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方言

土家族方言

土家族方言是土家族特有的民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語支的歸屬尚未確定。文字資料很少。現在除少數地方外,土家族語言已逐漸消失。在歷史上,湖北省恩施地區和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曾廣泛使用土家方言,在隋代就有荊州多雜“蠻左”,“其僻居山谷者,語言不通;在宋代,“施州之地”;“鄉者則蠻夷,巴漢語相混”;清代中葉,還有“里籍老戶,鄉談多不可解”的記載。在史籍中,有許多以土家方言命名的人名,在現實地名中,還存有許多土家方言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家族方言
  • 語系:漢藏語系藏緬語族
  • 人口分布:雲貴高原、武陵山、大巴山
  • 當地語言:土家方言、漢語
土家族介紹,方言的由來,方言的分類,一字方言,二字方言,三字方言,四字方言,五字方言,對話方言,

土家族介紹

土家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雲貴高原東端余脈的大婁山、武陵山及大巴山方圓10萬餘平方公里區域,分布於湘、鄂、黔、渝毗連的武陵山區。漢族人大量遷入後,“土家”做為族稱開始出現。土家族人自稱為“畢茲卡”,意思是“本地人”。1956年10月,中共中央通過民族識別,確定土家族為單一民族。1957年成立了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又成立了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其後又相繼成立了酉陽、秀山、石柱、長陽、五峰、印江、沿河等民族自治縣。2010年10月18日,中國民間文藝協會授予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中國土家山歌之鄉”稱號,並於10月18日舉行授牌儀式。土家族通用語言為土家方言和漢語。

方言的由來

土家族方言是土家族特有的民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語支的歸屬尚未確定。文字資料很少,由於與漢族雜居後,漢族語言逐漸成為各民族間共同的交際工具。現在除少數地方外,土家族語言已逐漸消失。在歷史上,湖北省恩施地區和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曾廣泛使用士家方言,在隋代就有荊州多雜“蠻左”,“其僻居山谷者,語言不通;在宋代,“施州之地”;“鄉者則蠻夷,巴漢語相混”;清代中葉,還有“里籍老戶,鄉談多不可解”的記載。在史籍中,有許多以土家方言命名的人名,在現實地名中,還存有許多土家方言地名。

方言的分類

一字方言

(6): “咂”-喝;“逮”、“拜”、“搞”-吃;“勻”-分;“耍”-玩。

二字方言

“少午”午飯、中午飯;“火色”-紮實、厲害、能幹、鋼性好、不好對付;稀客”-很久未見面的客人;“醒事”-懂事、成熟;“認紅”-主動承擔某過錯;“答白”-答應、理睬;“男客”-丈夫;“女客”、“堂客”-妻子、老婆;“哈數”-本事、把握、心中有數;“搞頭”-板眼;“整酒”-喜事請客;“禮新”-規矩;“過門”-見面;“噠打”-摔跤;“喝煙”-休息;“背失”-倒霉、運氣不好;“殃酸”-裝模作樣;“奈逮”-髒;“利索”-乾淨;“格外”-見怪;“廓人”-團結人;“過中”-吃中餐;“消夜”-半夜吃東西;“打發”-⑴消磨時間,⑵長輩給晚輩饋贈錢物;“失隔”-出災禍;“合式”-相配、相好;“廓尺”-丈量尺寸;“搬勁”-較量,比一比;“攏堆”-在一起,集中;“擺長(chang)”-講故事;“散夥”-分開,結束;“扯蛋”-管閒事;“對爪”-面對面;“親家”-結婚男、女方父親互稱;“老手”-經驗豐富;“顯眼”-明顯;“賞新”-首次享受;“差火”-做事不可靠;“本分”-老實;“索性”-乾脆;“要得”-可以;“後生”-年輕人;“殃疲”-打不起精神;“摩疲”-動作慢;“溜唰”-動作快;“那門”-怎么;“眼紅”-怕別人超過自己;“打裹”、“打絞”-糾纏在一起;“嘎式”、“駕麥”-開始; “高頭”、“皮上”-上面;“絞伙”、“扯伙”-共同,共用;“扯皮”、“搞筋”、 “割裂”-鬧不團結;“扯能”、“耍皰”-驕傲,出風頭;“煽經”、“煽調(diao)子”-出點子;“吹牛” 、“日白”-聊天。

三字方言

(35):“哈咯咂”-驚喜,驚嘆;“搞拐噠”-糟糕; “噠撲趴”-面朝地倒下;“仰翻叉”-背朝地倒下;“掉底子”-不爭氣,沒出息;“打平伙”-共同享受;“郎場兒”-地方;“混混兒”-遊手好閒的人;“繃面子”-想盡辦法為人;“殃長(chang)伙”-令人失望;“細娃兒”-小孩、未成年人;“鬼名堂”-辦法、花樣;“搞拐地”-不好交待;“挨哈著”-等一會兒;“二黃腔”-不懂道理的人;“低嘎兒”-份量少; “短陽壽”-不得好死;“精角兒”-聰明的人;“扁擔挑”-老姨(一);“特寶兒”-愛出風頭的人;“吹牛角”-打鼾;“菸袋話”-俏皮話;“日古子”-不正經的人;“白搞噠”-前功盡棄;“莫打茬(cha)”-別分散注意力;“躲貓兒”-捉迷藏;“殃勁兒”-消退,沒有希望;“港港”-一會兒; “男客家”-已婚男人;“姑娘客”-已婚女人;“矮打杵”-身材矮小的人;“昨兒鍋兒、今兒鍋兒、明兒鍋兒…”-昨天、今天、明天;“江岔子”,“江蹬子”—階梯,石階。

四字方言

(19):“k咂伙兒的”-驚奇;“打董董兒”-裸體;“白痴納卡”-臉上顏色不好;“要不要得”-可不可以;“格里逢外”-與眾不同;“正兒八經”-認真;“外打正著”-得心應手;“見子打子”-見機行事,做事主動;“吃么荷兒”-白吃,貪占便宜;“尖尖老殼”-狡猾的人;“扯混老兒”-做夢;“蛋不納岔”-無關緊要;“一哈哈兒”-一會兒;“鑽牛角尖”-鑽空子;“黃毛Y頭”-即將成人的女孩;“扯鍋巴蛋”、扯野葛藤”-管閒事;“那門開交”、“怎么得了”-收不了場。

五字方言

(4):“砍腦殼死的”-沒有好下場;“打窩屎主意”-想歪點子;“死無亂時用”-不聰明;“相今魔方兒”-千方百計想辦法。

對話方言

人-畜(畜)(6):只要用下述方言對著畜(畜)講話,畜(畜)就會留步或朝你面前走來,且畜(畜)互不打攪。如:“哇…”-犁田時牛會立即停下;“咩…”-羊會得意地向你走來;“喔…”-生狗會回頭看,熟狗會搖頭擺尾地跑到你面前來;“邏…”-豬會發出聲並站立起來;“咪…”-貓會到你面前與你親熱;“啄…”雞會到你面前唱歌覓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