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萬戶,明代東蒙古6個大部的統稱。蒙文史籍雲,元惠宗(順帝)逃離大都(今北京)時,從各地脫出6萬蒙古人眾(一說10萬人眾),分散於漠南、漠北各地。後逐漸形成6個大部(萬戶),分左、右翼,分別由元裔的大汗、台吉率領,或非元裔的丞相(宰桑)、太師等賽特帶領,處於封建割據狀態。左翼3萬戶是察哈爾(插漢兒)、喀爾喀(罕哈)和兀良哈(烏梁海);右翼3萬戶是鄂爾多斯(襖兒都司)、土默特和永謝布(永邵卜)。每萬戶又分為若干鄂托克或擁有若干屬部。達延汗統一蒙古後,將6萬戶作為軍、政建制,由大汗領左翼3萬戶,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分封濟農領右翼3萬戶,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廢除賽特等異宗領主,由11子分領諸部,作為世襲領地和屬民。達延汗卒後,兀良哈萬戶反叛,兵敗被併入其他5萬戶。入清後,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盟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