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特萬戶

土默特萬戶,明代東蒙古六萬戶之一。亦稱“十二土默特”。屬右翼3萬戶。一說其名稱源於古老的“禿馬惕”部落。明代,由右翼的蒙古勒津(滿官嗔)、多倫土默特(多羅土蠻)等12個大部落及若干小部落組合而成,故統稱十二土默特。最初由非元裔的異宗領主分別率領,因戰亂而不斷遷徙。滿都魯(1475-1479)時,蒙古勒津是這一集團的代表,其首領脫羅乾、火篩父子助大汗翦除權臣癿加思蘭,火篩以功尚滿都魯次女伊錫克公主。弘治十三年(1500)以後,火篩率部與永謝布、鄂爾多斯進入河套。正德五年(1510),達延汗統一蒙古,封三子巴爾斯博羅特為右翼3萬戶濟農,由四子阿爾蘇博羅特接管多倫土默特等部。巴爾斯博羅特次子俺答成年後,利用濟農的優勢,占據十二土默特,成為萬戶的首領。嘉靖(1522-1566)間,俺答率部參加六征兀良哈萬戶,以出色戰功獲得汗號,勢力陡增,迫打來孫汗率察哈爾部東遷於遼河,遂占據其舊牧地。同期,俺答汗率本萬戶進入豐州灘,收納漢族兵民,興辦農業、手工業,先後修建大板升、庫庫河屯(今呼和浩特)等城鎮,致土默特於極盛時期。自此,豐州灘亦改稱土默川。俺答汗又西征瓦剌,進兵青海,命其子丙兔留駐青海,故青海亦有土默特的分部。隆慶五年(1571),俺答汗與明朝達成封貢協定,被明廷封為順義王,子孫世襲,自此該萬戶亦被明朝稱為“順義王部”,明人稱該萬戶擁有“六大部、一十二哨,東六、西六分巢”。在俺答汗倡導下,該部率先引進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開創了蒙藏關係的新時期。俺答汗卒,其妻三娘子主政近30年,因王位承襲屢起紛爭,勢漸衰。崇禎元年(1628),被察哈爾部林丹汗征服,其一部遷至今遼寧朝陽、阜新一帶。五年(1632),後金兵進土默川。林丹汗西走甘肅,俺答汗五世孫俄木布率部投降後金。入清,歸綏遠將軍管轄。順義王世系如下:俺答汗(1571-1582)-辛愛黃台吉(1583-1586)-扯力克(1587-1607)-晁兔台吉(早逝,未繼王位)-卜石兔(1613-162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