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柏(柏科植物)

地柏(柏科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常綠小灌木。樹皮赤褐色,呈鱗片狀剝落。枝茂密柔軟,匍地而生。葉全為刺葉,三葉交叉輪生,葉面有兩條氣孔線,葉背藍綠色,葉基下延生長。球果球形,帶藍色。內含種子2~3粒。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地柏
  • 拉丁學名:Juniperus procumbens (Siebold ex Endl.) Miq.
  • 別稱:鋪地柏
  • :植物界
  • :裸子植物門
  • :松柏綱
  • :柏科
  • :圓柏屬
  • :地柏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栽培技術,

形態特徵

常綠小灌木。樹皮赤褐色,呈鱗片狀剝落。枝茂密柔軟,匍地而生。葉全為刺葉,三葉交叉輪生,葉面有兩條氣孔線,葉背藍綠色,葉基下延生長。球果球形,帶藍色。內含種子2~3粒。

分布範圍

四川、貴州。

主要價值

【性味】 淡,涼。
【功能主治】 解毒,消腫,鎮咳,祛痰。主治肺熱咳嗽,火燙傷,痔瘡,無名腫毒及蜂刺傷。
【用法用量】 0.3~1兩;外用適量。

栽培技術

地柏一般無直立主幹,枝葉茂密,層次分明,葉小翠綠,四季常青,姿態雅致,壽命較長,易於造型。地柏適應性強,在南、北方都能良好生長,是製作盆景的好材料。
1.樹形製作
地柏枝條細而長,並且柔軟,適宜作懸崖式、曲乾式、臥乾式以及各種鳥、獸等動物形態。地柏造型時應多蟠扎、少修剪,蟠扎材料可用金屬絲,也可用棕絲,大體輪廓蟠扎完成後,根據造型的需要,應對小枝進行剪短或從基部剪除。夏季和早秋是地柏生長的旺盛季節,修剪後樹液易外溢,對生長不利,所以造型修剪宜在冬末早春進行。地柏一般蟠扎2年左右才能定型,過早折除蟠扎物,枝條常恢復原狀。定型後應及時折除金屬絲,因蟠扎時間過長,金屬絲勒入枝條內過深,不但對植物生長不利,而且所留痕跡也不美觀,需要兩年左右時間痕跡才能消除。地柏盆景的枝葉,多加工成雲朵狀或自然式。
2.栽種與用盆
地柏喜陽光也能耐陰,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在中性、微酸、微鹼性土壤中均能生長,但最好是肥沃、濕潤、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土壤,培養土可用2/3腐殖土和1/3的沙面土配製而成。栽種以3~4月份為好。要根據不同造型選用不同盆缽,懸崖式宜用紫砂簽筒盆,並把主根適當留長些,以承擔大部枝葉因伸出盆外下垂的拉力;曲乾式可用橢圓形紫砂盆或釉陶盆;斜乾式、臥乾式用長方形紫砂淺盆為好,以顯示樹幹優美的風姿。後兩種造型的樹根應剪得短些,多留側根和鬚根,根部剪口處,為防止細菌侵入,要塗一層紅黴素眼藥膏。
3.養護管理
(1)場地。地柏上細盆後,盆內盛土較少,有的樹根緊貼盆壁,經陽光曝曬,易損傷樹根,對植物生長不利。因此上細盆的地柏盆景,在炎熱的夏季,應放在可見到一定光照的蔭棚下,保持一定濕度,氣候乾燥時應向地面灑水,增加小氣候的濕度,並要有良好的通風條件。春、秋季可放置露天養護。在北方盆栽,秋末或初冬應及時移入室內越冬。
(2)澆水。地柏喜濕潤的環境,但怕水澇。夏季要經常澆水,保持盆土濕潤,天氣炎熱時,早、晚要各向葉片噴水一次。冬季應少澆水。
(3)施肥。上細盆的地柏盆景,要施腐熟稀薄的液肥。在其生長季節,每20天左右施一次液肥即可。施肥不可過多過勤,否則會使枝條陡長,影響樹形。
(4)整形。地柏在養護過程中,有時會長出過長的枝條,破壞了樹形,應及時剪去。為使枝葉短而密,要適當摘心,以利側枝的生長。
(5)防病蟲害。地柏盆景病害、蟲害均較少,主要應防治鏽病和紅蜘蛛的危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