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二村

圩二村,位於樟木頭鎮東南部,距鎮政府2千米。坐落於寶山北部,平均海拔較低。與樟木頭圍、圩一村、九明村、新村坑村相鄰。始建於清朝,因1958年石馬圩遷樟木頭設圩市於此,而名圩二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圩二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東莞市樟木頭鎮圩鎮社區
  • 地理位置:樟木頭鎮東南部
清末,屬東莞縣戌廳。民國時期,屬第四區樟木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先後屬新三區樟石鄉、第八區樟羅鄉,樟木頭大鄉;1958年10月,屬樟木頭人民公社樟羅生產大隊;1984年,屬樟木頭區樟木頭鎮;1987年,屬東莞市樟木頭鎮圩鎮管理區;1999年,屬樟木頭鎮圩鎮行政村;2005年,屬樟木頭鎮圩鎮社區。
世居村民有張、賴、黃、連、羅、劉等姓,以張姓為主。張姓先祖於清雍正、乾隆年間(1723—1795年)從廣東大埔湖寮遷至東莞洋凹村,再遷至此地。賴姓先祖於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從廣東大埔湖鄉遷至東莞洋凹村,再遷至此地。黃姓先祖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從廣東揭西五雲洞遷至惠州,再遷至當地。連姓先祖於清雍正至乾隆年間從廣東揭陽遷至東莞樟木頭,再遷至此地。羅姓先祖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從廣東潮州遷至東莞羅屋圍,清朝遷至此地。劉姓先祖於明萬曆年間從廣東潮州惠來遷至東莞田心洞,清朝遷至此地。
2015年末,戶籍人口363人,其中男性176人,女性187人;80歲以上12人,最年長者92歲(女)。外來暫住人口1500人,歸僑2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39人。村民均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東莞樟木頭話。
傳統生產經營以農業為主,種植的農作物有水稻、番薯、花生,以及荔枝、柿子等果樹。改革開放後,隨著工業化的推進,傳統農業逐漸衰退。現時,村集體經營以廠房、商鋪出租為主,2015年有廠房面積1.72萬平方米,商鋪面積300平方米,總收入126萬元,總支出91萬元,集體總資產883萬元,淨資產853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出租屋收入、工資性收入、集體經濟分紅等。特色農產品有桂味荔枝、糯米糍荔枝、石硤龍眼、雞心黃皮。傳統節慶食品有艾粄、粽子、蘿蔔粄等。
縣道南城路、鄉道豪翠街、京九鐵路經過村境。1958年通電,1984年通電話,1986年通自來水,1998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1999年通網際網路。村中有樟木頭中心國小,2015年在校學生2900人;有村活動中心1個,健身路徑8條。
村內有客家傳統民居40座,建於民國時期,總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排屋以10間瓦屋連線而成,每間瓦屋40平方米,每一排為一巷道。屋牆用黃泥土跟大石混合建造,也有用泥磚建造的。保存基本完好,有少量外來工居住。
圩鎮商業街,俗稱樟木頭圩,位於樟木頭鎮圩鎮社區南城區,始建於民國初年,由勝利街、民主街、和平巷、解放里、人和里5條街道組成,建築群以二層“下鋪上居”騎樓式商業建築為主,有商鋪500多間,群內分布有“安興碉樓”“富昌碉樓”“永星碉樓”“華益碉樓”“財記碉樓”及樟木頭人民旅店,總占地面積2.07萬平方米。
永星碉樓,建於1936年,占地面積200平方米,由一棟排屋和一座碉樓組成,碉樓位於排屋後方,長4.68米,寬4.8米,高15米,5層。內部為木質樓板加鋼筋混凝土隔層。木樓梯,麻石窗框,有射擊口,牆體由沙、石灰、黃泥、黃糖等混合夯實而成。每層樓均設有瞭望窗,第四層東北面有射擊台。排屋為兩層騎樓式建築,進深19.75米,面闊9.15米。20世紀50—70年代,曾作派出所辦公場所和臨時監獄。
華益碉樓,建於1928年,占地面積200平方米,坐東北朝西南,由一棟排屋和一座碉樓組成。碉樓長5.5米,寬5.5米,高16.6米,6層。內部為木質樓板加鋼筋混凝土隔層,木樓梯,麻石窗框,有射擊口,牆體由沙、石灰、黃泥、黃糖等混合夯實而成。每層樓均設有瞭望窗,頂層四面有射擊口。排屋為兩層騎樓式建築,進深14.8米,面闊13.6米,首層為水磨石地面。
每年正月期間,村民舉行“點燈”儀式。其中,連、羅、劉姓於正月初六“點燈”,張、賴、黃姓於正月初十一“點燈”。凡上年新生男嬰的父親每天都要為油燈加燈油,保證油燈不滅,直至元宵節後結燈。只有在完成“點燈”禮後,孩子才能得到家族的承認,成為家族的正式成員。
偷青形成於清末。每年正月十五前一晚10點後,村中青年男女到菜地偷青,摘取蔬菜。菜地主人則在元宵夜大罵,罵得越凶越好,表示可去掉“衰東西”,一年行好運。所偷各種蔬菜寓意不同,生菜寓意“生財”,蘿蔔菜頭則寓意“好彩頭”,青蔥則寓意“人聰明”,大蒜則寓意“好打算”等等,均寓吉祥之意。
每年清明節,村民自發祭拜歷代先祖,給祖墳除草、壓土。
1938年,日軍飛機連續轟炸樟木頭鐵路沿線村莊。在一次空襲中,一顆炸彈落在劉輝記樓後,炸死1人,炸毀房屋8間。
1979年村引進樟木頭人民公社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樟木頭毛織廠。
1997年,樟木頭鎮政府投資1700萬元在該村興建樟木頭鎮中心國小。1998年建成使用。
該村代表性人物:
劉德安(1929—),曾任東莞縣石龍區區長、和平縣副縣長、東莞市商業局局長。
吳耀凡(1969—),曾任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科長、市環保局環監分局副局長、市環保產業促進中心主任(副處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