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鄉的大地上放歌

鄭永濤,筆名土生,是近年來以鄉土散文創作引起讀者關注的一顆文壇新星。近年來,他以與眾不同的鄉村創作題材和樸實、真摯的文風而在文壇上嶄露頭角,被越來越多的讀者所認識、所熟悉。他的文字,就像黃土地里的一把黃土,樸實、真摯而深情。讀他的作品,讓人感受到了作者對故鄉大地的深深眷戀,讀到了冀南平原上的美麗景色、民俗風情和悲歡離合的人生故事,讀到了那片黃土地的心靈的秘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永濤
  • 別名:土生
  • 國籍:中國
  • 職業:作家
  • 代表作品:在故鄉的大地上放歌
簡介,訪談錄,

簡介

在故鄉的大地上放歌
——鄉土散文歌者鄭永濤
李瑞權
不論是他的創作題材還是作品風格,無疑都是與時下的80後作者大相逕庭的,這不得不使廣大讀者對他的精神故土、創作歷程和創作追求發生興趣。帶著這樣的心理,近日筆者與鄭永濤進行了多次的訪談,內容涉及文學路、文學觀、生活經歷和創作歷程等各個方面,從而對他這個人、他的創作和他的創作思想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

訪談錄

問:有很多讀者認識你、走近你,是從你的筆名“土生”開始的。你取這個筆名,有沒有什麼獨特的文化內涵與創作追求?
答:土生,取自“土生土長”前兩字,其意有二,一是表明了我主要的創作題材,二是代表了我主要的創作風格。我的作品多取材於故鄉冀南平原的鄉村,風格樸實、真摯,飽含著我的濃濃的深情。這是我近年來在做的事,也將是以後一直要做的事,是我永遠的美學理想和創作追求。
問:筆名的取向,讓我們顧名思義地看出了你對文學創作的審美追求。讀者可以把你的作品理解為是“展現故土,熱愛故土”么?
答:當然,展現故土、熱愛故土是包含在其中的,然而卻遠遠不止是這些。我的故鄉冀南平原是華北平原的一部分,她有著美麗的景色、濃濃的生活氣息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她既是美的,又是深的。故鄉的美使我陶醉和迷戀,故鄉的深使我敬畏和執著,對故鄉的解讀和表現是我永遠要做的事。故鄉不僅是我身體的故鄉,更是我精神的故鄉,她永遠是我的心靈故園,是我的靈魂之根,也是我創作的永遠的源泉。我出生在故鄉的一個古舊的土炕上,死了也將變成故鄉大地里的一把黃土。我對故鄉的愛是深沉的,永遠的。對於故鄉,我總覺得有寫不完的素材和故事。比如你在村莊裡的隨便一個什麼地方往下挖,時常的就能挖出零星的陶瓷片、銹鐵器等以前的東西,這些東西都是有歷史的,有故事的,有一種閱歷之美和滄桑之美,它們總使我產生敬畏之感並引起我無數的聯想和想像。一代又一代悲苦的故鄉人不知在這片深情的黃土地上演繹過多少悲歡離合和酸甜苦辣的人生故事,而在這龜裂的土地上,在這殘酷而悲苦的生活中,他們仍在執著地渴望著希望,追求著歡樂與幸福。這一切的一切,都使我深深地敬畏、感慨和感動,使我不得不拿起自己稚嫩的筆去書寫他們,感懷他們。所以,我要做的不只是展現故鄉里的一草一木和風土人情,還要展現故鄉里悲苦的人們和他們悲歡離合、酸甜苦辣的人生,展現緘默的故鄉所不為人知的心靈的秘史。雖然我一直都在努力,然而我卻常常感到自己文字的蒼白。
問:故鄉,是作家、詩人永遠的靈魂寄託之地。從你的言語裡,我們已經讀出了你對故鄉的一片深情。艾青有詩云: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是的,正是因為有了這樣深的感情,作品才真,才感人。只有感動了自己,才能夠感動讀者。在你的作品裡,你是怎樣融進你對故鄉的感情的?
答:用我樸實、真摯而深沉的感情,用我全部的愛,用我一生的執著的追求。
問:故鄉是一方精神的故土,有了她,才有了創作的源頭。對於你而言,冀南平原就是你創作的源頭,是你精神的歸宿和靈魂的寄託之地。那么,能談談你的整個精神家園構成和你對人的精神家園構築的看法嗎?
