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中國文化建築工程卷》是李書源、黎娜編著的書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圖說中國文化建築工程卷
- 作者:李書源、黎娜
- 出版時間:2010年3月1日
-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6053238
- 定價:37.5 元
- 開本:16 開
《圖說中國文化建築工程卷》是李書源、黎娜編著的書籍。
《圖說中國文化。建築工程卷》是2009年5月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書源。1內容簡介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凝結著炎黃子孫改造世界的輝煌業績。包含著華夏先哲的無窮智慧,是先民留給後人的一份極其豐贍、彌...
《中國建築:圖說中國文化》是2006年5月1日海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樓慶西。內容簡介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祖先為我們留下了眾多的建築遺蹟。這裡有被稱為世界奇觀的萬里長城,有規整的都城、宏偉的宮殿、神聖的壇廟和肅穆的陵墓,也有神秘的寺廟、巍峨的寶塔,還有自然秀麗的山水園林和樸素民居...
《學生文庫:圖說中國建築藝術》是一部用木石和心血描繪出的歷史畫卷,既有設計精巧的橋樑、清秀怡人的園林;也有古樸典雅的塔寺、高大雄偉的樓宇;更有氣勢非凡的王陵、規模宏大的宮苑……一處處建築,一座座城市,藝術之美盡在其中。內容簡介 《學生文庫:圖說中國建築藝術》以圖文並茂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語言,按照...
《圖說中國文化:科技卷》是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isbn是9787206053870。內容簡介 《圖說中國文化:科技卷》內容簡介:中華民族不僅是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更是一個聰明智慧的民族。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在科學技術領域裡,敲鐘問響,取得了豐碩成果。古代天文學、物理學、化學、地學、醫藥學以及建築、紡織、陶瓷...
008.中國考古學的發端之地——仰韶村 009.古代氏族社會的浪漫生活畫卷——姜寨 010.華夏族名稱之源——廟底溝彩陶花紋 011.秦山腳下的古代氏族——大汶口文化 012.古代居民的空中樓閣——河姆渡乾欄式建築 013.中國最早的古城——城頭山 014.流光溢彩的西部彩陶——馬家窯文化 015.母親河上游的古老文化——柳灣...
《中國傳統建築解析與傳承》由住房城鄉建設部自2014年組織全國31個省開展調查研究,成果總計31卷,分三批出版。從自然、人文、技術角度深入解析了各地傳統建築的特徵,提煉其精髓和智慧,提出了傳統與現代融合的理念和方法,是樹立民族建築文化自信的國家工程。作者簡介 《中國傳統建築解析與傳承》由住房城鄉建設部自2014...
《圖說中國文化(民俗卷)》是2007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曉明(等)。內容介紹 從文化的角度看,民間風俗作為源遠流長、相對穩定、影響廣泛的社會習尚,是人類精神生活、物質創造和行為方式的重要表現形式,因而成為特定民族文化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傳承性,在民俗中均有生動...
《中國建築文化遺產2》是一本2011年天津大學出版社的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金磊,是一本包含著極為豐富的學術資料的雜誌,是用國人的視野傳承屬於華夏民族的建築文化遺產。內容簡介 《中國建築文化遺產》是一本包含著極為豐富的學術資料的雜誌,是想要透過這個學科表面,洞察其本質所必不可缺少的,如果說《中國營造學社...
《圖說中國文化·文學卷》是2010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國璽。內容簡介 《圖說中國文化·文學卷(全彩)》內容簡介: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先民留給後人的一份極其豐贍,彌足珍貴的寶藏。對於我們每一位華夏子孫來說,學習和吸收中華傳統文化。“它能給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給勤奮者以收穫...
《建築中國60年》是由《建築創作》雜誌社編著、天津大學出版社於2009年9月出版的圖書。該系列叢書由事件卷、機構卷、作品卷、人物卷、評論卷、遺產卷、圖書卷7部分組成,用建築的視角回顧了新中國六十年來的發展歷程。它集中反映“建築中國60年”歷程中的記憶、作品、語言、文字、圖片等精神財富,用“全集”的形式...
代表性建築:太和殿、紫禁城建築群 建築著作:明-魯班營造正式、清式營造則例、工部工程做法則例、工段營造錄 明清是官式建築走向程式化的時代。官式建築斗拱的用材在明中葉大為縮小,攢當增加,一間往往使用多於五攢補間。相應斗拱的結構出挑承重功能變得可有可無,淪為純裝飾產物。屋面亦由宋式的先折後舉改成...
20世紀80年代,中宣部、新聞出版署根據專家的建議,規劃了這項美術遺產搶救整理工程,組織全國30多家出版社參與,在數百位藝術家、評論家、考古鑑定專家和3000多位編輯出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歷經25年艱苦歷程,終於在2011年底全部完成。《中國美術分類全集》涵蓋繪畫、雕塑、建築、書法和工藝美術5大門類30個分類,收錄...
張潤武,山東濰坊人,1968年天津大學建築學專業研究生畢業,中國首批工學碩士。曾任山東建築工程學院建築系主任,現為山東建築大學教授,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任中國民居建築學術委員會委員,濟南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委員、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多年從事建築理論研究。著有《山東古建築》、《中國近代建築總覽·濟南篇》、《...
《圖說中國文化:器物卷》內容簡介: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凝結著炎黃子孫改造世界的輝煌業績,包含著華夏先哲的無窮智慧,是先民留給後人的一份極其豐贍、彌足珍貴的寶藏。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汲來中國傳統文化這渠活水,它可以為今天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文化保證。對於我們每個人來...
《建築學報》片斷追憶 回眸——在《建築師》雜誌新聞發布會上的講話 初學記——紀念《世界建築》的創業 《世界建築》情結 以學術的名義傳播建築思想——出任《建築創作》雜誌社主編十載感言 國際思維中的中國命題vs中國命題中的國際品質——《時代建築》雜誌的思考 關於《世界建築》他們也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主編...
