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理論方法與實踐

《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理論方法與實踐》是由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北京師範大學擔任主要完成單位,賈克敬,徐小黎,何春陽,趙媛媛,徐偉,田志強,楊楓,蘇東襲,陳瑩,祁帆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理論方法與實踐
  •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北京師範大學
  • 主要完成人:賈克敬,徐小黎,何春陽,趙媛媛,徐偉,田志強,楊楓,蘇東襲,陳瑩,祁帆
  • 等級:二等
  • 獲獎序號:20140013
  • 獲獎證書編號:KJ2014-2-02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項目摘要
2003年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要求,土地利用規劃在編制過程中開展環境影響評價。當時,我國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理論研究欠缺,實踐基礎薄弱,評價技術和方法還不成熟,規範和標準缺乏,全國省、市級土地利用規劃環評工作面臨巨大困難。針對上述問題,課題組開展了一系列理論和實踐探索,並於2008年啟動國土資源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關鍵性技術研究”。項目緊密結合管理需求,系統開展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環評的理論方法和套用實踐研究,創新性集成了關鍵性技術,形成了一系列技術規範,開展了相關從業人員的培訓,為國家開展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提供重要支撐和保障。   項目針對不同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特點,提出了國家、省和市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指標體系;開發了土地利用規摸和結構調整的環境影響評價、建設用地空間布局的環境影響評價、基本農田布局環境影響評價、災後生態系統損失評估等技術;創新性集成了生態適宜性評價法、環境敏感性評價法、基於GIS的空間疊圖法、轉移矩陣法、GIS空間幕景分析法等13大類適用於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技術方法;在此基礎上,首次編制我國《省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指引》(國土資發﹝2005﹞277號)和《市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規範(試行)》(國土資廳發﹝2009﹞79號),並由國土資源部正式發布;編寫了《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2006-2020年)》環境影響評價報告並報國務院審批通過。   項目取得的創新性成果主要有:①首次研製2項行業標準並由國土資源部正式發布,為我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規範化提供有力支撐;②首次編寫全國第一個由國務院審批通過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報告;③首次建立了一套針對性強、便於操作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指標體系和技術方法體系,完善了規劃環評理論與方法; ④首次提出4類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新方法,構建了評價技術體系;⑤出版專著1部,發表學術論文16篇;⑥取得軟體著作權1項。 項目主要套用情況包括:①發布的2項技術規範已成為省、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行業標準,規範和指導全國31個省級和300多個市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②在國土資源部組織下開展10次以上培訓,培訓對象數千人,培養了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專業技術力量和隊伍;③發表的相關成果被學術界認為是近年中國土地科學界的重點研究,出版的專著和文章為眾多規劃編制單位學習、參考和使用;④在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寶安區開展了土地規劃環評實踐,為促進特大城市社會、經濟和環境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支撐;⑤在第一時間內快速評估了青海玉樹地震對區域生態系統的影響,為地震救災快速回響機制提供示範,為玉樹災後重建土地利用專項規劃編制提供重要支撐,為災後恢復重建作出積極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