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文庫:圖說中國建築藝術》是一部用木石和心血描繪出的歷史畫卷,既有設計精巧的橋樑、清秀怡人的園林;也有古樸典雅的塔寺、高大雄偉的樓宇;更有氣勢非凡的王陵、規模宏大的宮苑……一處處建築,一座座城市,藝術之美盡在其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學生文庫:圖說中國建築藝術
- 出版社: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 頁數:276 頁
- 開本:16 開
- 作者:呂洪波 於紅坤
- 出版日期:2013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定價:29.0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學生文庫:圖說中國建築藝術》以圖文並茂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語言,按照時間順序,為我們介紹了中國歷代最具代表性的建築藝術。人類從穴居到建築高大的宮室,從原始本能的遮風避雨到表現華麗的壯美之感,中國建築的發展與人類文明的進步密不可分。它代表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智慧結晶,彰現了中國人民極高的審美水平和藝術情操。
圖書目錄
前言
一、原始社會至先秦建築
半坡氏族聚落
夏代的宮室
西周的囿
戰國中山國王陵
二、秦漢建築
始皇陵
漢高祖長陵
光武帝原陵
秦都成陽
西漢長安
明堂辟雍
長城
長城的重要關塞
阿房宮
上林苑
建章宮
漢闕
中國第一古剎——白馬寺
都江堰
三、魏晉南北朝建築
劉備惠陵
北魏文明太后永固陵
宋武帝初寧陵
齊景帝修安陵
南朝建康
北魏洛陽
芸林苑
雲岡石窟
龍門石窟
麥積山石窟
永寧寺木塔
嵩岳寺塔
懸空寺
四、隋唐建築
隋文帝泰陵和隋煬帝陵
唐太宗昭陵
乾陵
唐玄宗泰陵
隋大興城
唐長安城
唐洛陽城
大明宮
興慶宮
西苑
輞川別業
華清宮
莫高窟
南禪寺與佛光寺
普救寺鶯鶯塔
最占老的石拱橋——趙州橋
崇聖寺三塔
開元寺鐘樓和須彌塔
布達拉寓
拉薩大昭寺
大雁塔與小雁塔
興教寺玄奘塔
五、宋遼夏金元建築
五代陵墓
十國陵墓
北宋八陵
南宋六陵
金花公主陵
成吉思汗陵
元大都
艮岳
金明池
獨樂寺
清淨寺
奉國寺
晉祠
洛陽橋
廣濟橋
盧溝橋
佑國寺塔
釋迦木塔
妙應寺白塔
六、明清建築
明中都皇陵
明太祖孝陵
明十三陵
清初三陵
清東陵
清西陵
北京城
紫禁城
瀋陽故宮
頤和園
避暑山莊
西苑
圓明園
蘇州園林
太廟
社稷壇
天壇
孔廟
恭王府
雍和宮
大同九龍壁
棠樾牌坊群
武當山建築群
平遙古城
麗江古城
喬家大院
王家大院
陳氏祠堂
北京四合院
滿堂客家大圍
花萼樓
八角亭
塔爾寺
山西運城關帝廟
岳陽樓
黃鶴樓
迎江塔
飛虹塔
七、近現代建築
中山陵
藏經樓
偽滿洲國皇宮
人民大會堂
重慶市人民大禮堂
沙遜大廈
滙豐大樓
海關大樓
香山飯店
上海金茂大廈
序言
建築是人類為滿足自身物質和精神需求而創造的比較固定的活動空間或構築物,包括從古代的都市城鎮、宮殿民宅、苑囿園林、寺廟宮觀、衙署館舍、陵寢墓室、橋樑道路等到現代的各類建築物。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勞動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創造了輝煌的建築文明。中國建築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體系最完整的建築體系,從單體建築到院落組合、城市規劃、園林布置等在世界建築史中都處於領先地位。中國建築追求以單體建築組合成的複雜院落,以深宅大院、瓊樓玉宇的大組群,創造宏大的建築空間氣勢,獨一無二地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建築思想。正如著名建築家梁思成先生所巧妙比喻的:中國建築是一幅中國捲軸,需要隨時間的推移慢慢展開,才能逐步看清全貌。
掀開歷史的面紗,我們可以把中國建築分為五個發展階段。
一、創始階段。這一階段包括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和整個奴隸社會的夏、商、周。“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避風雨。”人類從穴居到發明三尺高的茅屋再到建築高大的宮室,從原始本能的遮風避雨到表現高大雄偉的壯美之感,建築的進步隨著人類生產力的不斷提高和經濟的發展而不斷進步。
在原始社會早期,原始人群曾利用天然崖洞作為居住處所,或構木為巢。以定居為基礎的新石器時代,是我國建築藝術的萌生時期。由於自然條件的不同,在北方,我們的祖先在利用黃土層為壁體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簡單的穴居或淺穴居,以後逐步發展到地面上;在南方,則出現了乾欄式木構建築。
