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拉卜楞寺
- 在冊僧人:1108名
- 活佛:68名
- 所屬地區:西藏
拉薩以外藏傳佛教最高學府,達賴班禪經師輩出之地,
拉薩以外藏傳佛教最高學府
拉卜楞寺是藏語“拉章”的變音,意思為活佛大師的府邸。拉卜楞寺屬於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之一,建築規模僅次於西藏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是拉薩以外藏傳佛教最高學府之一。該寺創建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創建人是第一世嘉木樣活佛。嘉木樣一世俄昂宗哲(1648-1721),夏河甘加人,13歲剃度出家,21歲赴藏修學深造,在拉薩四十餘年,深通經典,精揚戒律,政教功績卓著,有“宗喀巴後第一人”之稱。他居拉卜楞寺十三年,弘法宣教,為寺院組織建設和講脩工作傾了全部心血。1710年,他創建了該寺“顯宗聞思學院”;次年建大經堂及後殿、淨廚;1716年建“密宗續部學院”,為寺院發展開創了良好局面。1720年康熙帝頒揚金印、金冊、封他為“扶法禪師傳學大寶法王”。此後歷世嘉木樣活佛為該寺寺主,經歷代脩建,規模宏大,先後共建有經堂六座,佛殿約三十座,活佛文化教育邸三、四十院,普通僧舍五百餘院約一萬餘間,占地共八十六萬六千平方米,建築面積為四十餘萬平方米。
達賴班禪經師輩出之地
拉卜楞寺下設六大學院:聞思學院、續部下學院、續部上學院、時輪學院、醫明學院、和喜金剛學院。各學院有經堂一座,顯宗聞思居其冠,為全寺之中框,又稱“大經堂”。一世嘉木樣創建,二世、五世嘉木樣擴建,成為有前樓、前庭院、正殿和後殿共數百間房宇,占地十餘畝的最龐大的建築。作為藏傳佛教高級宗教學府,拉卜楞寺歷來人才輩也,湧現出許多著名的學者。嘉木樣一世、二世是其是的佼佼者。還有不少高僧曾得到清政府和達賴、班禪活動的重用,被聘為清王朝的國師或達賴、班禪的經師,因而使該寺享譽假邇,四方崇仰。除寺主嘉木樣活佛外,該寺尚有著名的的“四大色赤”活佛系統,即貢唐倉、薩木察倉、霍爾藏倉、德哇倉。其後喇嘛孕苦倉、阿莽倉活佛也居色赤地位。
80年代落實宗教政策後,拉卜楞寺經歷年修整,法幢重光。現主要有彌勒佛殿、釋迦牟尼佛殿、獅子吼佛殿、宗喀巴殿等二十餘座殿宇,以及六大學院等建築。其建築形式分藏、漢、藏漢混合式三類,鱗次櫛比,金碧輝煌,氣勢宏大,以“外不見木,內不見石”的特點著稱。顯宗大經堂皇1985年毀於大火,1986年國家撥專款按原規模重建,保留了原建築的式樣、規模和風格。寺中現存眾多佛教塑像、壁畫和唐卡,是藏傳佛焫術中的瑰寶。其中塑像多達萬餘尊,高者近十米,小的僅幾厘米。彌勒佛殿、獅子吼佛殿、文殊菩薩殿、白度母殿等供奉的的主尊無不高大宏偉、莊重精美,堪稱上乘佳作。小型造像均製作精巧,大部分都是色澤光麗,裝飾華美,名種題材壁畫幾乎布滿各經堂、佛殿四壁,具人極強的宗教審美效果。其唐卡除繪製外,尚有刺繡、貼花、緙絲等多種工焫,內容豐富,製作考究,深受人們喜愛。該寺藏經亦極為亦極為豐富,多達七萬餘部。除此之外,寺院每年舉行的各種大小法會也都儀式莊嚴,各具特色,令人讚嘆不已。全寺性法會和紀念日有正月祈願法會、辯經法會以及歷世嘉木樣圓寂紀念日、釋迦牟尼紀念日、宗喀巴圓寂紀念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