/4幾率為重型地貧是否意味著4次妊娠中一定有一次機會生育重型地貧兒
不一定。應該這樣理解 1/4幾率:即每次懷孕都有1/4的可能懷上重型地貧胎,而不是懷孕4次才有一次機會懷上重型地貧胎。
地貧基因諮詢地貧基因諮詢
4.已懷過3次都是水腫胎的孕婦,是否有希望生育一個正常孩子?
有機會。若夫婦雙方均為輕型地貧,懷孕後,每次只有 1/4機會是重型地貧,還有3/4機會可能生育一個輕型地貧或者完全正常的孩子。重要的是懷孕後一定要接受遺傳諮詢產前診斷
5.孕婦體檢發現自己有輕度貧血,是否需要立即補充鐵劑?
補鐵宜慎重。必須先明確是缺鐵性貧血還是地貧。由於地貧引起的貧血是由於紅細胞破壞過多所致。此時鐵從紅細胞中釋放增加,根本不存在缺鐵現象,反而在一些重型地貧患者因鐵負荷過重,導致鐵色素沉著症,引起肝、腎功能的改變。因此確診為地貧時,不宜補鐵。
6.夫婦一方為α地貧,另一方為β地貧,是否不需要做 產前診斷 ?
需視不同情形而定。據調查發現,存在不少α地貧合併β地貧的患者,這類患者的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所見與單純性β地貧患者相似,貧血症狀常較輕,易被誤診為單純性β地貧。因此夫婦一方為α地貧,另一方為β地貧時,若β地貧一方合併α地貧,仍有1/4幾率生育重型α地貧患者,此時需做產前診斷
7.產前基因診斷的準確性如何?
通過不同的基因診斷方法已能對 16種常見β地貧基因和6種常見α地貧基因進行診斷,即能對占我國人群90%以上的地貧基因作出診斷。雖不能對所有地貧基因作出診斷,基本能對中國人中常見的重型地貧類型做出診斷。從羊水中抽提胎兒的DNA進行基因分析,準確性在99%以上,仍有1%左右的誤診率。取樣時因母體細胞的污染,影響診斷結果的準確性。同時若胎兒親權關係出現疑義時,診斷結果不符合遺傳規律。
8.如何聯繫做地貧的 產前診斷 ?
通過篩查(在各醫院進行),疑為地貧的患者,先到有條件的基因診斷中心進行基因診斷確診,並經過 遺傳諮詢 ,明確需做產前診斷者,根據孕齡,預約做絨毛或羊水取材後,做產前基因診斷。

疾病現狀

廣東人群的地貧基因
地中海貧血(簡稱地貧)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雖不應該算陌生但也是有很多人對其存有認識誤區。在我國,廣東、廣西、海南、四川、重慶等省市發病率較高。據了解,廣東每100個人就有8.53個攜帶了地貧基因(即攜帶率為8.53%,由於大部分人是輕型地貧,自己沒有太大感覺,於是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自己離地貧很遠,而實際的情況是你的基因可能會遺傳給下一代,造成其重度地貧。
地貧兒童與規範除鐵
據醫學檢測中心介紹,地貧攜帶人有挑食的表示,主要不喜歡吃動物內肝為食(比如:豬肝,雞腎等)一般挑食的人均有遺傳或者攜帶;地貧是一種遺傳性慢性溶血性疾病。根據其臨床表現,地貧可分為重型、中型、輕型。造血幹細胞移植是臨床治癒重型β型地中海貧血的惟一途徑,但對絕大多數患兒而言,規範性長期輸血和去鐵治療是治療本病的關鍵措施,但遺憾的是仍有九成的患者沒有定期接受規範的除鐵治療。

疾病預防

婚前做體檢
預防地貧,婚前檢查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他建議各位年輕人,特別是地貧高發區的年輕朋友,一定要在婚前做個一個地貧血常規檢查。如果夫妻為同型地貧基因攜帶者,每次懷孕,胎兒有1/4的機會為正常,1/2的機會為基因攜帶者,另1/4的機會為重型地中海型貧血患者,而如果夫妻雙方攜帶的是不同型的地貧基因,或者只有一方攜帶地貧基因,所生的孩子不會得重型或中間型地貧,但會遺傳地貧基因。
婚前檢查婚前檢查
懷孕做產前診斷
若是雙方是輕型的同類型地中海貧血,也不用擔心生不了寶寶。這時產前診斷會起很大作用。孕婦可在孕14~21周做產前診斷,在B超引導下行羊膜腔穿刺術抽羊水,做胎兒的地貧基因檢測。如果胎兒是正常或輕型,則可放心生育;如果是重型,則建議及時引產。懷第二胎時,同樣要做產前診斷。如孕周超過21周,建議作B超引導下胎兒臍帶血地貧基因檢測。

