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全株散生柔毛;根狀莖橫走,直徑1-3毫米,根細長。葉圓心形、卵狀心形或寬卵形,長5-10厘米,寬5.5-12.5厘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心形,兩側裂片長1-3厘米,寬2-6厘米,葉面散生短毛或無毛,葉背初被密生黃棕色柔毛;後漸脫落;葉柄長3-15厘米,密被黃棕色柔毛;芽苞葉卵形或長卵形,長約8毫米,寬4毫米,密生柔毛。
花紫色;花梗長5-15毫米,常向下彎垂,有毛;花被與子房合生部分球狀或卵狀,花被管短,長約5毫米,直徑6-10毫米,中部以上與花柱等高處有窄的凸環,花被裂片卵圓形,淺綠色,表面密生紫色點狀毛叢,邊緣金黃色(乾後紫色),長約8毫米,寬10-12毫米,兩面有毛;雄蕊花絲比花葯稍短,藥隔伸出,錐尖或舌狀;子房下位,具6棱,被毛,花柱合生,短於雄蕊,頂端6裂,柱頭頂生,向外下延成線形。
果卵狀,棕黃色,直徑約12毫米,具宿存花被。花期4-6月。
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於海拔250-700米密林下或山谷濕地。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廣東、廣西、貴州南部。模式標本采自廣東北江。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本種的根狀莖和根或全草在貴州部分地區作土細辛用,而在廣西多作獸藥。
植物藥用部位:根:辛,溫。疏散風寒,宣肺止咳。用於感冒風寒,鼻塞流涕,咳嗽,哮喘,風濕痹痛,毒蛇咬傷。
植物藥用部位:根:辛,溫。疏散風寒,宣肺止咳。用於感冒風寒,鼻塞流涕,咳嗽,哮喘,風濕痹痛,毒蛇咬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