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土家族哭嫁歌
-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型:民間文學
- 遺產編號:1056 I-112
歷史淵源,主要內容,內涵,流程,過禮哭,娶親哭,發親哭,類型,具體內容,藝術特色,結構特徵,表演形式,演唱方法,傳承意義,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嶺南嫁女之日,新人盛飾廟坐,少女亦盛飾夾輔之,迭相歌和,含情淒婉,各致殷勤,名日“送老”,言將別年少之伴,送之偕老也。其歌也,靜江人倚《蘇幕遮》為聲,欽人倚《人月圓》,皆臨機自撰,不肯蹈襲,其間乃有絕佳者。凡送老皆在深夜,鄉黨男子群往觀之,或於稠人中發歌,以調女伴,女伴知其謂誰,亦歌以答之,頗窮中其家之隱匿,往往以此致爭,亦或以此心許。
到了清代,一些地方志中出現了關於哭嫁歌的記載。如嘉慶年問湖南的《寧遠縣治》卷二,記下了該省南部五個州縣哭嫁歌的流行情況:
寧俗:於嫁女前一夕,具酒饌,集婦女歌唱。歌闋,母女及諸故伯姊,環向而哭,循疊相繼,達署乃止。此風不知始於何時,而道、寧、永、江、新五州,如出一轍。
清末光緒年間,廣西《遷江縣誌》卷三有:
婚嫁,女家於前三日,請親友婦女,終夜唱歌,謂之“離別歌”,言其別父母兄弟之情也。又謂之“送老歌”,言其姑表姊妹,送之偕老也。
民國初年以後,關於哭嫁歌的記載多了起來,如胡樸安的《中華全國風俗志》、劉萬章的《廣州舊婚俗》、王興瑞、岑家梧的《瓊崖島民俗志》、黃占梅等主修的《桂平縣誌》,以及解放後的各種風俗志、婚俗志、地方志都有相關的內容。“從哭嫁歌文本內容來看,涉及封建社會生活較多,應該是這個時期才真正成熟並習以為俗的。近代,哭嫁之俗尤甚,有“不哭不發,越哭越發”之說。民國以後,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舊的婚姻家庭制度隨之變革,哭嫁歌亦失去生存的土壤,漸趨消亡。在現代社會,僅在交通閉塞、落後貧困的某些邊遠地區尚有殘留現象。
湘鄂川渝黔土家族聚居區處在長江上游與長江中游的交接地帶,“連山疊嶺和險峽急流,地僻民貧,易守難攻,歷史的節拍比外圍地區舒緩。北起大巴山,中經巫山,南過武陵山,止於南嶺,是一條文化沉積帶。古代的許多文化事象,在其他地方已經絕跡或瀕臨絕跡了,在這個地方卻尚有遺蹤可尋。”哭嫁歌便是其中一例。直至今天,在偏遠的山村,也還有姑娘在出嫁時哭嫁。雖然哭嫁之俗在本地曾盛行,至今尚存哭嫁遺俗,但有關土家族哭嫁歌的文獻材料卻很少,現可見的最早的是清乾隆時期著名土家族詩人彭秋潭(1748~1808)記載說:“十姊妹歌,戀親恩,傷別離,歌為曼聲,甚哀,淚隨聲下,是‘竹枝’遺意也。”還有一首竹枝詞:
十姊妹歌歌太悲,別娘頓足淚沾衣。
寧鄉地近巫山峽,猶似巴娘唱竹枝。
土家族新娘如果在出嫁時不哭,則表示對父母不孝順,毫無依戀。在土家族流傳著“會哭不會唱,姑娘沒人望”的傳說。唱哭嫁歌成了衡量女子德行的一個標準。所以,土家姑娘如果不會哭嫁,會被人恥笑。年代久遠,相沿成俗,哭嫁歌就是歷代姑娘們集體創作的文學珍品。