答:我有濃重的戀鄉情結和懷舊情結,故鄉和童年是我永遠的精神歸宿。我筆下的故鄉常常是童年記憶里的故鄉,我筆下的童年往往是故鄉懷抱里的童年,她們已經在我的精神深處融為一體。另外,我當過兵,我們家三代都是軍人,我對軍旅也懷著無比深厚的感情。當然,我從小就喜歡文學,文學也是我永遠的精神樂土。農民和軍人是我經歷的兩個最主要的身份,它們也構成了我性格和品質的主要底色。在我的心中永遠有一方心靈的淨土,有一個清明、純淨的精神世界。同時,我也是有夢的,在我的心中永遠有一個遙遠的遠方,這個遠方總是吸引著我走下去,使我活得更有意義、更加幸福。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擁有自我,擁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人要活得有感情,有熱愛,有激情,有詩意,有夢。
問:你是84年出生的,從年齡上劃分應該屬於“80後”,可為什麼從你的作品裡卻看不出有多少80後文風的痕跡?你又是怎么看待80後寫作群體和他們的創作的?
答:是的,在我的作品裡幾乎完全沒有您所說的“80後文風”的痕跡。我覺得從年齡上來劃分作家而得出一個“80後”的概念是很不科學的,而由此得出的目前人們所認識的“80後文風”更是一葉障目、以點蓋面。由於網路、媒體和市場經濟等原因,80後深深地打上了網路與炒作的烙印,這對於文學的發展來說是一種不利的影響。而其實就其整箇中國社會的發展來看,物質文明的發展與精神文明的發展是嚴重失調的,特別是文化建設已經到了一個很危險的境地。這是不對的,也是很危險的。然而這種狀況的出現有其時代原因,相信以後會慢慢好起來的,時代的發展總得有一個過渡期。其實80後的寫作群體遠遠不止是那幾個當紅80後作者,80後的創作題材和風格更不是那幾本暢銷書所能代表得了的。就我自己的同時代作者朋友來說,他們有搞具有人文關懷精神的西藏題材散文創作的,有搞具有民族精神內蘊的軍旅詩歌創作的,有搞農村題材的現實主義長篇小說創作的,有搞思想含量飽滿的雜文創作的,等等等等。我覺得他們的創作相對於當今暢銷的青春情感類小說來說其藝術價值和思想價值不知要高多少倍,他們的作品更能經得住時代的考驗,他們很可能就會在不久的將來成為80後中的後起之秀和中堅力量,成為開闢中國文學未來的主力軍。當今暢銷的青春情感類小說只適合還不太成熟的青少年,而他們的作品面向的卻是各個年齡階段的所有的讀者。文學創作是需要經過審美觀照和藝術創造的,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是需要引導的,在這兩方面一些80後作者就做得很差。一味地、直接地描寫纏綿的情感生活和瑣碎的現實生活,缺乏藝術含量和文學價值,更不要說深刻、具有思想價值和引導作用了。作為文學創作者要有自覺性,有社會責任感,這是每一個從事創作的人起碼應該做到的。我們的80後暢銷紅人中不乏具有真正創作才華的作者,那么我們是不是應該思考一下,是不是應該努力地讓自己的作品具有更高的價值呢?這是我們的80後作者也是整個社會都應該關注、應該思考的問題。文學創作是一種為社會生產高雅精神食糧的高層次的藝術創造,我們不能去一味地迎合讀者,更不能去為了賺錢而寫作,那樣很低俗,很卑下。
問:創作到現在,你的作品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這對於一個作者而言是很重要的,甚至可以說是一個作者成熟的標誌。我總認為作品有風格的人,才是能夠被認可和記住的人。你是怎么看待作品風格與被認可之間的關係的?
答:我只能說是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但要說成熟還遠遠不夠。的確,風格對於一個作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對於一個人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擁有自我,而對於一個作者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擁有自己的風格。作品風格就像是作者的一個無形的標誌,它把你從眾多的作者中區別開來,把你的作品從千千萬萬的作品中劃分開來。有自己的特點,自然就容易被讀者所認識,所認可,所熟悉,所記住。否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自然容易使人厭倦,使人遺忘。一個作者可以有多種風格,但不是可以沒有風格。一定要有自己的風格,而且要有自己的主要風格。
