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4月7~11日在洛陽召開的一次會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難會議
- 發生時間:1932年
- 發生地點:洛陽
- 主要人員:汪精衛
1932年4月7~11日在洛陽召開的一次會議。
1932年4月7~11日在洛陽召開的一次會議。事件經過會議由行政院長汪精衛主持,原定與會者227人,實到144人,堅決主張抗日和不滿蔣汪統治的人拒絕參加會議。會議堅持屈辱的外交政策,空喊“聯合世界上主持正義及平等待我之國...
《國難會議與名人會議》是陶行知所著作品,出自於《陶行知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作品原文 國難會議之宗旨在解決國難,那是顧名思義可以推測而知的。但是職權沒有公布,辦法沒有明文,當事的人還不能把它弄清楚,何況一般的人,那是更加模糊了。可是有一個東西是用黑的白的發表出來了,這東西是行政院公布...
的國策,通過了《擁護國民政府實施抗戰建國綱領案》。會議收到了《擁護政府長期抗戰國策案》、《切實保障人民權利案》等125件提案。會議宣稱:國難嚴重,各黨各派應舍小異而趨大同,翊贊統一共救國,動員一切物力、人力為長期抗戰達到最後勝利之目的。會議選舉張君勱、董必武、梁漱溟、沈鈞儒等25人為駐會委員。
《國難半月刊》1932年7月創刊於上海,1932年9月停刊,創辦4期。由中華民國國難救濟會主編、發行。半月刊,屬於時政刊物。主要撰稿人有障平、石公、石士、企三、張相時、左舜生等。本刊創刊於洛陽“國難會議”召開之後,面對日本帝國主義赤裸裸的軍事侵略威脅,該刊以“保持並發揚自信自愛之中華民族感,民族感覺超越...
召集國民會議,產生救國政府,俾全民共同奮鬥。大難臨頭,萬無猶豫餘地,究竟如何決大計以謝天下,請立即以事實表明。否則全民悲憤,不甘坐斃,恐有採用非常手段以謀自救救國者。臨電迫切,無任待命。中華民國國難救濟會熊希齡、馬相伯、、張一、朱慶瀾等。【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作者簡介 馬相伯(1840-1939)...
最後一致同意組織菲律賓華僑國難後援會,為籌募援助祖國抗日戰爭經費的專責機構。推選李清泉任主席,曾廷泉、薛芬士、陳迎來、許友超、桂華山、王泉笙等15人為執行委員。該會成立後發動華僑捐祖國抗日戰爭經費,頗有成績。淞滬戰爭時,曾匯去國幣5萬元,增添其作戰經費,後十九路軍移防福建,又匯20萬元,作為福建國防建設經費。...
1644年甲申國難 1931年九一八事變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 哀悼日 中國曾因為汶川大地震將2008年5月19日至21日為全國哀悼日。這一次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為普通國民設立的全國哀悼日。國家公祭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決定: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胡春霖(1881—1941),原名胡賢璋,字默青。含山縣褒山鄉環塘上壟村人。民國14年,“五卅慘案”發生後,胡被選為北京大學滬案後援會委員、北京各校教職員滬案後援會執行委員,民國21年3月出席國民政府在洛陽召開的“國難會議”。在會上他提出“共赴國難”十條建議,主張全國團結,共同抗日,被蔣介石撤銷職務。...
朱文中(1894——1939)字佛公。江蘇武進人。江蘇省第一師範學校肄業。1927年任北伐東路軍前敵政治部新聞委員。創辦《鐘山報》《國民日報》。後任南京國民政府秘書、國難會議會員。人物生平 朱文中(1894~1939)號佛公,江蘇常州人。清末畢業於江蘇第一師範學校。清宣統三年(1911)10月,武昌起義後,參加革命,在...
蔣汪合作是指1931年至1935年汪精衛與蔣介石的合作,是一個歷史事件。歷史背景 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南京國民黨當局奉行不抵抗、不直接交涉和訴諸國際聯盟的政策,其結果是日本很快占領了東三省,國難日甚一日。在朝野一片指責聲中,當年12月15日蔣介石不得不辭去國民政府主席和行政院長等本兼各職,一...