土家族哭嫁據《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及明《思南府志》載,在秦漢以後即有土家族人在此開墾耕耘、繁衍生息。古時,土家族的婚姻比較自由,只要男女雙方願意,並徵得族中土老師的準許,便可訂親、婚娶。隨著封建禮教的發展,土家族的自由婚姻和其它民族一樣,也逐漸被包辦婚姻所替代,講求“父母之命、媒約之言”,“門當戶對”等條件。
與此同時,土家族姑娘對包辦婚姻不滿而衍生的哭嫁現象就逐步表現出來並發展成內容豐富的文化現象。直至解放後,包辦婚姻的現象才得到基本遏制。不管婚戀形式如何發展,土家族姑娘在出嫁前亦喜亦悲的揮淚慟哭卻亘古不變。即使在民族交往頻繁,文化滲透迅猛的今天,土家族姑娘在出嫁前也要向前來賀慶的親朋好友獻上一曲曲悲歡離合的哭嫁歌。
與此同時,土家族姑娘對包辦婚姻不滿而衍生的哭嫁現象就逐步表現出來並發展成內容豐富的文化現象。直至解放後,包辦婚姻的現象才得到基本遏制。不管婚戀形式如何發展,土家族姑娘在出嫁前亦喜亦悲的揮淚慟哭卻亘古不變。即使在民族交往頻繁,文化滲透迅猛的今天,土家族姑娘在出嫁前也要向前來賀慶的親朋好友獻上一曲曲悲歡離合的哭嫁歌。
主要內容
內涵
所謂哭嫁,亦稱“哭出嫁”、“哭嫁囡”、“哭轎”、“開嘆情”、“啼慘切”,是土家族新娘出嫁時履行的一種用歌聲來訴說土家族婦女在封建買辦婚姻制度下的不幸命運和對自己親人的眷戀不捨之情的哭唱儀式活動。
哭嫁歌就是在哭嫁這一哭唱儀式上所唱的抒情歌謠;是哭嫁儀式活動所構成的固定曲牌及固定詞章。其音調大都來源於土家族山歌,有又哭又唱、只唱不哭和只哭不唱三種。哭聲低沉、短促、嗚嗚咽咽,氣氛哀怨、悲切、憂傷;聲調舒緩、昂揚,接近於朗誦調;也有漢語哭唱和土家語哭唱兩種。 哭嫁一般在晚上,屆時和新娘要好的姐妹和親鄰少女婦嫗邀約待婚姑娘家的住處陪哭,一直哭到娶親之夜。
流程
土家姑娘在接到男方通報結婚日子前十天半月,就不再出門做活。也有前一個月甚至三個月就已揭開了哭唱的序幕。先是在閨房架一方桌,置茶十碗,邀請鄰中的未婚姑娘9人,連新娘共10人依次圍席而坐,哭起嫁歌來。新娘居中,叫“包席”,右女為“安席”,左女為“收席”。新娘起聲,安席接腔,依次哭去。不分晝夜。越臨近婚期哭聲越悲,往往通宵達旦,直哭得聲音嘶啞仍不停哭。 到了出嫁前一天(當地稱為“戴花”日)的晚上,是哭嫁的高潮。新娘的爹娘邀請親通宵歌唱,故稱“陪十姊妹歌”,也是土家族哭嫁的獨特形式。這段時間的哭唱內容相當豐富,但必須按著傳統禮儀進行,不能亂哭。順序一般為: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哭叔伯、哭姑舅、哭陪客、哭媒人、哭苦情、哭扯眉毛、哭花、哭梳頭、哭辭祖宗、哭離娘席、哭出菜、哭撒筷子、哭包露水帕、哭穿露水衣、哭穿露水鞋、哭打傘、哭踩斗、哭出門、哭上轎等。
“陪十姊妹歌”在三峽地區又稱“姊妹歌”、“伴女歌”,是一種只唱不哭的長詩結構形式的哭嫁歌,有成套禮儀形式,不能任意顛倒,專家稱為歌堂哭嫁歌。姑娘出嫁前一天晚上,邀請未婚女子九人,圍桌打廂而坐,新娘頭搭絲帕,行至堂前三拜九叩祖宗後,居中而坐,由新娘或最會唱的姑娘唱開台歌,接著是“坐歌堂”“數花”“盤歌”,最後是“送歌堂”。由新娘兄弟酌酒,依次傳杯輪唱或對唱,勝者享受糖食,負者罰酒,直至夜深始散。十姊妹歌多為一人領唱,眾女伴用同樣的曲調以襯詞伴和。唱到高潮處,在座的賓客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合唱。歌詞有回顧也有祝願,多為表達姑娘感懷父母養育之恩和出嫁前的離情別意,也有很大部分是關於孝順公婆、敬夫教子以及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希望。曲詞優雅,場面井然。歡樂時,輕快的節奏、跳蕩的旋律伴合著美麗的同句,生動地表達了姑娘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抒懷時,或高亢悠揚,或深情委婉,徐緩的節奏和柔美的音調中,蘊藏著姑娘深沉的情。