相關案例

基因歧視第一案
佛山三名公務員考生因攜“地中海貧血”基因被拒錄,進而起訴佛山人社局,國內基因歧視第一案昨日在禪城區法院二次開庭。法庭宣讀了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研究所醫學諮詢意見,稱“地貧基因攜帶屬於血液病。”對此原告代理律師要求,應由衛生部和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作出相關解釋和說明。
2010年4月13日,廣東地貧研究專家李春富教授則表示,地貧基因攜帶者算是輕度地貧,可以算在血液病的大概念下,但血液病有好多種,應區別對待;“輕度地貧”在廣東地區“只能看成是正常人”。
醫學諮詢:地貧基因攜帶屬於血液病
2010年4月13日下午2點30分,三名考生原告代理人、著名公益律師李方平從北京趕到佛山,與另一名代理人劉建華一起出庭,被告佛山市人社局也由律師到庭應訴。
作為“國內基因歧視第一案”,亦引起媒體關注,廣東本地及省外十餘家紙媒和電視台記者到場,長槍短炮在法院門口守候。亦有多名去年同樣因攜帶地貧基因被拒錄考生及家長旁聽庭審。
2010年3月5日,禪城區法院曾通知原被告雙方,讓他們協商選擇一家異地醫學機構,對攜帶地貧基因是否屬於血液病出具醫學諮詢意見。之後,法院致函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研究所,諮詢“血常規檢查有哪些項目,MCV(紅細胞平均體積)是否包含在內”及“案件中的地中海貧血基因突變是否屬於血液病”等問題。
2010年4月13日,法庭宣讀了上述研究所於4月7日的復函,稱是否檢測MCV,各個醫院都不盡相同,一般大的醫院都有這樣的檢測,但並非強制性,同時表示“地貧基因攜帶屬於血液病。”
原告律師:應由衛生部作出相關解釋
對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研究所上述醫學諮詢意見,昨日原被告雙方皆有不滿之處。
三名考生代理律師李方平稱,對復函的真實性和合法性都有異議,因為該復函只蓋有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即血液病研究所)醫務處的公章,並無專家簽字,也無說明每個專家的具體觀點。
原告代理人劉建豪則表示,對攜帶地貧基因是否屬於血液病,應由衛生部和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作出相關解釋和說明,或者由中華醫學會血液病學分會和遺傳病學分會組織權威專家給出醫學諮詢意見。
身為被告的佛山人社局律師則表示,根據中央人事主管部門相關規定,公務員錄用體檢工作應在市級以上公務員主管部門指定的醫療機構進行,只有指定的醫療機構所作出的體檢結論才有效,其它的鑑定和醫學意見都是無效的,不能採信。
2010年4月13日庭審進行四十五分鐘,法庭表示將擇日宣判。
現場
“地貧基因攜帶者”戴口罩抗議 2010年4月13日下午庭審結束後,一位“墨鏡加口罩”的青年男子出現在禪城區法院門口,吸引了諸多媒體記者的注意。
“我姓地貧,我的名字叫攜帶者”,面對諸多媒體記者的詢問,該男子前身貼著“地貧基因攜帶者不合格”的大字標語,後背則貼著“地貧基因攜帶者永遠不會發病!地貧通過遺傳獲得不會傳染!地貧攜帶者對瘧疾抵抗力更強!”的字樣。
最後,面對記者的追問,該男子稱近年自己應考佛山公務員多次,在2009年同樣因體檢查出攜帶地貧基因而被拒錄,得知本案開庭,特意趕來旁聽。同時他表示,為了呼籲市民聲援“地貧基因攜帶者受歧視人群”,他特意準備了道具,以上述打扮主動接受媒體採訪。
該男子還表示,準備聯合近年來佛山公務員招錄中因體檢查出攜帶地貧而被“刷下來的”考生,聯合向法院起訴佛山人事主管部門。
攜帶地貧基因為何搵工難?
2010年7月30日《廣州日報》報導, 一周前,32歲的郎浩(應當事人要求化名)終於得到了那個最後的答案——他考了三個月的主管職位,忽然消失了。
郎浩覺得是因為自己體檢報告上的四個字:懷疑地貧。從2005年知道自己有地貧基因家族史以來,郎浩“跳槽”了數個公司;這一次,他認為遺傳的基因終於把自己絆倒了。 讓郎浩感到悲觀的是基因歧視在職場的隱性蔓延。“去年只是佛山的政府部門,今年已經擴散到廣州的一些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
民間力量推動反基因歧視的前路,也許不會比抗爭多年的反B肝歧視來得輕鬆。推動著基因歧視迅速形成並蔓延的背後因素,也不如表面看來如此簡單。至於基因歧視的趨勢蔓延將帶來什麼後果,鮮為人知也讓人難以想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