陶冶公(1886~1962),原名鑄、延林,號望潮,別號潔霜,以字行,祖籍紹興會稽陶堰,生於福州,三十一年赴日本,入經緯學堂等校學習,在日本會晤孫中山,加入同盟會,任同盟會評議部部長。十九年在北平、太原參加反蔣活動。二十一年參加抗日國難會議。1962年2月4日病逝。陶冶公(1886~1962),原名鑄、延林,號...
閻錫山、馮玉祥兵敗後的1932年1月,李書城以其資望,受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行政院院長孫科聘請,為“國難會議”會員。同年夏,應其學生、湖北省主席夏斗寅之邀,回鄂復任建設廳長。同年,蔣介石親自指揮國民革命軍“圍剿”中國工農紅軍正酣之時,李書城因拒不批准修築從武昌通往蔣介石行營所在地青山的公路,被撤去建設廳...
九·一八事變後,民族危機日益深重。南京政府於1932年4月邀集不同黨派在洛陽召開國難會議。孫洪伊在會上主張對日宣戰。孫洪伊晚年主要以讀書消遣,本想寫作,終未實現。後來病勢日漸沉重,於1936年3月26日故去。由朋友們資助葬於杭州九溪十八澗徐村之小山上,與民主革命先行者秋瑾墓隔丘相望。作品賞析 ...
會議修正了黨章,並通過了宣言,在宣言中提出了十條“建設國家挽救國難要計”。外交與國防 會議通過了《授權政府在不違背另文陳述之方針下應有進退伸縮之全權以應此非常時期外交之需要案》、《國難時期集中力量充實國防建議案》、大會接受蔣中正關於外交之建議案。蔣中正在講話中提出了“和平”、“犧牲”的原則,即...
1932年郭泰祺任外交部政務次長,2月被聘為國難會議會員,3月18日以國民政府首席代表身份赴上海英領署參加中日停戰會議,議定淞滬停戰協定,同年9月奉命出任駐英公使,三年後升任駐英全權大使並獲倫敦大學所贈名譽法學博士學位,1934年兼任國際聯盟大會中國代表,1936年6月為互換“中愛(愛沙尼亞)友好條約”全權代表。
廣州非常會議的分裂與寧粵滬四全代會的合作 胡漢民辭職幽居湯山的經過 四監委彈劾案與寧粵電報戰 非常會議組府與南京釋胡赴滬 上海和平會議與分別舉行四全代會 蔣主席下野與寧粵滬三方合作 國難會議之回顧 召集國難會議之由來 國難會議會員之徵聘 會員屬類之分析 輿論界及被邀會員之反應 取消召集國難會議之提議與...
1932年後,歷任國民黨政府國難會議會員、華北戰區救濟委員會委員、行政院駐平政務整理委員會委員。1934年一度游日,回國後出版《東遊紀略》一卷,由天津《大公報》印行。1935年12月,任宋哲元為首的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後任天津匯業銀行總理。1936年5月,任偽蒙古軍政府實業署署長。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平、津...
1900年,是中國農曆庚子年,這場100多年前爆發的動盪也被中國人稱庚子國變、庚子國難、庚子事變。背景 義和團起于山東,初以拜神練拳為主,後因發生教案,逐漸演變為仇教團體,自詡有神助,能避炮火,有紅燈照、藍燈照等法術。戊戌政變後,慈禧以外人偏袒光緒,保護康有為、梁啓超等維新分子,仇外情緒更烈,山東...
鄧裕志(1900-1996),女。湖北沙市人。全國婦聯第一屆常委,畢業於金陵女子大學社會學系。早年就積極投身於五四愛國運動,開辦女工平民教育。在日本帝國主義入侵中國時,她和史良等婦女界領袖發起成立中國婦女救國會,1936年又參與發起國難教育社,以推動抗日救亡運動的開展。建國後,鄧裕志是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的主要...