過禮哭
娶親哭
是指迎親的隊伍和花轎等到來時,新娘和陪哭的人一起哭。這時除了哭父母的恩德、教誨和親情外,也有哭嫁妝、哭媒人、怨親人的。如“我的老子我的爹,家裡家外勞累些,女兒就要出嫁走,嫁妝多少由你給,給的多了把不起,給的少了別人說,難為爹媽受搓磨”。體現了一個懂事的姑娘對父母的體諒和關愛。“女兒離家把嫁出,今日出嫁心不服,一恨媒人心刮毒,貪杯貪財吃魚肉;二怨爹媽心太粗,專聽媒人說好處,女兒愛的(你)偏不嫁,不看兒郎看家屋;三怨哥哥不做主,不念妹妹親骨肉,好花不栽向陽地,專栽砂岩背隱土。”這是對舊社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制度的控訴。其言詞之尖刻、比喻之形象,充分表現了土家姑娘的聰明才智和一個弱女子對不合理制度的不滿卻無奈的心情。
發親哭
是指娶親的人在新娘家吃畢酒宴,經雙方總管協商一致,準備迎新娘上轎,正式發親(即迎娶新娘)前的一場哭,也是三哭中最隆重,最壯觀的哭嫁。骨肉之情、別離之痛,縱有千言語萬語言也難以言表,親人們便以內容豐富的哭嫁來表達。這時哭的人員處新娘外,有母親、伯母、嬸娘、姑媽、舅娘、姐、妹、嫂子等一起哭,前來賀喜的滿堂客人無不為之動情。哭嫁歌“十月懷胎”是哭訴母親懷胎之苦、養育之艱辛的,其感情之真摯,聽了令人潸然淚下;“新娘十哭”更是一首歷數父、母、兄、嫂、弟、妹、叔、伯、舅娘等情誼的好歌。“一哭我的媽把我養大,女大就要到婆家;二哭我的爹當家勞累些,嫁妝多少由你給;三哭我的哥,兄妹也不多,正頭七月要接我;四哭我的嫂,待妹實在好,上敬老來下敬小;五哭我的妹,從小一頭睡,不知幾時能相會…….九哭天哭亮,聲聲哭爹娘,哭乾眼淚痛斷腸。十哭天已明,含淚別親人,吹吹打打轎出門。”此外還有“十勸姐”、“五更寒”等內容。
發親哭在眾人的勸導下,適可而止。而後,在總管的“發親”的一聲令下,伴著長號、大鑼和嗩吶的奏鳴(不興擊鼓、放鞭炮),在眾人的簇擁下由兄長背著新娘送上花轎,哭嫁便圓滿結束。親友們目送抬有新娘的花轎和好好蕩蕩的娶親隊伍漸漸遠區。
哭嫁時,哭者、陪者都可以盡情的抒發感情,一字一淚,非哭斷肝腸不可遏止。內容主要哭訴自己的身世和難捨親人的離情別緒,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和親友善待之情,其中也含有對親人的抱怨。還有哭罵媒人和勉勵新娘的內容。
類型
土家族哭嫁歌的類型大致有這么幾種:
1、由新娘主哭。接著親人們頂腔接聲勸哭。你一聲,我一聲,自然形成了一種多聲部合唱。
3、兩人對哭。出嫁時,新娘和母親、姐妹等又哭又唱,互相告別,表達依依不捨的情懷。
哭唱往往從新娘的哭訴開始,引起姐妹好友及母親的不捨和勸慰之情。姿勢多為坐唱,新娘手執手帕,用於擦淚,或用手揮動,藉以抒情。陪唱者圍坐在一起,低頭或相視而唱,為了勸慰對方,調節哭唱的起止、節奏、速度、力度等。哭唱者還會相互拍背、拍腿以傳達訊號。
具體內容
一是反對包辦婚姻的怨憤
如:哭父母
我的頭髮還沒有生根,我的牙齒還沒有長齊呀!
