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有學者推斷,咚咚喹是新石器時代(距今約6500-7000年前)骨哨、鳥哨的承接,是母系氏族社會的產物。他們的依據是:其一,人們在沅水湘西松溪口貝丘和高廟發現並出土了3枚新石器時代的骨哨,距今約7400年左右。其二,因為骨哨、鳥哨是土家族人用於捕獵野獸和自娛的工具,至今土家族還在用鳥哨來誘捕禽獸,鳥哨有強烈的自娛功能,經過長時間的發展與改良,就發展成了土家族樂器咚咚喹。另有學者認為,咚咚喹最初是模仿鳥語蟲鳴、山泉流水聲音的兒童玩具,後經人們改造,發展成為土家族吹奏樂器。根據土家族眾多傳說記載,咚咚喹並非是傳承於遠古或近代時期,根據推斷,咚咚喹是因秦、楚樂制而為,最晚應不超過秦、漢時期。早在春秋戰國時,笛就盛行於長江中游的湖北、湖南、四川一帶,史稱“南笛”,當時楚國如宋玉在其《笛賦》中就有詳細記載。到了秦末漢初,笛子類的吹奏樂器發展很快,再加上民間鼓吹樂的迅速發展,當時漢族與北方少數民族之間的音樂文化交流頻繁,在舉行音樂活動中,樂器種類、數量都有所增加,咚咚喹這種樂器在湘、鄂、渝、黔邊區的土家族地區盛為流行起來。在漫長的歲月中,由於地域、人文環境及語言的差異,咚咚喹發展、傳承緩慢,已不能和其它律制先進的吹奏樂器相比。但是,它還是能顯示土家族民族音樂文化的魅力。
基本特徵
聲調
作為一種樂器,咚咚喹製作材料一般是竹子,也有用稻、麥稈製成的,以直徑一厘米的細小竹管為管體,一般長約10—14com,上端留節,在節下端削簧、鑿孔形成三孔一筒(或四孔)即成。咚咚喹聲音清脆、明快,具有打音、顫音兼備的特點,善於模擬鳥語蟲鳴和鳳泉之聲。咚咚喹音高隨管身長短和音孔位置的不同而變化,能吹出四五個音。三孔咚咚喹可發出(g1、a1、b1、d2)4個音。四孔咚咚喹,可發出(d1、g1、a1、b1、d2)5個音,還可奏出各種裝飾音。
演奏方式
三孔者左手食指按第四孔,右手食指、中指往下順序按第二孔、第一孔;四孔者左手食指按第四孔,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往下順序按第三孔、第二孔、第一孔。左手專打節奏,右手專按旋律。永順縣青坪、永茂一帶有吹雙管的,左右手各持一根咚咚喹,用嫻熟的技巧,一隻手按一支樂管,雙管齊吹同一首曲牌。
玩咚咚喹可獨奏或重奏,經常兩支一起對奏。獨奏時一人單管或雙管吹著曲子,重奏時兩人相互配合(單管、雙管都行),一人在前,一人在後,前後緊湊,曲調輕快活潑,像兩個人在說話。對奏時兩人相互配合,一人吹一段。
音樂曲牌
咚咚喹有固定的音樂曲牌,唱詞內容以土家語兒歌為主,如:“咚咚喹,咚咚喹,咚喹咚喹咚咚喹,隆頭街上格次些,保靖街上扎哈些,永順街上煙六些,辰州達剝貨孩些。”在永順縣的青坪、永茂一帶,普遍流行的傳統曲牌有“咚咚喹”“巴列咚”“呆嘟哩”“乃喲乃“”拉帕克“等20多種。有詞有曲,可吹可唱,吹唱結合。
演奏禁忌
吹奏咚咚喹也有禁忌,那就是不能在屋內吹。土家人認為咚咚喹有些曲牌的音調聽起來有“農細乃,農細乃”之音,漢語為“年成不好”之意。不過也有人認為不能在屋內吹更可能與“巴列盼夫歸”的傳說有關。不過,像咚咚喹這種樂器在室內吹奏有夜鶯入籠之憾,唯有在田間地頭、郊外曠野之中吹奏才能體現其粗獷、豪放與野性的激情。
代表曲目
土家咚咚喹的傳統樂曲有《耍調》《趕集》《布涅咚》《慢巴涅咚》 《拉帕克》《乃約乃》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咚咚喹作為土家族民間藝術的傳播載體,它將中國的藝術帶向世界,使中國民間藝術被世人所知,因此,咚咚喹的藝術傳播價值應被充分肯定和保護。
土家族大多聚居在湘西和鄂西地區,由於交通不便,咚咚喹被勞作後的人們用來相互表達情感,所以該樂器所具有的審美娛樂功能和厚重的文化內涵,折射出土家族日益傳承的原生態文化民俗風情。也深刻地表達了土家族先民在歷代的發展歷史中所積累的民族文化底蘊,並且這也是民族認同、文化認同的一種特有的文化標識。也印證了土家族文化所具有的鮮明文化特性,為中華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加上了一層更厚的砝碼。
