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地質作用

地下水地質作用是指地下水對岩石的潛位作用、機被與化學最運作用和不積作用。港蝕作用包括化學和機械兩種方式,以化學情他作用為主。與現裝水相比,地下水是較強的溶制。因為水中通常洛解有一定量的CO2。CO2與H2O 化合成碳酸,碳酸又可分解成H+和HCO3-,而H+是很活躍的離子,當含有較多H+的水對石灰岩作用時,H+就會與CaCO3,中的CO32-結合成HCO3-,分離出Ca2+,使CaCO3溶解於水,其化學反應式為:CO2 + H2O + CaCO3=Ca2++2(HCO3)-述化學反應是可逆的,水中CO2 容解得越多,地下水的溶蝕能力就越強,反應向右進行,使更多的CaCO3溶解於水; 水中Ca2+的含量越高,水的溶蝕能力就越弱,反應向左進行,使CaCO3 沉澱下來。同樣道理,地下水對其他可溶性岩石也具有較強的溶蝕能力。

地下水循岩石裂隙流動並溶解可溶性岩石,使裂隙擴大,在岩石中形成各種形狀和大小的溶洞,構成地下喀斯特(岩溶) 的主要地貌形態。大部分地下水流動緩慢且水量分散,機械沖刷力微弱,僅能沖走鬆散沉積物中顆粒細小的粉砂,使其結構變得疏鬆,孔隙擴大,例如黃土經地下水長期機械潛蝕作用後,顆粒大量流失,形成大大小小、錯綜複雜的地下洞穴,有些洞穴的擴大可導致頂部黃土垮塌,出現落水洞和窪地地形。只有處在可溶性岩石洞穴內的地下水如地下河,才具有較大的流量和流速,機械潛蝕作用較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