織麻紡紗做不起,背柴挑水做不起 ,
你們就狠心地把我推出門,
做人媳婦活受罪,做不會也要做了。
我的肩膀壓腫了 ,還滿不了人家的意。
十八指頭磨爛了,還順不了人家的心。
這日子怎么過呀? 早曉得這一天,
剛把我生下來時,為什麼不把我往泥潭裡泡了呢?
早曉得這一天 ,剛把我生下來時,
為什麼不把我往岩壩上丟了呢?
丟在泥潭裡,還要起個水泡泡哩,
丟在岩壩下,還能長一蓬草草哩。
又如:
我的父母,眼力好來志量寬,把我放到茅草山。
茅草山上草不張,盡長牛毛氈。
我的父母,聽媒講來聽媒音,把我坑害一平生。
先前我在大地方坐,現在卻不得在大地方過……
歌中怨訴了父母只聽媒人言,而不考慮女兒的想法,自作主張將女兒嫁了。女兒在哭的過程中即對父母作了委婉的控訴,也唱出了無奈與絕望。
對包辦婚姻的控訴,出嫁女子抱怨的對象不直接是父母,而是包辦婚姻的始作俑者---媒人,就成了出嫁女子控訴的罪魁禍手,往往把一腔怨恨潑在媒人身上。
罵媒人:
韭菜開花一二台,背時的媒人天天來.
蠶豆開花綠茵茵,背時的媒人嚼舌根.
豌豆開花夾對夾,背時的媒人想鞋襪.
板栗開花球對球,背時的媒人想豬頭.
你做媒人想飲酒,山上的猴子騙得走.
說活我的爹和娘,媒人死後變馬牛羊.
二是與親情道別,感謝父母養育之恩
隨著時代的進步,包辦婚姻逐漸減少,於是,傾訴親人間的骨肉分離便在土家族哭嫁歌中被表現的淋漓盡致,其淒涼哀婉,催人淚下,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如:哭哥嫂:
哭一聲哥來叫一聲嫂,難捨難分骨肉同胞。
兄嫂待妹千般好,為妹費心又操勞。
這大恩大德還未報,又得拜託二年高。
爹娘前代妹多行孝……
如:哭家人:
我的嬸娘我的叔,往時兄妹情義深.
我今搭了露水帕,今朝多了我一人.
人家老少都敢罵,送給人家當賤人.
我今穿了露水衣,難捨歌妹離別情.
人家老少都敢欺,哥呀妹呀兄弟呀.
我的哥呀我的妹,往日喊我喊的甜.
挨到哥哥十八年,如今竹子已砍斷.
哥哥不再有負擔,牽著手兒不覺得.
哭父母
在娘三年懷中滾,頭髮白了多少根。
青布裙來白圍腰,背兒過了多少山坳坳。
布裙從長背到短,這山背到那山轉。
風也吹來雨也打,爹娘把我拉扯大。
爹背曬成糊鍋巴,我娘瘦得象個風箏架。
……。
只道父母團圓坐,誰知今日兩離分。
哭聲爹來刀割膽,哭聲娘來箭穿心。
哭父
天上星多月不明,爹爹為我苦費心,
爹的恩情說不盡,提起話頭言難盡。
一怕我們受飢餓,二怕我們生疾病;
三怕穿戴比人醜,披星戴月費苦心。
四怕我們無文化,送進學堂把書念,
把你女兒養成人,花錢費米恩情深。
一尺五寸把女盤,只差拿來口中銜;
艱苦歲月費時日,挨凍受餓費心腸!
女兒錯為菜子命,枉自父母費苦心;
我今離別父母去,內心難過淚淋淋!
為女不得孝雙親,難把父母到終身;
水裡點燈燈不明,空來世間枉為人。
又如哭爺娘:
娘啊娘,我要走了吶,再幫娘啊梳把頭。
曾記鬢髮野花艷,何時額頭起了苦瓜皺?