進入階級社會以後,在商代,已經有了較成熟的夯土技術,建造了規模相當大的宮室和陵墓。商代末年,商紂王大興土木:“南距朝歌,北距邯鄲及沙丘,皆為離宮別館。”這一歷史記載也已為河南偃師二里頭發現的商代早期宮殿遺址考古發掘所證實。
西周及春秋時期,統治階級營造了很多以宮市為中心的城市。原來簡單的木構架,經商周以來的不斷改進,已成為中國建築的主要結構方式。瓦的出現與使用,解決了屋頂防水問題,是中國古建築的一個重要進步。周朝的建築較之殷商更為發達,尤其技術進步很大,開始了用瓦蓋屋頂。此時建築以版築法為主,其屋頂如翼,木柱架構,庭院平整,已具一定法則。
二、成型階段。這一階段處於封建社會初期,從春秋直到南北朝。其中春秋、戰國是這一階段的序曲;秦、漢是主題,出現中國古代建築發展的第一個高峰;三國、兩晉是第一高峰的余脈;南北朝是下一階段,即成熟階段的序曲。在這一歷史階段,中國古代建築體系已經定型。在構造上,穿斗架、疊梁式構架、高台建築、重樓建築和乾欄式建築等相繼確立了自身體系,並成為日後2000多年中國古代木構建築的主體構造形式。在類型上,城市的格局、宮殿建築和禮制建築的形制、佛塔、石窟寺、住宅、門闕、望樓等都已齊備。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皆大興土木,“高台榭.美宮室”。今天,我們仍可在燕趙古都30多所高大的台址上窺見當時宮殿建築之一斑。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開始了中國建築史上首次規模宏大的工程,這便是上林苑、阿房宮。秦始皇還擴建成陽宮殿,集中仿建六國官室,使戰國時各國建築藝術和技術得以交流,為形成統一的中國建築風格開創先聲。此外,又派蒙恬率領30萬人“築長城,固地形,用制險塞”。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秦代作為一個統一的大帝國在中國建築歷史上所表現出來的氣派,中國建築開始了宏偉壯美的追求之旅。
漢代時建築規模更大,漢武帝時更是大興宮殿、廣辟苑囿,著名的建築工程有長樂宮、末央宮等。漢宮殿突出雄偉、威嚴的氣勢,後苑和附屬建築卻又表現出雅致、玲瓏的柔和之美。
由於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寺廟建築大盛,而且依山開鑿石窟,造佛像刻佛經,今天我們仍可見的雲岡、龍門石窟都是中國及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觀。
三、成熟階段。包括隋、唐和五代、宋、遼、金各朝,融化和吸收外來文化因素,逐漸形成完整的建築體系,達到中國古代建築的頂峰時代,創造出空前未有的絢麗多姿的建築風貌,也是中國古代各民族間建築第二次大融合的年代。這一歷史時期的建築成就表現在:建築類型更為完善,規模極其恢宏;在建築設計和施工中廣泛使用圖樣和模型;建築師從知識分子和工匠中分化出來成為一種專門職業;建築技術有新發展並趨於成熟——如組合樑柱的運用,模數制的確立,鋪作層的形成。
隋唐建築氣勢雄偉、粗獷簡潔、色彩樸實。其主要成就在皇宮建築方面。隋唐興建的長安城是中國古代最宏大的城市,唐代增建的大明宮,特別是其中的含元殿,氣勢恢宏而高大雄壯,充分體現了大唐盛世的時代精神。此外,隋唐時期還興建了一系列宗教建築,以佛塔為主,如玄奘塔、香積寺塔、大雁塔等。
兩宋時期建築的風格趨於精巧華麗,纖縟繁複、色彩絢麗如織繡。北宋將汴京外城東北部擴展了一些,並仿洛陽宮殿的制度修了大內宮殿。南宋偏安江南,在臨安則多建游幸苑囿。
四、程式化階段。這一階段指元、明、清(1840年前)。此時,建築步入衰微,較之於唐宋時代的建築缺少創造力,趨向程式化和裝飾化,但在建築群體組合、空間氛圍的創造上,卻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中國歷代都建有大量宮殿,但只有明清的宮殿——北京故宮、瀋陽故宮得以保存至今,成為中華文化的無價之寶。明清北京城、明南京城是明清城市最傑出的代表。北京的四合院和江浙一帶的民居則是中國民居最成功的典範。壇廟和帝王陵墓都是古代重要的建築,目前北京依然較完整地保留有明清兩代祭祀天地、社稷和帝王祖先的國家最高級別壇廟。其中最傑出的代表是北京天壇,至今仍以其溝通天地的神妙藝術打動人心。明代帝陵在繼承前代形制的基礎上自成一格,清代基本上繼承了明代制度。明十三陵是明清帝陵中藝術成就最為突出者。明清建築的最大成就是在園林領域。明代的江南私家園林和清代的北方皇家園林都是最具藝術性的古代建築群。
明清建築不僅在創造群體空間的藝術性上取得了突出成就,而且在建築技
術上也取得了進步。明清建築突出了梁、柱、檁的直接結合,減少了斗拱這箇中間層次的作用。這不僅簡化了結構,還節省了大量木材,從而達到了以更少的材料取得更大建築空間的效果。明清建築還大量使用磚石,促進了磚石結構的發展。其間,中國普遍出現的無梁殿就是這種進步的具體體現。
五、解體階段。從清代1840年至1911年,此時中國社會已經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大量外國文化、建築、技術湧入,被動地揭開了中國歷史上第三次對外來文化的吸收時期,同時,也揭開了中國近代建築史沉重的帷幕。這股外來勢力動搖了中國傳統的價值觀,也動搖了中國傳統建築體系的根基,固有的體系開始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