問:有人說,現在是個創作浮躁的年代,網路時代更是文字垃圾的多產期。你是怎么看待當今網路時代的創作的,又是怎么看待眼下中國文壇的創作的?
答:的確,網路為作者的創作提供了更大、更快的平台,然而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大量的文字垃圾。一大批專業和非專業的作者蜂擁而上,大量地寫作大量地發表,缺乏沉澱和深度加工,而且創作浮躁,將創作與金錢和名譽掛鈎。這些都是不對的,也是不負責任的,對文學和自身的發展都沒有好處。對於我們的作者來說,要多學習,多閱讀,不斷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同時還要多沉澱,要注意強調精品意識,厚積而薄發,另外還要注意深度加工。作品不在於多,而在於精。
在目前和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中國文壇的創作還只能是以中青年作家和老一輩作家的創作為主,80後作者就目前的狀況來看還不能夠挑起開闢中國文學未來的重擔。眼下80後作者的創作還缺少藝術性和思想性,不夠深刻,缺少引導性,而且盲目跟風,創作題材單一,挖掘不出新題材,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80後的作者們提高自己創作的自覺性。而對於“80後”這個概念,其實目前人們的認識存在很嚴重的誤區,很片面,很狹窄,好像專指那幾個當紅作者。其實不是這樣的,其實八十年代生的作者遠遠不止這些,而且當中一批真正的作者中有著豐富的創作題材和風格,只是他們走的路要長一些,踏實一些,他們可能才是未來中國文學的中堅力量。正因為如此,我對中國文學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問:你走上這樣的鄉土文學創作之路,有沒有受到過哪些作家的影響,或者是你喜歡哪些作家的作品?
答:我喜歡史鐵生、賈平凹、蕭紅、遲子建、劉亮程、曹文軒以及魯迅、周作人、沈從文、汪曾祺等作家的作品,喜歡作品中濃濃的鄉土氣息和生活氣息,喜歡作品中樸素而純美的童年記憶,喜歡作品中真摯而深沉的感情,喜歡作品中的美和愛。此外,我還喜歡八九十年代的一些校園小說,也喜歡一些軍旅文學作品,等等。
問:你有不錯的創作基礎,這是讀過你作品的讀者所一致能夠感受到的。可你才二十四歲,可以說正處在一個創作的成長期。在今後,你有什麼創作計畫?有沒有想過進行小說方面的創作來拓展自己的創作範圍?
答:其實我的很多散文作品早已經越出了散文的界線而具有了小說的元素。隨著創作的深入,對於故鄉我已從風土人情的橫向描寫轉向了人生故事與故鄉歷史的縱向描寫,在這個轉型的過程中,散文體裁就常常顯得難以勝任,於是我就走上了散文和小說的結合體。我覺得散文和小說結合起來有著無限的發展空間。至於以後的創作,我不可改變地仍會以鄉土文學創作為主,包括鄉土散文和鄉土小說,而常常可能是鄉土散文和鄉土小說分不出來。此外,我還會進行兒童文學和軍旅文學的創作。另外,我也有幻想文學創作的想法。
問:你的座右銘是什麼?能對你的讀者朋友們說幾句話嗎?
答:用我瘦弱的文字書寫我廣闊的心靈。朋友們,如果你熱愛文學,那就拿起筆來寫作吧!如果你有夢,那就向著你的夢想去追吧!
後記:對鄭永濤的訪談做完,我感到很是高興和欣慰。從他的回答中,我看到了一個文學青年對文學的執著追求,看到了他對自己文學風格的執著追求。正是因為有了像他這樣的一群作者,中國文學的未來才充滿了希望。讓我們祝福他,祝願他,祝願在故鄉的大地上放歌的鄭永濤能在文學上取得更大的成績!
(李瑞權,自由撰稿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