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類型

土地類型

土地類型是指土地按其自然屬性(綜合自然特徵)的相似性和差異性劃歸的類別。土地各個構成因素(土壤、岩石、地貌、氣候、植被和水分等)性狀的不同量的不同組合。土地類型的性質取決於上述因素的綜合影響,而不從屬於其中任何一個單獨因素。土地類型是土地利用的物質基礎,也是土地評價的基本單元。若以土地作為總體,土地類型就是總體中的個體,因此,人類在生產活動中利用土地實質上是利用土地類型。依據一定標誌劃分土地類型的工作稱為土地分類。由於分類目的不同,存在著多種土地分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地類型
  • 簡介土地按其自然屬性
  • 原地類名稱:灌溉水田
  • 新地類名稱:水田
簡介,土地分類,詳細說明,其他信息,

簡介


有的地理文獻把土地利用類型也叫作土地類型。
土地類型土地類型
土地類型概念來源於人類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對土地的綜合認識。世界各國都有地方性的土地類型名稱。中國兩千多年以前的《周禮》把全國土地劃為5類: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戰國時期成書的《管子·地員》篇對全國土地作了系統的分類,分為5大類和25個低級類型。這可能是全世界最早的土地類型劃分系統。在中國各地劃分出不同的地方性土地類型。例如:北京山區的活山、死山、軟山、梁地、台地、川地、灘地;河北井陘盆地的坪、梁、澗、川;黃土高原區除劃分塬、梁、峁、川等高級類型外,還分為畔、壕、墕、坬、埫、儕、塌、澗、湫等低級類型,是一種較系統的地方性土地分類系統。

土地分類

序號
原地類碼
(關鍵欄位)
原地類名稱
地類碼(新)
(連線欄位)
新地類名稱
補調標記
(連線欄位)
備註
1
111
灌溉水田
011
水田
2
112
望天田
011
水田
3
113
水澆地
012
水澆地
4
114
旱地
013
旱地
5
115
菜地
012
水澆地
6
121
果園
021
果園
7
121K
可調整果園
021
果園
8
122
桑園
023
其他園地
9
122K
可調整桑園
023
其他園地
10
123
茶園
022
茶園
11
123K
可調整茶園
022
茶園
12
124
橡膠園
023
其他園地
13
124K
可調整橡膠園
023
其他園地
14
125
其他園地
023
其他園地
15
125K
可調整其他園地
023
其他園地
16
131
有林地
031
有林地
17
131K
可調整有林地
031
有林地
18
132
灌木林地
032
灌木林地
19
133
疏林地
033
其他林地
20
134
未成林造林地
033
其他林地
21
134K
可調整未成林造林地
033
其他林地
22
135
跡地
033
其他林地
23
136
苗圃
033
其他林地
24
136K
可調整苗圃
033
其他林地
25
141
天然草地
041
天然牧草地
26
142
改良草地
042
人工牧草地
27
143
人工草地
042
人工牧草地
28
151
畜禽飼養地
122
設施農用地
29
152
設施農業用地
122
設施農用地
30
153
農村道路
104
農村道路
31
154
坑塘水面
114
坑塘水面
32
155
養殖水面
114
坑塘水面
33
156
農田水利用地
117
溝渠

詳細說明

對土地進行分類,研究不同土地類型的特徵和利用是土地類型學的主要任務。劃分土地類型有兩種分類系統,即多系列分類系統和單系列分類系統,這兩種分類系統的根本差別有於是否嚴格區分土地的個體單位的類型單位的差別和聯繫。主張多系列分類系統的學者認為,自然界中所存在的土地是一些大小不等、級別有高低、內部結構複雜程度有差別、彼此交錯重疊的自然綜合體。按類型是個體的抽象這一邏輯關係,每一級土地個體單位都可以進行分類。土地單位的多級性(見土地分級)必然導致土地分類應是多系列的。在土地類型劃分時要明確是對哪一級別的土地個體單位進行分類,不同的土地分級單位應屬不同的分類系統,即有相(土地元素)分類、限區土地單元)的分類、地方(土地系統)的分類。主張單系列分類系統的學者主要是借用土壤和植被的分類觀點和方法來進行土地分類,通常選用地貌、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成分的某級類型作為土地分類的標誌或直接將各種類型分布圖採用疊置法得出土地類型的分布區界線和確定其分類等級。按這種系統,可以由第三級土地類型(相或土地元素)合併成第二級土地類型(限區或土地單元),由第二級土地類型合併成第一級土地類型(地方或土地系統)。這兩種分類系統在製圖上也有明顯的差別。
土地分類除遵循邏輯原則、發生原則、相似性或差異性原則外,關鍵是確定分類標誌和指標。例如,在對低級單位(相或土地元素)進行分類時,可把它們某些個體的共同特徵作為分類標誌和指標。通常是選用較穩定和較普遍的或處於平均狀態的土地特徵。相的基本分類單位,可根據地貌面、岩性或土質、土壤變種、植被群叢等自然屬性的共同特徵進行劃分,然後把同一種地貌面上的土地類型,歸併為較高一級的類型。還可把這些類型再按一定的成因或相互聯繫,特別是水熱狀況和外動力條件的共同性特徵,歸併為更高一級的類型。
研究土地類型可以揭示地理環境中各土地地段的形成、演化、分布規律以及相似性和差異性,土地類型的質和量的對比關係及其空間組合方式所決定的土地結構是自下而上進行自然區劃的重要依據。按土地的自然屬性進行科學分類,可以認清各種土地的特點,為土地的合理利用,發揮其最大生產潛力,提供科學依據。

其他信息

土地利用類型分維值和穩定性指數空間變異分析
土地利用類型是一種在自然和人類活動雙重作用下的產物,具有不規則、相對不穩定性和複雜性特徵,可以利用分形方法進行探討;分形理論土地結構研究中的套用涉及土地利用類型分數維的計算、土地利用結構分形研究方法、土地利用結構及其動態變化的分形描述、區域景觀結構的分形模型等方面;但土地利用類型的分形機制的空間差異研究少見報導.綜合考慮廣東省的自然地理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狀況,文章選擇韶關、潮州、汕頭、廣州作為不同類型區域的代表,基於分形理論計算了耕地、園地、林地、草地、居民點及工礦用地、道路用地、水體和未利用土地8種地類分維值(D)和穩定性指數(Si)以及平均分維值和穩定性指數,從影響土地利用結構的地貌和人文因素兩個方面出發,對比和分析了地域之間的D值、Si值的關係,並從中得到了D值和Si值的變化規律.結果表明:(1)複雜的地貌類型是影響土地利用類型D值和Si值的最主要因素;(2)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影響土地利用類型的分維值和穩定性指數;(3)區域土地利用類型的平均分維值、穩定性指數的大小是土地利用結構的綜合反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