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村(廣東省中山市石岐區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團結村位於石岐區西北部,距石岐區辦事處約2.8千米。東接天門村,西隔岐江河與西區後山社區相望,北連員峰村。該村於1961年由原團結村、原大墩村、原永全村合併而成。其中,原團結村形成於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由鄭、陳兩姓開村(時屬員山仔村);原大墩村約形成於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由黃、何兩姓開村;永全村位於現永全街地段,又稱錦隆上墩,1930年,錦隆墩主在此建永全穀倉,村民遂稱錦隆上墩為永全街。三村經多年發展已完全融為一體。民居沿石岐河東岸、永全街東側呈線、塊狀混合分布。市政道路蓮員西路、光明路、青溪路貫穿村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團結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華南地區
  • 地理位置:廣東省中山市石岐區
歷史沿革,經濟,人口,歷史文化,村民姓氏,本地方言,傳統建築,傳統習俗,本地美食,公共設施,

歷史沿革

團結村1961年8月屬環城區環城公社,1966年屬郊區公社,1984年屬中山市郊區,1996年屬北區,2000年屬石岐區。2001年12月,團結村被撤銷,原村民轉為城市居民。

經濟

傳統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甘蔗、蔬菜、香蕉,養殖塘魚、生豬和“三鳥”。20世紀90年代,出現種稻、養魚蝦、養豬、養鴨專業戶和園藝專業戶。現村內有個體私營企業約60家,以餐飲業、裝飾材料、服飾加工、工商貿易為主。蓮員西路為建築材料街。現團結經聯社集體經濟以出租物業為主,2015年村集體物業租賃收人約550萬元。村民收人以工資性收人、物業出租收人為主,另有種養業收人、集體經濟分紅、個體經營收人等。

人口

2015年末,戶籍人口1423人。其中:男性643人,女性780人;80歲以上31人,最年長者95歲(女);實際在村居住戶籍人口1379人。非戶籍外來人口約1200人。祖籍該村的港澳同胞 24人。祖籍該村華僑華人20人,分布在美國(18人)、澳大利亞(2人)。

歷史文化

村民姓氏

該村村民來源較分散,姓氏較多,現主要為鄭、陳、李等姓。村記憶體有湯瑞祥於20世紀80年代主持編修的《湯氏家譜》。

本地方言

居村民為漢族,廣府民系,通用粵方言石岐話。

傳統建築

現存約30% 的建築為舊民居,共83座,包括傳統磚木結構民居、中西合璧風格的僑房等。建於清同治年間的大墩村84號民居,面積約140平方米,為磚瓦結構民居,高門廊,門上部開一窗,石腳青磚牆,灰瓦飛檐,門牆上部有山水花鳥灰塑。
村內原有黃家祠堂與何家坪,現已不存。村中大墩北帝廟,始建於清同治年間(1862一1874年),20世紀90年代重建,供奉北帝、媽祖,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北帝誕、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誕,村民到廟中祈福拜祭;村內原有娘媽廟,已毀。

傳統習俗

團結村有敬老傳統。每年春節前舉辦敬老宴會,邀請60 歲以上的村民參加。參加者可獲得油、米、面、臘腸與紅包,費用由企業家贊助,不足部分由村集體承擔。
該村傳承有賽龍舟與舞獅民俗技藝。民國時期村中有龍舟兩艘,名為上基康龍、大墩北龍。每年農曆四月下旬,選好吉日,在廟宇祭拜後,由村內最年長的老人帶領民眾將上一年埋藏在河涌里的龍舟掘起,洗淨、修補、上油。然後村中德高望重者為龍舟淨身,插上龍頭、龍尾,舉行龍舟下水儀式。村中年輕力壯的男子將龍舟扒到河湧上練習,謂之“出龍”。逢五月初五,石岐各村的龍舟在岐江河上比賽,勝出者可獲得燒酒、燒豬作獎勵。賽後當晚,在村中擺“龍舟飯”宴席,參加龍舟競渡和為龍舟賽出力的人士都可以吃龍舟飯,飯後舉行拜祭儀式後,將龍舟重新沉到河涌的龍舟塢,謂之“收龍”。1985年,村民組織成立團結醒獅團。後每逢喜慶節日,必有醒獅助興。

本地美食

傳統節慶食品有煎堆、年糕、油角、欒餅、糯米粽等。欒餅是以欒的葉子和糯米粉、澄粉、黏米粉、冰片糖等為主要材料蒸製的糕餅,是當地的傳統小吃,也是農曆四月初八佛誕日的特色食品。

公共設施

團結村於1961年通電,1970年通自來水,1983年通電話,1990年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約2000年通網路。村內原有團結國小,始建於1972年,1992 年重建,2003 年並人煙墩國小,2012年隨煙墩國小並人高家基國小。原團結國小校址開辦團結幼稚園。現有仙湖社區文化活動室、仙湖社區書屋,以及腰鼓隊、木蘭拳(扇)隊、戲曲演唱隊、健身隊等業餘文體團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