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坑門口,因原來名稱而得名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圩坑門口
- 所在區域:江西省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Xūkēngménkǒu
圩坑門口,因原來名稱而得名的地名。
圩坑門口,因原來名稱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因原沙心老圩,後新開圩,故名圩坑門口。歷史沿革解放初屬羅江區三門鄉,1956年無人居住。1...
圩坑 圩坑,197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清朝年間,張氏祖先從外地遷入此定居,坐落在圩坑山的山坡上,故得名圩坑。歷史沿革 原有2戶5人居民,改革開放後,全部下山脫貧遷居俞源村。
新圩坑口 新圩坑口,以所在地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地處坑口得名,故名。歷史沿革 1949年前就已存在,因交通不便,村廢。
圩坑村 圩坑村,以方言諧音命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原名“竹林內”,以方言諧音命名。故名。歷史沿革 早系陳姓人在此定居,據說清代曾繁衍到五百多人,至民國初始衰退了。至四十年代,村民紛紛到郭坪盂,蘆芝等地招贅,他遷,村逐廢。歷屬蘆芝鄉蘆芝村。
板坑圩 板坑圩,因地理位置命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在板坑村範圍內,旁邊建有圩場,故而得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設半逕鄉,1958年無人居住。
石坑圩 石坑圩(Shíkēngxū)在從化縣城東北15公里。灌村鄉人民政府駐 地。清順治七年(1650)建村,因村邊山坑多石而得名。後發展成圩鎮。
卓坑圩,又稱多卿圩,位於美西村後坑。街長200米,寬10米,是多卿周圍十多個村落集市地方。圩期每5天一圩,早期圩場設草坂頭,即美西與美侖村交界的地方。卓坑圩 民國31年(1942年)移到今址。該圩早於華地圩,集市時間比華地圩長,且較熱鬧。因地處縣西北部邊緣,與鄰近縣華安、漳平一帶較有來往。該地...
粗坑圩 粗坑圩,1942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位於粗坑自然村以自然村名命名,故名。歷史沿革 1942年形成粗坑圩趕集,50年代圩場消失。
馬仰村,因轄區內地名和民眾自治組織性質而得名。地名含義 塘門口圩:塘門口,一自然村,位於便江入耒水的渡口處,剛建村時,屋前有塘,故名。此地建有圩市,商貿繁榮,“塘門口圩”因此得名。村以駐地“塘門口圩”去“圩”字為名。歷史沿革 1949年解放初期時屬永興縣沙坑鄉小皮沖保,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塘...
方春炳 方春炳(1901年-1935年1月),男,安徽省黟縣人。生前為呂家圩農民團戰士,1935年1月在大坑圩祠堂門口犧牲。人物生平 生前為呂家圩農民團戰士。犧牲情況 1934年參加農民團,後編入游擊隊任隊員。1935年1月在大坑塢馬形尖山站崗,被敵射傷後犧牲於大坑圩祠堂門口。
金山平原上起黃潭,下至新圩坑尾,長11公里,面積16平方公里,是金山鄉政府所在地。龍山平原上起徑口埔頭村,下至東盤,長8公里,面積11平方公里,是龍山鄉政府所在地。馬山平原上起橋頭山,下至港仔口,面積10平方公里,馬山是區內最大集鎮。平和霞寨平原由大坪與小坪兩片組成。兩片平原平行,地面坡度相反,...
寺前第一級,是寬闊的平台,放置有吉祥缸和塔式香爐;第二級以下,是一個百花爭艷鬥麗的大花園,有桂花圩,菩提花雨、蘭苑花圃、方池印月。 寺後,三寶峰儼如天然屏障,其餘脈蜿蜒起伏,猶如行龍高昂峻秀,把慶雲寺襯托得愈發莊嚴典雅,雄偉肅穆。 旅遊指南 播報 編輯 慶雲寺1、門票價格:78元(鼎湖山門票) 2、開放時間...
舞獅、舞龍,歷史悠久,是民眾喜聞樂見的民間文化。春節期間,舞龍獅隊穿村挨戶拜年(拜門),還在村邊空地作專場表演,耍拳術及舞棍、刀、槍、劍、戟、盾牌等。90年代後,舞獅大多挨家挨戶拜年,不作專場表演,舞龍隊也不多見。還有舞鯉魚拜年的,在各家門口邊舞邊念:“鯉魚來,鯉魚來,新年大發財”等吉利...
18日,李延培率領3連指戰員巧妙利用挖坑道步步緊逼的辦法接近南圩鹿砦,並築起一座高5米左右的土堡壘,居高臨下,在對敵進行猛烈軍事攻擊的同時開展政治攻勢。戰至當天18時,據守南圩子的偽軍200餘人向我投降。黃昏時分,塘溝北圩守敵乘機突圍向沭陽方向逃竄,途中在金莊附近被我其他部隊殲滅大部,塘溝隨即解放。
相傳,舊時外鄉人到軍埠圩趕集,為圖方便,即於臨近的神仙溝處暫居,久而此處自成聚落並建起村寨。寨外池塘邊有一座伯公廟;寨西南角設有朝南寨門樓,門樓內奉祀有李白仙師、大聖佛祖等幾位神祇。老寨東側,有方氏和祖祠;厝局後有國小舊址,有一座珍珠娘娘廟,再往東是神仙溝國小新址。老寨中街有莊氏衍祖祠...
冼太廟位於廣東省茂名市化州市科頭堂村。鋼筋水泥結構,兩進三間,建築面積約250平方米。供奉冼太夫人。該廟氣勢雄偉,整體為中式疊落山牆結構,硬山頂,褐牆,飛檐。廟前一個水坭葫蘆形化紙爐,別出心裁。門前兩柱彩繪祥雲金龍,廟廟內外有多幅彩色瓷畫,大門口上面是“狀元游金街”, 此外無非是寓意吉祥的“...
