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鄉愁藍調》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世芳。
基本介紹
- 書名:地下鄉愁藍調
- 作者:馬世芳
- ISBN:9787563366972
- 類別:散文
- 頁數:249頁
- 定價:34.00元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10
- 裝幀:平裝
- 開本:960×1270 32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媒體評論,
內容簡介
《地下鄉愁藍調》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是台灣樂評人馬世芳的第一本散文集。雖然書名提到藍調,文章卻並非局限於音樂,而是對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搖滾文化的反思、對七八十年代台灣音樂及父母青春年代的懷想,以及對自己年少時光的追憶。
這不僅僅是一本樂評集。
這是一本披著音樂外衣的青春事件簿,一部關於已逝年代的往事紀念冊。
一九七一年,史上最偉大的搖滾樂團披頭士已經解散;樂史"三J”——吉米·亨德里克斯、珍妮絲·喬普林、吉姆·莫里森都已不在人間;一九六〇年代“伍德斯托克國”那個充滿鮮花和大麻味的嬉皮夢被滾石樂隊的阿爾塔蒙特慘案徹底粉碎。
這時的馬世芳,並不知道大洋彼岸的痛苦與迷茫。
一九八一年,胡德夫、楊祖珺已因“美麗島事件”遠離歌壇、各奔東西,“民歌運動”即將走到盡頭;隨著羅大佑、蘇芮、李宗盛、張艾嘉等人的嶄露頭角,台灣樂壇的巔峰期已在不遠處招手。
這時的馬世芳,並不知道他家的客廳,正是這場變革的集會場所。
然而,整整“晚出生”一個世代的他,把本屬於上一輩人的青春記憶,用一篇篇感同身受的文字記錄了下來,轉換成為或激動、或落寞、或感傷的種種情懷,如今的我們再隨其追憶這些情懷,也許只是為了想要知道自己是從何處而來。
搖滾樂看似熱鬧,實則無處不浸透著寂寞,我們的青春,又何嘗不是如此。
作者簡介
馬世芳,一九七一年夏生於台北。寫作者、廣播人站長。
馬世芳的文字,往往揉合私我的青春記憶與波瀾壯闊的時代背景,筆端飽蘸情感,念舊傷逝之餘,也能引領讀者側身歷史後台,懷想曾經滄海的激情與幻滅,於同代人中獨樹一幟。
父親是作家亮軒、母親是廣播人陶曉清,馬世芳耳濡目染,自小喜作文,九歲開始做廣播,十五歲因為一卷披頭士精選輯迷上老搖滾,並夢想以文字和音樂為生。
大學時代一面主編《台大人文報》、一面在中廣青春網引介經典搖滾樂。畢業前夕和社團同學合編《1975-1993台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雖是學生作品,選題製作卻出手不凡,至今仍被視為樂史重要文獻。
一九九五年退伍,編纂《永遠的未央歌:校園民歌20年紀念冊》,亦成為研究台灣流行音樂的必讀參考書。廿七歲和朋友合著《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轟動華人文化圈,開類型出版風氣之先。
二○○○年,馬世芳創辦音樂社群網站“五四三音樂站跨足社群經營與獨立音樂發行事業,屢獲台灣金曲獎與華語音樂傳媒大獎肯定。
二〇〇六年,第一本散文集《地下鄉愁藍調》在台灣出版,獲得各方讚譽,入選《誠品好讀》選書單、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入圍金鼎獎“最佳文學語文類圖書獎”。
馬世芳目前在News98主持“音樂五四三”節目,並持續撰寫雜文、專欄與音樂文字。
圖書目錄
鄉愁是給不回家的人——序馬世芳《地下鄉愁藍調》/張曉舟
你和我和一隻狗叫布 ——兼序馬世芳的《地下鄉愁藍調》/詹宏志
插圖
![插圖 插圖](/img/b/4ff/nBnaukTM3Q2MmNGMlBjM3IjM4kTYyYDOykzYyMjM2QDNhBjMhRjZ0IjMjZ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致簡體中文版讀者
門,消失的酒吧與青春期
二十歲的佩珀軍士與十六歲的我
白碟遺事
寂靜的聲音,一九六六
遙望嬉皮世代的背影——《烏茲塔克口述歷史》序
一個唱垮了政權的搖滾樂團
青春舞曲 —— 我的記憶,關於那些歌
那時,我們的耳朵猶然純潔
“美麗島”的前世今生
這是最最遙遠的路程
我涼涼的歌是一帖藥——“民歌”小史
坐進時光機,擋下那瓶毒酒
一本音樂雜誌如何撼動社會?—— 從《滾石》雜誌說起
西雅圖故事—— 一則廣播稿
擁舞的詩神與厲鬼
那柄火焚的紅吉他
這一夜,搖滾失去了童貞
光環毀棄,美夢驟醒—— 關於《列儂回憶》
我所知道的科恩
深邃南方升起的吟喔
那些寂寞美麗的噪音
有一陣風——《地下鄉愁藍調》後記
媒體評論
搖滾樂看似熱鬧,實則無處不浸透著寂寞。它的核心往往就是“和這個世界過不去”的寂寞。而那撼動了整個世代的、真正了不起的搖滾樂,便是找到了那條紐帶,把千千萬萬人的寂寞和蕭條,串織在一塊兒。每個搖滾迷多少都是寂寞的,即使和幾萬人一起在轟轟然的樂聲中歡呼落淚,也只是把這份寂寞複製成幾萬份。
——馬世芳
就像詹宏志先生寫的一樣,“馬世芳仿佛是一個老靈魂裝錯了青春的身體”,馬世芳的文字是我周圍的朋友當中唯,那么重視中文字詞精準,標點正確,文法通達的作者……甚至讓人覺得,這個人搞不好連賦格之類的問題都考慮進去。他就像父親甚至祖父級的作家,用正確、字字斟酌的中文,描寫著我們這一代周遭僅存的一些上一代的美好。
——KingKiang
七0一代人,總覺得自己錯過了披頭士,錯過了鮑勃?迪倫,不能親歷他們的年代,很是遺憾。於是,在被音樂迷醉的時光中,一味地惡補一切和披頭士或鮑勃?迪倫等有關的東西。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一個年輕人對那個不屬於自己的年代的遙想和仰望。
——綠茶
雖然擁有常人望塵莫及的“傳奇”經歷,馬世芳對青春的回望並不讓人感到絲毫的距離,而是以他“推敲到快有潔癖”的詩質文字,擁抱一切“可能的讀者”。於大多數對搖滾樂知之甚少的讀者來說,《地下鄉愁藍調》不是在說什麼搖滾樂,而是以之為引,講述一個騷動喧囂的大時代,一段激情與幻滅的青春,以形而上的“鄉愁”輕叩人之存在的窄門。
——drunkdog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