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線(賈平凹散文)

地平線(賈平凹散文)

《地平線》是由作家賈平凹所寫,屬於哲理散文。作者運用反覆的手法寫出了人生充滿新鮮、樂趣、奮鬥的人生哲理。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地平線
  • 創作年代:1980年代
  • 作品出處:《賈平凹散文集》
  • 文學體裁:哲理散文
  • 作者賈平凹
原文,賞析,作者介紹,

原文

小的時候,我才從秦嶺來到渭北大平原,最喜歡騎上腳踏車在路上無拘無束地賓士。莊稼收割了,又沒有多少行人,空曠的原野上稀落著一些樹叢和矮矮的屋。差不多一抬頭,就 看見遠遠的地方,天和地相接了。
天和地已經不再平行,形成個三角形,在交叉處是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線,有樹叢在那裡伏著。
“啊,天到盡頭了!”
我 拚命兒向那樹叢奔去。騎了好長時間,趕到樹下,但天地依然平行;在遠遠的地方,又有一片矮屋,天地相接了,又出現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線。
一個老頭迎面走來,鬍子飄在胸前,悠悠然如仙翁。
“老爺子,你是天邊來的嗎?”我問。
“天邊?”
“就是那一道很亮的灰白線的地方。去那兒還遠嗎?”
“孩子,那是永遠走不到的地平線呢。”
“地平線是什麼?”
“是個謎吧。”
我有些不大懂了,以為他是騙我,就又對準那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線上的矮屋奔去。然而我失敗了:矮屋那裡天地平行,又在遠遠的地方出現了那一道地平線。
我坐在地上,咀嚼著老頭的話,想這地平線,真是個謎了。正因為是個謎,我才要去解,跑了這么一程。它為了永遠吸引著我和與我有一樣興趣的人去解,才永遠是個謎嗎?
從那以後,我一天天大起來,踏上社會,生命之舟駛進了生活的大海。但我卻記住了這個地平線,沒有在生活中沉淪下去,雖然時有艱辛、苦楚、寂寞。命 運和理想是天和地的平行,但又總有交叉的時候。那個高度融合統一的很亮的灰白色的線,總是在前邊吸引著你。永遠去追求地平線,去解這個謎,人生就充滿了新鮮、樂趣和奮鬥的無窮無盡的精力。

賞析

在寫法上,作者成功地運用了反覆手法,但在反覆中又體現了變化。“我”第一次奔向地平線,是因為“啊,天到盡頭了”的驚喜,為此,“我拚命向那樹叢奔去”,這時的地平線處是樹叢。“我”第二次奔向地平線,則是因為鬍子飄在胸前的老頭兒的一句話——“是個謎吧”,我不懂,以為老頭兒騙人,為此,“我”又對準那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線上的矮屋奔去,這時的地平線處是矮屋。“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線”在短文里反覆出現了五次,時時緊扣文題,但又時時富有變化,讓人絲毫感覺不到單調。另外,作者由自然界的地平線(天和地的相接)聯想到人生歷程的地平線(命運和理想的相接),進而恍然悟出“永遠去追求地平線,去解這個謎,人生就充滿了新鮮、樂趣、奮鬥和無窮無盡的精力”的人生哲理。過渡自然,貼切生動,讓人醍醐灌頂

作者介紹

賈平凹,原名賈平娃,中國當代著名作家。1952年出生,陝西省丹鳳縣棣花鎮人,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小說集《賈平凹獲獎中篇小說集》、《賈平凹自選集》,長篇小說《商州》、《白夜》,自傳體長篇《我是農民》等。全國政協委員,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中國當代著名作家,西北大學中文系畢業後任陝西人民出版社文藝編輯、《長安》文學月刊編輯,現為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西安市文聯主席、西安市作協名譽主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美文》雜誌主編,中國海洋大學駐校作家等。賈平凹是我國當代文壇屈指可數的文學奇才,被譽為“鬼才”。他是當代中國一位最具叛逆性、創造精神和廣泛影響的作家,也是當代中國可以進入世界文學史冊的為數不多的著名文學家之一。《臘月·正月》獲中國作協第3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滿月》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廢都》獲1997年法國費米娜文學獎;《浮躁》獲1987年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最近獲得由法國文化交流部頒發的“法蘭西共和國文學藝術榮譽獎”;《秦腔》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作品《我不是個好兒子》、《月跡》、《落葉》入選中學教材。
賈平凹賈平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