搖籃還在耳邊響,娘為女兒熬白了頭。
燕子齊毛離窩去,我的娘唉,
銜泥何時得回頭? ……
哭同伴
同喝一口水井水,同踩岩板路一根;
同村同寨十八年,同玩同耍長成人。
日同板凳坐啊,夜同油燈過;
織麻同麻籃啊,磨坊同岩磨……
三是對未知生活的隱憂,惶惑
出嫁,意味著生活脫離父母的庇蔭而獨立支撐往後的日子。對“昨日之日不可留,今日之日不可知”的出嫁女子,於未知的新生活充滿了惶惑,迷茫。因此,哭嫁歌的內容就充滿了依戀,矯情的特色。
如:開聲哭父母:
太陽起來三重樓,我慢洗臉來慢梳頭。
隨到自己的父母住,父母雙手煮來單手遞。
吃完早飯碗一丟,想到哪去到哪去。
雞剛叫來天剛亮,我快洗臉來快梳頭。
隨到別個的父母住,急忙把飯煮好遞攏去。
筷子落地有人撿,娘兒分離無人留。
今後心想來望你,二姓父母不放口。
四是親人用哭對新娘表示祝福和勸解
親人對即將出嫁的女子用“哭”來表達出不捨之餘時,還對她們的未來生活充滿憧憬,希望他們美滿幸福,同時也給他們講述一些做人的道理。
如:娘哭女:
我的女兒我的心,你到婆家要小心.
只能牆上加得土,不能雪上再加霜.
婆家人可大聲講,你的話卻要輕聲.
金盆打水清又清,你的脾氣娘知情.
銅盆打水黃又黃,你的脾氣要改光.
親生爹娘不要緊,公婆面前要小心.
十月一滿臨盆降,我娘分身在一旁.
牙齒咬得鐵打斷,雙腳踩得地皮穿.
醒來一看兒的身,是女是男娘傷心.
藝術特色
結構特徵
土家族哭嫁歌結構自由,演唱靈活、內容豐富,有著獨特的藝術特徵。歌曲往往採用一曲多用的方式,以相同結構的音樂,唱出不同的歌詞。既有數百年來沿襲不變的固定程式,又有即興而作的內容,哭中有唱,唱中有哭。句式自由、長短不一、語言含蓄明快、民俗性很強。不像漢族哭嫁歌則句工工整、起承轉合分明、文學性較濃。
哭嫁歌雖然有固定的程式,但具體唱詞一般為即席作,見娘哭娘,見嬸哭嬸。哭詞也各不相同。當然也有固定哭詞,如“比古人”、“共房哭”、“十畫”、“十繡”、“十二月”等。哭有曲調,抑揚頓挫,是一門難度很大的唱哭結合的藝術。嫁娘必在此前求師練習(當然是秘密的)。
表演形式
土家族哭嫁歌的哭唱形式有群體性和多樣性的特點。分為:“一人哭唱”、“兩人哭唱” “多人哭唱”三種形式,都由女聲演唱,無伴奏。
1、“一人哭唱”, 即姑娘哭泣訴自己的命運、哭唱祖宗、父母的養育恩情、兄嫂姐妹的情誼、以及哭訴封建婚姻和媒人的可惡可恨的欺騙行徑等。
2、“兩人哭唱”, 即是由出嫁姑娘先哭唱,陪哭人在一旁勸慰哭唱,從句尾插入,兩人哭唱一起一落(也有二人對哭唱的)自然的形成摹仿式多聲部音樂。
3、“多人哭唱”,是眾人與新娘同時哭唱,根據各人的身份不同,所唱的內容也不一樣,實際是一種多人混唱的形式。還有一種“多人哭唱”叫 “ 陪十姊妹 ” ,是土家族姑娘哭嫁的獨特形式。新娘出嫁的頭天晚上,爹娘邀請親鄰中的未婚姑娘9人,連新娘共10人在新娘的閨房圍席而坐,通宵歌唱,故稱陪十姊妹歌。十姊妹圍坐一桌,首先由新娘哭 “ 十擺 ” ,新娘哭 “ 一 擺 ” ,廚師在桌上擺一樣菜,擺完後,其餘九姊妹輪次哭,最後又由新娘哭 “ 十收 ” ,廚師再一樣一樣將酒菜收進,菜收完, 陪十姊妹活動即告結束。 哭嫁的歌詞內容很多, “十擺” 、 “ 十收 ” 有哭祖宗之德,爹娘之恩,姐妹之誼,兄嫂之賢,故土之情等等,有時也罵媒人。陪哭多是難分難捨的纏綿之詞。音律多用七宇八句的順口溜。
