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組合

地形組合

地形組合是為方便研究而提出的一個概念,即地形的組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形組合
  • 外文名:Terrain combination
概述,寒害,風害,

概述

不同地形組成的複合形態,包括其鄰近的外圍地形,對於寒潮期的風速、輻射期的最低氣溫以及對熱帶暴風害均有明顯影響。

寒害

江愛良(1983)綜合植膠區的外圍地形,歸納成以下四種基本類型。其中(1)難進易出型。寒潮平流期避風,寒潮輻射期冷徑流易於排出,因而兩種類型寒害均較輕或無害,這是最好的外圍地形。(2)易進易出型。寒潮平流期風速很大,寒潮輻射期冷徑流易於排出,因而受平流型寒害威脅較重而受輻射型寒害威脅較輕。在這種外圍地形內種植不耐寒的熱帶作物,應注意營造防護林。同時在丘陵頂部、風口處以及難以防風的迎風坡上,也不應勉強種植不耐寒的熱帶作物,可以種植耐寒適應性強的作物或造林。(3)難進難出型。寒潮平流期避風,寒潮輻射期冷徑流排出困難,因而受乎流型寒害威脅較輕,而受輻射型寒害威脅較重。在這種外圍地形內種植不耐寒的熱帶作物時,應避免在低洼地種植。(4)易進難出型。寒潮平流期風速甚大,寒潮輻射期冷徑流難以排出,因而受兩種類型寒害的威脅均很大。這是四類外圍地形中最差的一種。在我國緯度較北的地區,一般不宜在這種外圍地形條件內發展不耐寒的熱帶作物。
就上述四種外圍地形,結合海南省的實際狀況來分析(表4—30),瓊中縣是向北開口,南靠五指山,是典型的易進難出型,所以其最冷月均溫,甚至比緯度更北的海口市和儋州市還低。三亞市實際上是與瓊中縣相隔著五指山,寒潮影響甚微,外圍地形又是難進易出型,其最冷月均溫要比瓊中高4℃多。

風害

地形對熱帶暴風的障礙作用是明顯的。我國廣東、海南、福建、台灣各省的東部海岸線是颱風①登入的頻率最高,風害也最重。
由於除巴西橡膠樹種植規模較大外,其他熱帶作物的種植面積均很小,因此以下只能例舉橡膠樹來說明:
1.隨著颱風主要路徑由海邊向內陸延伸,因地面摩擦力大,消耗了動能,據王秉忠等(1985)在廣東雷州半島的調查表明,由東南沿海往西北向,每延伸10km,橡膠樹(晶系是PRl07和海墾1)的累計保存率可提高4%一8%。
由海南省的大環境來看,地形對熱帶暴風的障礙作用是極其明顯的,以五指山東西兩側風害狀況來分析,由圖4—8可見,位於東側的風害率要比西側的高數倍到十數倍。
2.如以一平方公里範圍內的山頭個數來表示地面粗糙的程度,並分析與橡膠樹風害狀況的關係,即可發現,山體越密集,相互禁止的作用就愈益明顯,風害相對就輕。表4—31每一個重複的兩個小區都是處在相鄰的位置,其結果無一例外地表明,地面粗糙度大的,風害相對較輕。
3.局部地形變化與風害的規律
(1)山谷走向 不同山谷走向的風害大小規律依次為ES+WN>E—W>S—N>WS—EN,即與颱風路徑相一致的山谷走向風害最重,而與颱風路徑相垂直者風害最輕。表4—32所列53個調查的樣本,不論其山谷深淺,或所調查的地點不同,但都無例外表明上述的規律。
(2)同一山谷中,局部地形的寬窄變化引起氣流流線輻散或密集,在窄的地段,氣流流線密集,風力加大,即通常所稱的“窄管效應”。王秉忠等(1986)所調查10個山谷,共18815株膠樹,除少數因其他因素出現反常外,都是在山谷寬的部位風害輕、窄的部位風害加重。經平均統計,累計風害百分率,狹的部位要比寬的部位高遷16.3%;累計平均風害級高o.68級。藩由此:應該可以構想,在山谷寬窄局部蘸變化的地段,也應該是營造防護林的適宜位置。
(3)同一山谷中所處高低部位的不同,谷底是氣流流線匯集的部位,風速必相應加大;反之,在山谷高部位,氣流輻散,風力相應減小。谷底的膠樹風害率最重;隨著高度的上升,風害率隨之遞減。
(4)坡脊線是處於坡面上隆起的部位,該處暴露面大,風害重。王秉忠等(1986)調查統計53處坡脊線20m寬度範圍內的膠樹風害率與其兩側各擴寬10m範圍(兩側相加也是20m寬)的膠樹風害率相比較,坡脊的累計風害率高14.49%,風害級別高0.63,經統計分析達到極顯著水平。如果將坡脊線外圍擴寬的10m範圍的風害率與再向兩側各擴寬10m範圍的風害率來比較,則達不到統計上的顯著水平。由此表明,在坡脊線以20m寬度為統計單元是合理的。同樣也說明,在坡脊是應該營造防護林的適宜部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