土家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要保留、記錄土家族的歷史、風俗習慣以及文化藝術,全憑口耳相傳。咚咚喹的曲牌記錄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活習慣及商業交易狀況,為研究大喇司土司統治時期的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據。
傳承狀況
隨著時代的發展,土家族咚咚喹這種的民間音樂已越來越鮮見,流布區域日漸萎縮,傳承人銳減,土家族聚居的湘鄂渝邊區,除龍山洗車河流域和里耶管理區及與之毗鄰的永順、保靖的少數邊鄰村寨外,其他地區已基本失傳。
這種古老的樂器演奏形式正面臨消亡的危險,急需加強搶救保護工作。
傳承人物
嚴三秀,女,入選土家族咚咚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該人物所在的申報地區為:湖南省龍山縣。
保護措施
隨著湖南省龍山縣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深入開展,每天晚飯後,縣城、里耶、農車、靛房、苗兒灘、召市等10多個地區的民眾自發組織起來跳擺手舞、吹咚咚喹、唱梯瑪歌、打九子鞭等,以土家特色文化為主的民族民間文化活動在這裡開展的如火如荼。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龍山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土家族咚咚喹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在2015年5月23日,永順縣土家族藝術團應IOV民間藝術國際組織韓國分會的邀請,參加了韓國星州國際生命文化藝術節。在這次藝術節中,土家族藝術團向世界人民展示了咚咚喹表演,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演出圓滿完成。
1981年以來,田隆信的“咚咚喹”多次被影視選用,如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土家風情》、湖南電視台拍攝的電視連續劇《血色湘西》等等。他蒐集整理的《咚咚喹》傳統曲牌先後入選中國音樂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少數民族傳統樂器獨奏曲選》一書及中國唱片總公司出版的《中國大湘西》光碟中。
文化軼事
關於咚咚喹的起源,湖南龍山縣主要有兩種傳說:一是相傳很久以前,土家族軍隊與敵軍作戰,由於寡不敵眾,土家族軍隊被圍困在山上,眼看著要全軍覆沒,土王便派士兵從山上砍來小山竹,做成樂器,號召人人吹奏,以鼓舞鬥志。頓時,山上樂聲四起,營中軍威大震,敵軍聽了心驚膽寒。土王趁機發布命令,奮起反抗,迅速打敗了敵兵。後來,人們就將這種能鼓舞軍心,渙散敵人鬥志的樂器叫做“咚咚喹”
另一種是:
秦始皇修築
萬里長城之時,四處抓壯丁,有個名叫“咚咚”的土家族小伙子也被抓走了。他走後,已身懷有孕的妻子巴列遭到狠心婆母的百般虐待。孤獨無助的巴列每日登山北望,苦盼夫歸。她還信手扯根小竹,削成竹笛,吹喚丈夫“咚咚歸”來。就這樣,日復一日,她不停地望著、吹著、盼著,最後竟死於山上。人們同情她,也為她的精神所感動,便紛紛仿製她吹奏的竹笛,替她呼喚親人“咚咚歸”。後來,這種竹笛便被稱為“咚咚喹(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