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策展人卷:在中間地帶(在中間地帶)

當代藝術·策展人卷:在中間地帶

在中間地帶一般指本詞條

《在中間地帶》收錄了著名策展人侯瀚如早期的系列文章和訪談,其中指涉的很多問題於今 天的藝術現狀猶有啟發,如中國當代藝術如何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尋求某種定位;作為源自非西方文化的移民如何在西方生存並有所作為;高速後期資本主義擴張給社會、文化以及政治體制帶來的以私有化為徵兆的破壞,以及文化藝術和公共服務系統如何以有效方式面對並抵抗之。

基本介紹

  • 書名:當代藝術·策展人卷:在中間地帶
  • 作者:侯瀚如
  • 類型:藝術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5507873, 751550787X
  • 外文名:On The Mid-ground
  • 譯者:翁笑雨
  •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 頁數:341頁
  • 開本:32
  • 品牌:金城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①侯瀚如作為一名“從中國到法國,再到美國定居,再加上時常奔走於世界各地”的策展人,“在中間地帶”是對侯瀚如狀況的最好詮釋,他的這種切身經歷又使得他對於“中間地帶”的體會深切且精闢。②作者侯瀚如第一本中文著作。

作者簡介

侯瀚如是國際知名的批評家和策展人。1963年出生於廣州,現居住在巴黎舊金山。先後策劃的展覽有 “運動中的城市”(1997—2000)、上海雙年展(2000)、光州雙年展(2002)、威尼斯雙年展等。他是很多國際機構,如沃克藝術中心、所羅門·R·古根海姆博物館(紐約)、熊本當代藝術博物館、De Appel基金會(阿姆斯特丹)、上海外灘美術館等的顧問。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從中國到國際
1.1 走向一種“非非官方藝術”
1993年—1995年中國大陸當代藝術的某種傾向
1.2 走出中心
1.3 “新國際主義”·熵·中國藝術家·西方藝術體制
1.4 第三空間生存策略:關於 1990 年代海外中國藝術家狀況的對話
1.5 在中間地帶
中國藝術家、出走和全球藝術
第二章 從流放到全球
2.1 面對未來之牆
2.2 某種必要的“變態”
——回憶、現實、家、流亡……及其反面
2.3 徹底流放?——路上筆記
2.4 作為主題的千禧年:2000
2.5 走向新的本地性:
釜山國際當代藝術節與”全球化藝術”
2.6 我家是你家,你家是我家
2.7 動態休止或另類全球合作:一個理想的提案
第三章 全球城市和藝術
3.1 香港等等
3.2 填補城市空洞:中國城市的高速膨脹與藝術介入
3.3 透明度、複雜性、真空以及行動
3.4 他們棲身於運動中……
艾華蓮和侯瀚如
3.5 運動中的城市
侯瀚如和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
3.6 上海,一個赤裸的城市
—— 2000年上海雙年展策展筆記
第四章 訪談、文章、對話
4.1 極端的情境是美麗的:與侯瀚如的對話
卡羅林·特伊
4.2 信息和批評性空間:與侯瀚如的對話
—— 沃特·戴維茨和泰勒·凡邁爾海格
4.3 跨學科對話
——訪談侯瀚如
4.4 侯瀚如訪談錄  致謝

後記

“在中間地帶”是我一路走來能想到的最神奇的短語,我認為它是這本書最切題的書名。
此書獻給我的父母——侯寶源和王小薇,我的妻子艾華蓮以及我的女兒仲儀。我想像不出用更好的方式來表達他們對我的愛、理解和支持,毫不懷疑,這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我也要深深地感謝我家庭的其他成員,不管從私人的還是專業的“家庭成員”,不管他們住在國內還是國外,他們都對我在《在中間地帶》中體現的日常工作具有非常大的幫助。
我特別要深深地感謝羅伯特·伯納歐,這本書的發起人和出版商,全靠他的熱情和支持,本書才得以出版,余小蕙仔細地編輯了這些文章。她的文字和與她的評論性對話增進了本書的質量。歐寧是我認識的一位最具原創性的設計師和文化活動家,他為本書所做的設計精妙,令人驚喜地挑戰著我們的慣常經驗。在我手稿的轉錄過程中,希蓓和劉端玲提供了必要的幫助,她們的努力是本書出版不可或缺的環節。帕梅拉·肯博(Pamela Kember)的校對,Tessara Thomson、Francesca Jordan、羅伯特·伯納歐和余小蕙也為本書的出版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我也深深地感謝我的同事高名潞、傑羅姆·桑斯、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卡羅林·特伊、安妮特·巴爾克瑪、漢克·斯拉格,沃特·戴維茨和泰勒·凡邁爾海格,他們與我合作或採訪我,不少朋友在本書中沒有被提及,但他們在我的生活中起了重要作用,在與他們的對話或合作中,他們的思想、想像和行動對我有非常重要的啟發。
我同樣感謝我的朋友們和組織者,他們允許我在這本書里使用他們的視覺和文本檔案,不管是他們創作的還是由他們出版的。原則上我主張公開著作權。然而,我最為關注的是尊重個人藝術家的作品和表達。沒有他們,我們的社會將難以持續,我們的生活將變得非常單調。如果我無意中忘記了提及某些著作權擁有者,或者感謝某些人士,還請宥諒。