倡建太平圩大石橋、三帝廟。與教廉張永淵同倡“惜字會”。遇善事欣然為之,無吝難色。以公直推選為鄉正,每處事日,召集子侄將日間所持理由條分以告,鄉族敬如神明。壽七十四歲。傳統建築 榮封第原有房屋108間,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主體五進深“三排九”結構(每進由正座、小院、外廊構成,橫排9間)。...
1946年雪冬,安慶市郊,地圖不繪入的鍋底圩牛尾鎮鼛鼓哀鳴,享有“土聖人”雅譽的大石匠胡砧去世。同宗卸下大門扛送祠堂院牆外豎立,供逝者兒媳紫草選棺材料。古風肅然。008 習武 胡砧演《古城會》關羽, “張飛”頭暈擾戲,二路演員筱長庚平息觀眾,急扮馬童助胡反敗為勝,贈金囑胡入京深造。大師南下,胡...
據了解,劉三姐的故事發生在“那莫圩”,劇中對人物進行了較大的修改。莫老爺是壯族開明的領袖,被人們尊稱為“莫都佬”;他的兒子莫海仁是一個紈絝子弟,作惡多端,為害一方,多次加害劉三姐,最後莫都佬與其斷絕父子關係;阿牛哥是一個孤兒,被莫府的教書先生所收養,改名為“張偉望”,他發奮讀書,成為壯族第...
上杭縣城通往連城古道,由白砂圩經華家、大坪、鄒坑、中村、坪上去新泉;經華家、文都、再興、板寮往豐圖、芷溪、新泉;蛟洋經華家往白砂去上杭。華家蔭橋,建於清代,是蛟洋境內保存完好的廊橋;凹背的萬安橋,為道光年間貢生華宏邦在70壽辰時捐建,是凹背通往文都的近道;乾隆七年(1742年)建文昌閣,鹹豐...
紅軍的三軍團迂迴至固陂圩,消滅了公秉藩師的兵站,並於當天夜間從側後攻入富田。五月十七日,各路紅軍在富田勝利會合。富田戰鬥的勝利,開了一個好頭,為第二次反“圍剿”樹立了更大的信心。毛澤東在富田的舊居在王家村的“頭戶“內,一式四棟坐西朝東的青磚瓦房,房屋牆上,院牆內外寫滿了紅軍的宣傳標語。朱...
1862年,捻軍一殘部持槍途經南冶,此時圩牆已修好,四門緊閉,壯丁把守圩牆,其未能人。現圩牆僅存一段遺址。人物事件 一、烈士英名錄 李國英 孫守志 孫兆來 吳 鏑 孫守和 李磊實 孫兆俊 二、歷任村支書 1945年大北冶村中共黨員亓守道來南冶發展黨員3名:吳式雲、李國臣、吳學昌,開始了黨的活動...
白石村位於都斛鎮的東南部。東面是崖門口的黃茅海,與珠海市隔海相望;南邊是連綿的山嶺,與赤溪鎮護嶺村民委員會的山地交界;西部與豐江村民委員會及東坑村民委員會接壤;北邊是平原沃野,與都斛圩的東滘村遙相對望。該村委會駐地設立於廟頭村,轄廟頭、塘邊、橫塘、井頭、坑尾6條自然村,設10個村民小組。該...
林基路,原名林為梁,1916年出生於廣東省台山縣都斛圩大綱村。1928年,考入新創辦的任遠中學。在任遠中學求學期間,林基路勤奮好學,因品學兼優被選為全校學生會主席,並擔任校刊《駱駝》主編,經常針對時弊發表有獨特見解的政論文章。1931年,林基路考進了廣州中山大學高中部。“九一八”事變後,他寫下了《只有一戰》...
冼太廟位於高州市石板鎮寶山村,始建於清,距今二百多年。現廟在原址重建。為兩進三間磚瓦結構,面積約200平方米。緊鄰盤王廟。旁邊是寶山廟文化中心。是村民文化活動場所。該廟簡樸,白壁黃瓦銅門,配門口兩條朱紅色圓柱,簡潔大方;頂脊堆塑雙鳳朝陽,抽象寫意,非常特別。該廟供奉冼太夫人和盤古。廟聯:寶殿...
敵人對她威逼利誘,施行慘無人道的酷刑,割去雙乳,撞爛陰部,但她像鋼鐵般堅強無比,使敵人束手無策,窮凶極惡的敵人在遂溪界炮圩的荒嶺上殺害了她。1950年,廣東省人民政府追認李蘭為革命烈士。 在整個革命戰爭時期,甘霖村湧現出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人物:“農民大王”梁汝新、黨的好乾部梁甫、革命戰士簡常、革命...
赤鐵礦分布於三塘鄉竹溪坳,斷續出露長約21公里,厚一般為0.5—1米,礦石品位含鐵30—40%,含硫0.2—0.5%,含磷0.2—0.6%,預測資源儲量為600萬噸;菱鐵礦分布較廣,馬田圩仙人岩菱鐵礦共有3層,平均厚度達31.6米,平均品位含鐵41.1%,D級資源儲量為157.9萬噸;褐鐵礦主要分布於塘門口毛坪、羅卜嶺...
1926年11月19日(農曆10月15日),老魏三、劉金然、潘結巴子三股土匪千餘人包圍孫園劉大德莊(今劉德莊),護莊小刀會員頑強抵抗6小時,寡不敵眾,圩破莊毀。400多間房屋被焚,5萬公斤糧食被搶,280餘人被殺,18家被殺絕,劉姓村民幾乎被殺戮殆盡。1927年8月17日(農曆7月20日),老魏三勾結上中下三湖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