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舞龍

土家舞龍

德江土家舞龍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改革開放後,舞龍在村寨和縣城得以恢復活動,但舞龍的套路、技藝不如從前。1990年起,舞龍活動集中體現到縣城,每年春節期間,縣城觀看舞龍達到6至8萬人,舞龍比賽的規模與規格一年勝過一年。

2005年12月29日,省政府批准德江土家舞龍為省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土家舞龍
  • 地理標誌:貴州德江
  • 批准時間:2005年12月29日
  • 非遺級別:省級
德江縣境內民眾歷來愛龍,有許多關於龍的傳說、神化,一些地名、物名都帶“龍”字,如:潮砥鎮有青龍咀(青龍嘯月)、官宅龍頭點水、接魚坎鯉魚跳龍門、民居木窗龍雕、儺堂神案上繪龍、民間繡花龍圖案,長堡鄉有龍滾溏、望牌龍石樑,沙溪鄉有龍掉頭、黃壩有龍洞壩,錢家鄉有黃龍坪,青龍鎮有南客大龍阡、南客有青龍山、解家渡有古龍門、安家壩有滾龍望月,平原鄉有長春洞內龍虎池,龍泉鄉有梁家壩九龍屯(號軍營遺址),楓香溪鎮有九龍柳、石墓龍雕、民間藝人龍頭拐杖,穩坪鎮平頂壩民居石雕、木雕龍造型,高山鄉有綠溪龍潭,泉口鄉有林場滾龍潭,荊角鄉有黃龍泉,堰塘鄉有關口龍塘,穩坪鎮有坨砥石墓龍雕、平頂古龍門。
龍燈按製作材料分草龍(旱龍)、箍龍、布龍、紙龍4種;按“五行”分青龍(屬木,位居東方)、紅龍(屬火,位居南方)、綠龍(屬金,位居西方)、藍龍(屬水,位居北方)、黃龍(屬土,位居中央)5種;按長短分大龍(30至50米)、小龍(俗稱龍崽,10至15米)2種。縣城龍燈一般為9節,最多達49節,長400餘米;每一節有一根固定的撐棒。龍的骨架用荊竹、楠竹或斑竹編扎,麻絲作鬍鬚,豬尿包(膀胱)作眼睛,後用繩子將龍頭和各節連線,罩上龍衣,貼上鱗片,配以牌燈和魚兵蝦將,龍頭、龍尾分別畫上“日”、“月”,用硃砂對龍眼點睛。舞龍表演由燈會統一指揮。
土家舞龍源於農曆5月20日(龍匯)“扎草龍”求雨,人們為感謝龍神恩德,祈求歲歲平安,後來演變為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日舉行,既增添節日歡快、熱鬧的氣氛,又祈望來年風調雨順。其內容主要包括起水(祭水)、亮龍、送貼子、入戶舞龍、送龍寶、賽龍、炸龍(元宵節)、燒龍等環節。起水,即把龍送到河邊祭祀,焚香燒紙,請龍王下凡,有口令:“唉!正月裡來正月正,有請龍王到民間,與民同樂享太平,鬧鬧熱熱過新春”。眾人一陣和喲。後吹長號3聲,鑼鼓敲著“長路引”(調子“強、強、強、燈,……)離開。亮龍,即到主街道和居住人口密集的大村寨遊玩一圈,向民眾示意,作好迎接舞龍的打算和準備。送貼子,即燈會派人挨家挨戶送迎接舞龍的通知。當年有喪事的人家,為表達對親人的哀思,一般3年不接燈,燈會不列入恭賀對象。入戶舞龍,即龍燈入戶拜年,有口令:“唉!八字朝門大大開,金銀財寶滾進來,龍燈前來賀新喜,永保子孫萬年發”。主人回唱:“唉!玩龍之人真辛苦,東家玩來西家舞,穿破幾雙麻板鞋,擊破幾面大鑼鼓”。雙方口令完畢,主人放鞭炮接龍進屋,龍頭對著堂屋“香火”點頭3次,屋內舞3圈後進入舞龍正戲,其間有若干口令表達對主人的深情祝福,在眾人的么喝聲中顯得熱鬧非凡。舞龍結束,主人多以糖果、菸酒、錢物相送,有的還要請吃夜宵。送龍寶,每條龍準備若干龍寶(用紅紙做成的圓球),贈送龍寶給主人家,以示得到龍神更多恩賜;贈送無子戶,祝願早生貴子傳宗接代。賽龍,正月14日(縣城趕集日),各路龍燈齊聚縣城遊行比賽,龍燈在前面開路,“亭子”在後壓陣。扎亭子多以“常娥奔月”、“鵲橋相會”、“梁山伯與祝英台”、“劉海砍樵”、“薛仁貴征東”、“穆桂英掛帥”等為題材,以竹子、宣紙、鮮花、木料為原料,在車子上編扎五彩繽紛的各種圖案,有橫幅“向全縣人民拜年”,場景蔚為壯觀。表演藝術體現在逗寶人手舞鐵釵,鐵釵上有滾動的彩珠,忽高忽低,左右晃動,因勢利導,把龍頭逗得左右搖動,上下仰臥,在大街小巷蜿蜒穿梭,來回翻滾。龍尾巴,一般都是男扮女妝,背上背一“假孩”,表演格外詼諧、滑稽。
土家舞龍歷經多年探索,已創造出一套完整的舞美動作。文套動作有“龍滾繡球”、“龍盤蓮花”、“畫眉跳枝”、“鴛鴦穿蓮”、“孔雀進街”、“喜鵲含芝”、“鯉魚撒仔”、“猛龍跳澗”、“二龍戲水”、“雙龍抱柱”、“黃龍纏腰”等;武套有“飛龍上天”、“騰雲駕霧”、“楓樹盤根”、“雙龍搶寶”、“筒車翻堰”、“青龍滾江”等。此外,還有“龍騰雲”、“龍翻沙”、“龍滾潭”、“龍撒仔”、“龍翻身”、“龍擺尾”、“龍出洞”等。每年正月十四、十五(農曆),境內民眾扶老攜幼,跋山涉水,雲集縣城,觀看舞龍盛會。盛會的隆重一年超過一年,毗鄰思南、鳳岡、務川、沿河、秀山等部分民眾及省城客人,專程趕赴縣城觀賞舞龍表演的不計其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