土家族哭嫁歌按不同的形式還可分為:連續哭唱、間斷哭唱、抱著哭唱、跪著哭唱,新娘領唱、眾人一起哭唱等等。土家族哭嫁歌都是由新娘、親屬和陪嫁女自願、自發地進行。
演唱方法
作為一種民間流傳的禮俗歌,哭嫁歌的演唱是很有特色的。例如,土家姑娘哭嫁形式上以歌代哭,以哭伴歌,觸景生情,即興創作,用“哭”來傾訴離別之情,其演唱要根據一定的節奏,抑揚頓挫,一泣一訴,哀婉動人,是一門唱哭結合的藝術,嫁娘必在此前求師練習哭唱方法。因此哭嫁歌的唱法既有個人發揮空間,又須延續傳統,根據相對穩定的模式演繹哭嫁歌的唱法。 就總體而言,唱哭歌時,每句歌詞的前中尾常常會加一些“襯字(詞)”,被稱為“歌頭”、“歌間子”、“歌尾”。如下面這句歌:
(啊伊乃喔呼娘啦)尖尾剪刀(喔呼)銀線(喔)纏(啦),(喔呼娘啦)
歌頭 歌間子 歌尾
這種在歌詞的前中後都加襯字的唱法,能使唱腔綿延,語調跌宕,思緒反覆,情感飽滿,顯得很有生氣。婚嫁中唱這種纏來繞去的哭別歌,最能體現嫁娘對故鄉親人的難捨難分和對少女時代的萬般依戀。
歌頭,指一段哭嫁歌的開腔。一般用“哎呀”、“啊伊乃”等引起。在唱歌頭時,一般要求有開闊的唱腔,聲調較高,表現為強音聲調。儘管哭嫁是以悲哭為表現形式,但目的還是為了喜慶,只有將哭嫁歌開頭唱得高亢嘹亮,才能吸引更多的親鄰好友前來捧場;也只有將開頭的哭嫁對象唱得清楚明白,才能表達嫁娘對親人朋友的愛戴崇敬和對待事物的莊重認真。當然,根據場面的不同轉換,有時也可省略“歌頭”。
歌間子,又稱“歌襯子”,指在哭嫁歌中間為緩氣以表達深情而出現的襯托字,一般是“喔”、“恩”、“蠻”、“啦”等多以方言平音唱出的語氣詞,其中“喔呼”最為常見。所以,在鄂西唱“歌襯子”又叫“打喔呼”。由於各地的方言有很大差異,所以“歌間子”的出現位置和唱腔也有很大不同。在土家族七言唱詞中,出現在第四、五字之間和第六、七個字之間的“歌間子”,一般拖腔較短促,且唱為降調,顯得平穩深沉。這種唱法,利於表達土家女哭嫁時複雜的思想感情,利於表現土家族深厚的習俗文化底蘊。
當然,哭嫁歌唱法忌諱生搬硬套,以上只是其傳統唱法的主要模式,實際演唱中是很靈活的。
傳承意義
土家族哭嫁歌從創作、演唱、傳承諸方面看基本上是女性的活動,可以說是在土家族社會中一塊獨特的女性空間。它以聲悅耳, 以情動心; 它自然祥和,醇厚濃烈, 樸素親切。是土家族歷史、生活、信仰、價值觀的外露;是土家族特定需求的反映,民族心理的反映,民族生存關係和生命觀念的顯現;體現著民族的情感和性格特點。
傳承保護
在日常生活中,民眾普遍使用口述的方式來描述人類的基本活動,這是有別於文字記錄的對自己群體歷史的記憶內容。這些記憶,就是所謂社會記憶或日群體記憶,它既符合個體記憶的一些規律,又具有群體記憶的某些特徵。社會記憶的最大特點,是它的鮮活性,是它與活動者的緊密聯繫性。民眾往往以最富於活力的語言將歷史生動地展現在我們面前,向我們昭示著生活的本質。因為,無論是有關哭嫁歌的文獻記載,還是哭嫁歌文本,它們本身提供給我們的是一種靜態的展示,所以,要深入理解哭嫁歌,我們就應該到哭嫁歌的行為主體中、到哭嫁歌的生存語境中去探詢。也只有這樣,才可以比較真實地揭示哭嫁歌的意義,尤其是對土家族婦女的重要意義。在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土家族哭嫁歌”榜上有名,這標誌著這一少數民族民歌正式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