園林建築 頤和園:中國造園藝術的典範 圓明園:曾經的『萬園之園』避暑山莊:中國園林史上的里程碑 橋樑建築 趙州橋:建築水平最高的古代石橋 盧溝橋:『獨一無二的橋』特色民居建築 徽州古民居:徽州傳統文化的卓越代表 侗寨鼓樓:侗族人民智慧的結晶 蒙古包:草原上的流動建築 序言 前言:野牛圖 畫家簡介 《野牛圖...
感謝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老院長、原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葉如棠部長的題寫書名;感謝中國建築學會理事長、原建設部副部長宋春華的序言;感謝近百計的單位及學者的積極參與,從而使該書問世後獲得強烈的社會反響。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錦秋認為,該書的出版在建築界是第一的作為,它大膽地填補了行業的“空白”,同時《建築...
感謝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老院長、原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葉如棠部長的題寫書名;感謝中國建築學會理事長、原建設部副部長宋春華的序言;感謝近百計的單位及學者的積極參與,從而使該書問世後獲得強烈的社會反響。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錦秋認為,該書的出版在建築界是第一的作為,它大膽地填補了行業的“空白”,同時《建築...
中國建築設計院有限公司 張祺建築設計工作室114 中鼎紀元(北京)國際工程設計有限公司120 中國航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124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130 中國中輕國際工程有限公司140 北京清潤國際建築設計研究有限公司144 昂塞迪賽(北京)建築設計有限公司148 A&S 翰時國際建築設計諮詢有限公司157 北京中鴻建築工程設計有限公司164 ...
《建築學報》片斷追憶 回眸——在《建築師》雜誌新聞發布會上的講話 初學記——紀念《世界建築》的創業 《世界建築》情結 以學術的名義傳播建築思想——出任《建築創作》雜誌社主編十載感言 國際思維中的中國命題VS中國命題中的國際品質——《時代建築》雜誌的思考 關於《世界建築》他們也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主編...
巴洛克建築 工業建築 居住建築與居住小區 辦公建築 商業建築 體育建築 醫療建築 圖書建築 教育建築 文化建築 高層建築 地下建築 智慧型建築 節能建築 生態建築 人防建築 城市規劃 普利茲克獎 世界建築獎項 中外建築名人 建築設備 園林景觀設計 建築風水學 建築工程招標與投標 城市供熱 城市給水排水 城市污水處理 中國的註冊...
龐大工程,謎團令學者難解村民們抽乾的七個水潭也就是現在龍游石窟中已經開發的七個石窟(後出於保護目的,又用水回填了其中兩個)。龍游石窟在國內外引起轟動,有專家考察後評價:龍游石窟是繼埃及金字塔、萬里長城等八大奇蹟後的“世界第九大奇蹟”,這樣的石窟在中國建築史上是第一次發現。國內考古界、建築界、史...
到了周初,建築工程的技術又進了—步。《詩經》上描寫周初召來“司空”、“司徒”,證明也有了管工程的人,有了某種工程上的組織來進行建築活動,所謂“營國築室”也就是有計畫地來建造一種城市。所謂“作廟翼翼”,立“皋門”、“應門”等等,顯然是對建築物的結構、形狀、類型和位置,都作了藝術性的處理...
感謝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老院長、原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葉如棠部長的題寫書名;感謝中國建築學會理事長、原建設部副部長宋春華的序言;感謝近百計的單位及學者的積極參與,從而使該書問世後獲得強烈的社會反響。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錦秋認為,該書的出版在建築界是第一的作為,它大膽地填補了行業的“空白”,同時《建築...
1927年4月18日,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著手進行城市建設,南京出現了自六朝、南唐、明初以來的第四次建築高潮。1928年1月,國民政府專門成立了首都建設委員會,主席為蔣介石,孫科和孔祥熙分別擔任工程建設組主任和經濟建設組主任。在首都建設委員會下面設立了國都設計技術專員辦事處,負責制定《首都計畫》,並聘請美國...
感謝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老院長、原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葉如棠部長的題寫書名;感謝中國建築學會理事長、原建設部副部長宋春華的序言;感謝近百計的單位及學者的積極參與,從而使該書問世後獲得強烈的社會反響。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錦秋認為,該書的出版在建築界是第一的作為,它大膽地填補了行業的“空白”,同時《建築...
清代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王朝,十八世紀是中國封建社會文化的最後一個繁盛的階段。十九世紀四十年代隨著鴉片戰爭的爆發,中國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時期,文學上也逐漸發生了新變化。科技 概述 中國古代科技源於生活,而生活需要各種實用技術。造紙、印刷、紡織、陶瓷、冶鑄、建築等中國人引以為豪的發明創造無不帶有...
楊廷寶畢生從事具有中國特色風格的建築工程的設計與教學研究工作。 童寯 童寯(1900-1983年),男,滿族,字伯潛。出生於奉天省城東郊(今瀋陽市郊)。著名建築學家、建築教育家,中國第一代傑出建築師,中國近代造園理論和西方現代建築研究的開拓者。童寯是建築界融貫中西、通釋古今的大師,被公認為“建築四傑”之一。他的...
拱券結構技術和火山灰混凝土工藝,早在公元前1世紀已經趨於成熟,但是當時有些建築家卻沒有認識到它的價值。古羅馬時期奧古斯都的御用工程師維特魯威就一味崇尚古希臘的建築藝術,貶斥當時劃時代的成就。除了對當時還未經過長時間檢驗的混凝土工程不大放心以外,還由於當時奧古斯都的政治氛圍:在文化上提倡復古主義,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