侯瀚如
2002年3月

序言

前言:永遠的中間地帶


自從《在中間地帶》英文版出版以來,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個年頭了,而書中收集的也是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的老舊文章,應該說頗為不合時宜了。然而,回過頭來看,其中涉及的不少課題似乎還是於今天的現狀有所指涉,以致一針見血的。例如,中國當代藝術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如何在國際上尋求某種定位;作為源於非西方文化的“移民”藝術家和知識分子如何在西方生存並有所作為;城市化作為全球化的動力對於現有的民族國家的地緣政治格局的衝擊;還有,高速的後期資本主義擴張給社會、文化以及政治體制帶來的以私有化為徵兆的破壞,以及文化藝術和公共服務系統如何以有效的方式來面對並抵抗之,如此等等的爭論正是處於白熱狀態。尤其是在一切仍然方興未艾、蓬勃發展的中國,有關這些課題的辯論似乎猶有價值。所以,當各方友人提議把這本頁面漸黃的文集翻譯成中文出版時,我也就欣然答允了,期望這些原來多是針對寫作當時之“時事”有感而發的文字,也能為今天熱烈而深入的文化研究和討論提供某些佐料。
《在中間地帶》起名於我和一些密友之間談論我們這些遊子的處境的對話。在中間地帶,有點兩頭不靠岸的意味,適合於用來為“無家可歸” 的尷尬處境作自我解嘲式的辯解。但是,最終,這個說法體現的確實是我一向對於自我生存狀態和身份認同的定位。近二十多年來,我離開“故土”在“海外”生活和工作,自然是處於一種游離變動的狀況。從中國到法國,再到美國定居,再加上時常地奔走於世界各地,看來沒有比在中間地帶更形象的形容了。然而,在我的心目中,其實遠在離開中國之前,我就認定,一個當代的公民,必須是他或她所處的社會和時代的批判性的見證者,並需要身體力行地為自己的社會和時代提供解構其各種本質主義(民族主義、沙文主義和種族主義之類正是其登峰造極的極端化意識形態表現,而獨裁和法西斯乃是其行動的方式)的精神束縛的想像和方案,以使得每一個個體能夠自由選擇其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身份認同。我們是生而自由的世界公民,正是因為如此,我,應該說還有我的志同道合者,或者說我們,才會去選擇藝術、文學、哲學以及各種研究社會、歷史和人文的工作。把自己放在一個與為(廣義上的)官方所認定並且為權力體制所確立的觀念和價值保持“批判的距離”的立場上不僅是一種專業上的必要,同時更是一種生死攸關的生活抉擇。因此,要不違心地生存下去,我們必須想像、開拓並且堅守我們的中間地帶,一個在一切確定性、本質主義及其權力體系之外的第三空間。
生存於中間地帶——不僅是地理上的第三國,而且是一種生存方式的徹底改變:永遠在不同的國家和文化之間遷移——不論是物理上的位移還是精神上的天馬行空,由此而鑄成的身份注定是多重的、複雜的、混血的;既是全球的又是地方的,既是個人的也是公共的,並且不斷地衍生新的內容和實質,進而影響所到之處的社會現實的變化。簡言之,這體現了所謂與“全球一體化(同質化,英文的globalisation)”相對的,以多元化為前提的“世界化(法文的mondialisation)”的精義。即在遷移於不同國度和文化之間,以及在與之談判的過程中,我們在製造種種新的現實演變的方案和實驗,由此衍生出新的現實本身,亦即製造新的世界,這個世界是全球性的,也是多元共存的,並且是不斷變動和更新的。今天真正有價值的時代產物,包括藝術、文學、哲學和其他領域的創作,其實在根本上都體現著這種混血和過渡的性質。中間地帶,正是創造的樂土。
