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兵(中國宋代地方性兵種)

土兵(中國宋代地方性兵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宋代設於西北邊境及廣南兩路的地方性兵種,亦稱土軍。元豐三年(1080年)接收福建路提點刑獄閭丘孝直奏議始設,採用都一級編制,由各地巡檢統轄,閱示武藝以防盜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兵
  • 外文名:Soldier
  • 地區:中國
  • 性質:地方性兵種
  • 時代:宋代
來源:地方兵。《資治通鑑·後梁均王貞明三年》:“﹝ 渝關 ﹞舊置八防禦軍,募土兵守之……土兵皆自為田園,力戰有功則賜勛加賞。”《水滸傳》第二四回:“ 武松 道:‘教嫂嫂生受, 武松 寢食不安;縣裡撥一個土兵來使喚。’” 明 朱國禎 《涌幢小品》卷十二:“選民丁之壯者編成什伍,號為土兵。”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十一:“而後知 明 人之徵土兵,亦猶本朝之募鄉勇。”
土兵之設,始於成化初年,巡撫延綏都御史廬祥建議,以營伍兵少,而延安慶陽邊民驍勇,習見胡虜,敢與戰鬥,宜選民兵之壯者,編成什伍為土兵,量免戶租,凡得五千人訓練之。土兵強盛時,毛里孩入寇,為之退卻,祥去而此法遂廢。今內地所謂民壯者,始於正統己巳之變,亦非祖制。初招募時,器械鞍馬俱從官給,地方有司春秋訓練,遇警調用。
弘治二年,復命行之,此後照例編僉,徒供迎送之用。然正德季年,王文成尚用之以殲寧叛。沿至今日,竟列輿皂之中,捕拿民犯虛費工食,毫無所用。各邊將領,又專倚家丁為鋒銳,並土兵亦久不講矣。然延綏之兵,至今為諸邊冠,他鎮則不然。
以故嘉靖間,薊州練兵,終不能成列,王思質中丞,以此坐重辟。隆、萬間,戚少保(繼光)為帥,反用浙兵於薊,由是精兵稱朔方第一,亦時勢使然。若土兵之在東南,則倭警時,趙文華誓師浙江,故令鄉官領兵,團結出戰,又查籍間田百萬畝,以贍新兵。時蒲坂楊襄毅新從薊遼召領中樞,覆疏謂鄉紳為帥,督責未便,且間田出於何所?事遂得已。趙之說,蓋欲藉以籠桑梓,張威福,尤舛謬之談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