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播記者崗位上

在廣播記者崗位上

本書作者李文祥,是一位有著豐富工作經驗的廣播編輯,該書是他近年來生活、工作經驗的總結。在書中,作者回憶了自己的生活歷程,對在成長道路上給予自己關懷和幫助的親朋好友,表達了深深的感激之情,字裡行間也透露出了對過去時光的留戀與嚮往。同時,作為一位老廣播編輯,作者在書中向人們講述了自己是怎樣走上編輯道路並與廣播結下深深情緣的過程;還將自己對新聞評論的獨到見解表達了出來,讓人讀過之後受益匪淺。在本書的結尾部分,作者將自己近年來為他人做的書序也收錄進來,還將自己在海外的見聞與感受寫了出來,讓人領略到了域外的風情。

基本介紹

  • 書名:在廣播記者崗位上
  • 出版社: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 頁數:198頁
  • 開本:32
  • 品牌: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 作者:李文祥
  • 出版日期:2013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7832341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通過一個普通廣播記者的視角,了解真是的廣播記者的工作和生活。

作者簡介

李文祥,1955年生於河北邯鄲武安市。現任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專職編委,高級編輯。出版書籍有:《廣播新聞的寫作與創新》、《理念的變革》、《心靈的撞擊》、《為黨旗增輝的人》、《綠在大地萌動》、《激情的燃燒》、《李文祥散文集》等。

圖書目錄

第一輯生活印記
童年記憶
我的國小老師
“十年”印象
為了成就我的大學夢
大雜院往事
第二輯在廣播記者崗位上
與廣播結緣
近距離接觸廣播
那時我們這樣做編輯
學著做點學問
廣播是什麼
廣播的門檻有多高
廣播斷想
我是誰——走基層的收穫
我是怎樣喜歡上寫作的
第三輯評論雜議
我為什麼更看重評論
培養興趣是關鍵
從讀開始
讀與寫的辯證法
寫你所熟悉的
網路評論的感悟
材料的收集與套用
時評的興盛與特色
時評的時宜性問題
書評的藝術
第四輯作品拾零
珍貴的記憶——《那些年,那些事》代序
童心白髮再攀枝——《禹大成詩詞集》序
軍人氣質文人風格——《禹大德回憶錄》後記
新理念新視角——張志軍新書《做理念媒體》序
革命人永遠年輕——《翟生祥敘事詩選集》序
一朵盛開的鮮花——讀翟生祥和他的《新田園律詩三百首》
詩人的胸襟與情懷——翟生祥《詠史詩詞三百首》序
教子有學——讀《蓋茨是這樣培養的》
“十佳”評選印象
文山會海析
這張報紙不能不讀
讀報偶感二則
讀博雜感
這張報紙為什麼受歡迎
寫在前面的話
笑臉伴著問候聲
寵物
見怪不怪的事
享受服務
教學點滴
看郊區
公寓三日
餐館小記
訪台見聞

序言

三年前,我從地方調回北京,應酬少多了,工作和生活也較規律,業餘時間除鍛鍊身體外,更喜歡寫點東西,寫來寫去也就寫了這么多。在熱心人的鼓勵下,我將其歸類整理成冊出版,奉獻給長期關注和關心、厚愛我的讀者、朋友。這是我的一點心意,也是我的榮幸。
這個時期,我寫作的一個突出特點是,追求輕鬆,嚮往品位,在有益身心健康的同時,最好給人以閱讀的快感與樂趣。在選題和行文過程中,就有點隨心所欲。大都是碰到什麼或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寫自己熟悉、感興趣的,也涉獵一些陌生領域與問題,內容、題材較雜。但不論寫什麼、怎么寫,都儘可能整出點味道來,讓人有興趣去讀。而在腦海里能留點印跡、有點回味,甚至覺得有那么點意思和意義,則為高境界。這標準真不低,我努力去做了,至於效果如何,那就看讀者的評判了。
我對寫作雖有興趣與熱情,但從沒有到一發不可收的時候,總是寫完一篇後發愁再寫點啥,絞盡腦汁想題目。有一天,我在報上讀到一位著名作家寫的連載文章,是在回憶她的人生往事,真實感人,引起共鳴,喚起了我的美好回憶。該作家與我是同齡人,她講的那些事的背景、環境,包括人們的心理活動,也是我熟悉和感興趣的,她能寫,我何不也試試?受到啟發後,我就從我記事寫起,寫我那時的生存狀態,寫心境、談處境,也挖掘和展示他人的美好心靈,有著濃濃的鄉土氣味與文化。文章放在網上後,許多網友跟帖、發表看法,點擊率很高。一位同事也是同齡人,他找到我說:“我是含著熱淚讀你的博文的。”並希望能讀到更多這樣的文章。這話我很當真,就一口氣寫了好幾篇。本書第一輯生活印記,就是這方面的一些內容。
需要說明的是,《大雜院往事》那篇長文,實際上是創作,基本事實是真實的,客觀現象也存在,只是在事實的基礎上進行了加工,有虛構成分,真實姓名隱去了,但都能找到那些人的影子。
我對廣播情有獨鐘,甚至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收集在這裡的那些工作紀實性小文,是我對廣播的認識與理解,也是做記者的體會與感悟,是一種情感的表露;而那些雜感短論,則是我在讀書讀報和實踐中遇到什麼問題,有感而發的東西,其中,《我是誰》那篇文章是我隨隊伍走基層的額外收穫。本來沒有寫這方面內容的任務,所見所聞實在感觸太深了,不寫出來有點不安的感覺。文章發表後,真得到不少誇獎,被好幾家書刊登載或收錄。還有幾篇,是我為同事、領導和親戚朋友出書所寫的序言或簡論,反映也不錯。
我平時想問題、寫東西,喜歡三句話不離本行。隨著閱歷的增長,這些年對評論格外關注起來,覺得它是個好東西。碰到好的評論時,就由閱讀上升至欣賞,細琢磨,反覆體味,興奮之餘便將所感所獲整理成文,發表在部落格上。就這樣在一段時間內斷斷續續寫了十來篇,引來不少網友的關注和小議,備受鼓舞。有的網友感到新鮮,認為竟有人海闊天空式地聊這種事;也有的網友說我的小文章是所謂散文式的論文。這都是溢美之詞,雖很感激,但不敢當。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那些文章都是我的真實感受,也是多年積累、體會的聯想,用平時說話的方式表達而已。
放在書的最後幾篇域外見聞,是我去年年底到澳大利亞探親時寫就的。雖然膚淺,但我是從一個中國公民和一個記者的雙重視角,去觀察事物、發現問題;掌握的是一手材料,談得是真實感受,還是有些特點和新意的。
借出書之機,我要特別感謝王長田同志,他是我的同鄉、朋友。多年來,他憑藉黨的好政策與智慧,在家鄉那片熱土上頑強拼搏,開創了一片新天地,造福一方,為國家、為社會作出不少貢獻,也給予我幫助與支持。同時,我還要感謝中國廣播網及其博主們,是他們成全了我的這些文章及該書。他們用心良苦,曾將我的一組文章作為掘客排行榜,長時間掛在部落格頁面上,擴大了影響。我的博文點擊率一度突破百萬,達一百三十多萬,這可不是個小數目。我想將這些電子產品原封不動地印刷出版,定會有著另一種不可替代的價值與意義。
作者
2012年12月於北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