作為一個以藝術、文化評論和展覽策劃為主要專業活動的寫作者,我認定,立足於這樣一個中間地帶,對時事和歷史保持距離,是我思考和實踐的起點。同時,無獨有偶,我生活在一個非母語的環境裡,一切的思維、想像和交流都是透過“他人的”語言來進行的,無意中,“他人的”語言已然變成了我的新母語。但是這種新母語永遠是借來的語言,不可能盡善盡美。另一方面,原來的母語(其實,我的母語是哪一個?粵語還是國語?這本身就是一個難以確定的命題)也因為時代和社會交流方式的變化而“與時共進”了,時常令我無所適從,最終我只好在一種語言的中間地帶里討生活:用非母語——英語和法語——來寫作。 無可否認,這種選擇是有著嚴重缺陷的:無法真正精到地把握該語言的文學和詩意的精髓。但同時,這也是一個與“他人”不斷交流和翻譯的過程,我們可以在理解、誤解“他人”和與之談判、融合的過程中產生和發明新的意義。實際上,這體現的幾乎是每一個人在當今時代的全球化生活、思想和表達的最真實的狀況。也許,關於我們時代的大量文化、藝術、社會和政治的課題,以其本身固有的混血性質而言,使用不純粹的非母語可能是最為合適的方式。如同眾多學者所主張的,文化之間的翻譯從來都是人類文化歷史進展的動力和文化存在的根本方式,認同這一點在我們的時代尤其重要。這是一個不同的全球化觀念互相對峙和爭奪的時代,各種獨裁的強權體系試圖以或是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筆下的“老大哥(Big Brother)”頒令的大一統官方語言,或是自由資本主義的、以消費主義為目的的、傳媒式的、奇觀式的(spectacular)的、把語義簡化到“品牌化”(branding)地步的“國語”,來對每一個自由和智慧的個人實行洗腦,以使整個社會徹底奴化為服務於其利益的工具。與此相對,越來越多的個人和集體正在覺醒過來,堅守語言的多樣性、豐富性、複雜性,以至混血性,以多元化來抗衡大一統的霸權。在這種情勢下,我們必須發動我們的想像力,創造我們中間地帶的語言,游弋於不同的文化之間,尤其是各種文化的邊緣和另類的空間和狀態之間,以語意的不穩定性和開放性來拒絕被任何主流的強權控制——拒絕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所說的語言的法西斯主義。這種法西斯主義不是不許別人說話,而是強迫語言的使用者按規定的方式和語意去說話。中間地帶的真正意義,就在於建立這種拒絕被奴化的語言烏托邦。換言之,這也引導我們去想像開放和自由的政治烏托邦。
巴特提出文學通過與語言捉迷藏般的躲躲閃閃,運用對語言固有形式結構施展“騙術”的把戲來從語言的法西斯主義中解放出來。文學的不可捉摸和多元多變,特別是其自成一體的中間地帶或者第三空間式的地位,有力地體現著一種徹底的自由。藝術作為不可言說的第三空間,一個永遠需要貼近但永遠無法用文字語言翻譯的中間地帶,而描述和傳達這種中間地帶的涵義和價值的語言——藝術評論的語言,自然也是這箇中間地帶的一個部分。正是這樣的語言“把戲”指向著我們智慧和心靈的自我解放之道。
今天,這本以英文出版的文集得以翻譯成中文出版,這實際上又是在本來就混雜和複雜的表達上加上了一層新的模糊性和不可避免的誤解。但是,這也給予了作為原作者的我一個和使用中文,或者說至少是我母語的一個部分(國語或國語)的朋友們進行交流,以至接受他們評判的一個機會。同時也算是給予多年來鼎力支持我而又無從閱讀外文的父母、親友和師長學友們的一個小小的交代。最後,這也可以視為我工作的一個新的中間地帶吧! 為此,我特別要感謝促成此事的、與我共事多年或者新近結識的“戰友”們:余小蕙作為原書的編輯,歐寧作為原書的“共謀”(策劃、設計和中文版的發起者),艾華蓮(Evelyne Jouanno)、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傑羅姆·桑斯(Jérôme Sans)、高明潞、卡羅林·特伊(Carolee Thea)、沃特·戴維茨(Wouter Davidts)和泰勒·凡邁爾海格(Tijl Vanmeirhaeghe)、安妮特·巴爾克瑪(Annette W. Balkema) 和漢克·斯拉格(Henk Slager)作為合作者, 李如一、翁笑雨和周偉馳作為譯者,董冰峰作為最終促成中文版出版的“媒人”;同樣重要的是中文版出版者蜜蜂出版公司的張業宏、周凌及其同事,英文原版出版者Timezone 8 (東八時區)的羅伯特 · 伯納歐(Robert Bernell)和他的同事,以及不一一細列的各篇文章的原出版者。當然,我不能忘記多年來給予我精神的養料和靈感的藝術家和各位同行。最後,我最深切的感激要給予我的生活和精神的最親愛的伴侶和支持:我的妻子艾華蓮和我的女兒Kim(仲儀)。
中間地帶就是我的,也許還有你的,或者說,我們的,永遠的生存之地……

侯瀚如
2013年3月19 日,舊金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