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外輻射”是天文學專有名詞。來自中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的天文學專有名詞中文譯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外輻射
- 外文名:extraterrestrial radiation
- 學科:天文學
內容簡介,地外輻射來源,宇宙射線,
內容簡介
“地外輻射”是天文學專有名詞。來自中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的天文學專有名詞中文譯名。地外是指地球大氣上界。
地外輻射來源
自1958年美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探險者一號”發現地球輻射帶(VanAllen帶)之後,經過40多年的探索和研究,人類逐漸認識到空間電離輻射環境中帶電粒子的來源主要有3個,即地球輻射帶、太陽宇宙射線和銀河宇宙射線。它們具有各利,不同的能量和通量,這些參數隨時空的變化而變化,並與太陽活動密切相關。
宇宙射線
宇宙線亦稱為宇宙射線,是來自外太空的帶電高能次原子粒子。它們可能會產生二次粒子穿透地球的大氣層和表面。射線這個名詞源自於曾被認為是電磁輻射的歷史。主要的初級宇宙射線(來自深太空與大氣層撞擊的粒子)成分在地球上一般都是穩定的粒子,像是質子、原子核、或電子。但是,有非常少的比例是穩定的反物質粒子,像是正電子或反質子,這剩餘的小部分是研究的活躍領域。
粒子能量的多樣化顯示宇宙線有著廣泛的來源。這些粒子的來源可能是太陽(或其它恆星)或來自遙遠的可見宇宙,由一些還未知的物理機制產生的。宇宙線的能量可以超過1020eV,遠超過地球上的粒子加速器可以達到的1012至1013 eV,使許多人對有更大能量的宇宙線感興趣而投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